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从中央新闻媒体到省市地方媒体的采编人员纷纷走进基层,深入百姓,体察百姓冷暖,传送人间真情。在发表新闻报道的同时,也锤炼了新闻工作者队伍,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集中体现和遵循了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规律,提升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充分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深入基层、贴近百姓的方针路线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具体来说,“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新闻价值规律。
一、以“民生为本”,捕捉群众需求,体现了新闻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快,人们的利益分化格局开始形成。具体表现为社会各个阶层分化,利益主体出现了分类。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着自我利益诉求。就如孙立平说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替代再分配体制成为中国主导性的经济整合机制,利益分化的过程开始,利益的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化。因此,中国开始进入利益或利益博弈的时代。”[1]各个利益主体在现代社会都有自己的利益主张,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要表达。
大众媒体在社会中起着监测社会环境和协调社会的作用。因此,反映社会各个阶层人群的意见,传递不同主体的心声,特别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呼声,是大众媒体的基本职责。但是,当前我国的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广告商,片面追求发行量或收视(听)率,眼睛只盯着城市高收入人群的生活,即使报道边缘化的人群,也是以一种娱乐化的心态来报道。
“新闻记者是社会信息的传播人,他们在传播各种信息时,实际上是在描绘典型社会图景,现代人实际上是通过记者提供的这种典型社会图景认识社会的。” [2] “走转改”号召新闻工作者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发现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快乐和烦恼,真正地捕捉各种不同的需求,把脉社会诉求,关注民生,在新闻报道中以“民生为本”。而这样来自社会中的,切实反映社会需求的新闻,往往就是社会中的重点新闻、焦点新闻、难点新闻,也是具有重要性的新闻。
二、报道百姓身边的人和事,摸准新闻接近性的触点
新闻接近性是指报道的新闻在利益上、地理上或心理上接近受众。这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以受众为出发点来报道,善于把握受众的兴趣点,触及受众的内心,引起共鸣,使作品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当然,对于同一件新闻作品,在传播给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群体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特别是我国当前社会分化明显,阶层意识逐渐明晰,各个群体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出现差异。虽然是这样,但新闻作品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整个社会还是可以统一的。“社会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价值同一性,有力地说明不同层次的主体有着共同的新闻价值需求,新闻传播媒体必须注意发现这些共同的需求对象,这样才能把一定的媒体塑造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 [3]当前我国社会还主要以一般的普通大众为主体成员,这些人的兴趣点和利益点成为主要的新闻价值判断基础,因此把握一般社会大众的社会心理和利益关注点,成为记者做好报道的关键。
但是,现实中我国一些媒体考评机制只强调量化考核标准,媒体人就像现代工厂中计件获取报酬的工人一样来采编新闻。一些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不愿意花工夫到基层观察和体验百姓生活,他们很多时候是怀着“他者”的心态来报道普通大众,而无法倾听老百姓的心声,报道出来的新闻也往往无法贴近百姓。
“走转改”活动要求记者思考“依靠谁”、“我是谁”和“为了谁”的问题,切切实实深入基层,抓取反映时代意义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活鱼”。而这些新闻反映的人物和事件又往往是百姓身边的典型,是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感同身受,因此受到的启迪大,收获也大。这些报道也往往能引起大的社会反响,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提升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三、提升新闻的感染力,不仅传递“信息”,而且传递“感情”
新闻传播是对人的传播,所有的信息传播都要面临两个方面的考问:一方面,报道的事实是否为受众所认可,受众要对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行判断;另一方面,报道的新闻事实是否在价值上得到受众的认同,情感上得到共鸣,这是受众对新闻报道相对比较高层次的要求。“传播主体对事实情态信息的反映是新闻反映自身的要求,对自己情感倾向的表现则更多的是为了感染接受主体,让他们在情感的认同中接受新闻文本,从而实现文本的传播价值。” [4]所以说,事实信息的传递和情感信息的传递都是新闻报道的责任。新闻的使命并非仅仅向人们传递信息,它还要努力反映对人的命运、发展、快乐和幸福的关怀,新闻会影响社会和人生。因此,从表面上看,新闻就是告诉受众一个人、一个事件、一个观点,而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人的愉悦幸福和社会的美好。“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新闻客体到底价值如何,最终是以它对社会主体的实际效应来衡量的,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体的完善和发展是评价客体价值的根本标准。” [5]这样来看,新闻报道作为叙事作品,既有客观的事实记录,也有情感的传递和表达。
在当今媒体趋向娱乐化的时代,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要适应受众接受趣味的变化。新闻报道在追求真和善的同时,也要发挥美的效应,使报道中的情感审美得到充分展现。记者在采访中要积累大量感人的细节,对事实有深度的了解,在写作中发掘出事实中蕴藏的真挚感人的内涵,从而写出感情真挚、具有审美价值的新闻作品。
在“走转改”活动中,许多报道从具体事件入手,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抓取人物或事件细节,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来突出人物的精神和思想面貌,这样的报道故事感人、可读性强,往往能够深深打动受众。
四、挖掘深度信息,提高新闻的信息含量
在报道中,记者要善于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和判断。一些事实有更加深层的意义,需要记者进一步深入挖掘,把事件内在的意义呈现出来。对事实中新闻价值的发现,一般首先是发现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而对事实进行新闻价值的深度开掘,则要对事实的意义、原因等方面进行探寻、深思。“新闻价值为某些事实所固有,无法人为增删;但记者可以通过开挖、发掘,达到对与事实相关的未知领域的更多认知,或者达到对事实新闻价值认识的较高水准。这是前面所说的发现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在更高层次上寻求发现。是否进行开掘,是否具有开掘的功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记者把握事实的新闻价值所能达到的境界。” [6]经过记者对事件意义、原因或发展趋势的展望,使事件的新闻价值得到提升。
经典的作品往往来自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而这要求记者深入到社会底层调查研究。“走转改”活动通过各种机制鼓励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社会各个层面,不仅报道出新闻的“事态信息”,而且发掘出“情态信息”,并在报道中呈现或隐含“意态信息”。这样能使受众在接受作品时有更多的收获和启发,同时也能够锻炼出更富有思想和见解的采编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
注释:
[1]孙立平:《利益关系形成与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2008年第3期
[2]程世寿 刘洁:《现代新闻传播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3] [5]杨保军:《试论新闻价值构成的多项性和层次性》[J],《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4期
[4]杨保军:《论新闻价值实现的层次性》[J],《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6期
[6]丁柏铨:《新闻价值三论——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阅读札记》[J],《新闻记者》,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