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安阳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殷墟、周易、红旗渠、曹操高陵……这些是安阳的财富,也是安阳媒体人的财富。《安阳日报》创办“记忆”版已有五年。从起初读者的冷落到眼下的热捧,走过了一段非同寻常的创新探索之路。如何让“记忆”版贴近读者,让版面有看头?笔者感悟,文化上的亲和力、地域上的亲近感,最能使本地的受众产生共鸣。同时,打好组合拳,发现和积极培养一批专栏作者,是办好专版的关键因素。
看到报纸上自己喜欢的栏目,就像品尝了一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今天,用优秀版面、栏目吸引读者,已经成为纸媒获得口碑的重要手段。
让本土文化唱主角
“记忆”版创办之初,稿件、照片来源范围狭窄,编辑在报刊和网络上转载或摘录一些记忆类作品刊发。一些读者颇有微词,称“记忆”版是“二传手”“文摘报”。偶尔也有一两篇切合本地实际而发的特稿,但因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并未引起关注。
如何让“记忆”版活起来?作为一名年轻编辑,我在办报中苦苦思考。
一次偶然机会,到市档案局查阅资料,在那里看到了解放安阳、几位豫剧大师与毛主席合影等珍贵照片,这些资料和照片大都被深锁在档案室里不为世人所知。
发现档案局这个“宝藏”,让编辑欣喜不已。与档案局联办一个栏目,把深藏的宝贵资料与读者分享这个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专栏“赏阅珍档——揭开尘封的历史”见报后,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关注,这也让编辑深受启发:立足本土,用地方资源的“金钥匙”才能打造特色专版,叩开品牌之门。
让版面贴近本土,以本地的人文历史等资源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和弘扬地方文化,使地方党报在如今网络、户外大屏幕、手机报等新媒体迭出的新形势下,让埋藏在黄土之下、记载于书本之中的瑰宝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安阳日报社专题新闻部“记忆”版的编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安阳老城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 1999年5月,老城拆迁改造工程破土动工,原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中有的已不复存在,梯家胡同、鱼市街、洛阳府……这些安阳老城的街巷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饱含着浓郁的文化特色。安阳老城里的街巷很多,却没有一个街名是雷同的,它们的命名是否隐含着什么规律呢?《小胡同里的大千世界》《老城街道命名有多少秘密》等文章对安阳老城街道的命名规律进行了归纳整理。文章见报后,一些学生家长打来电话,向编辑提出在报纸上公布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全部名字,以作学习。
笔者认为,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体现之一,一条新闻因与本地读者相关而受到更多关注。从读者的爱好、心理、地理等方面考量刊登地方特色稿件,不仅可以避免同质化,也为地方媒体传播本土文化提供了平台。
用专题策划做“招牌菜”
创办“赏阅珍档”栏目,编辑从栏目定位、筛选稿件等细节上下了很大工夫。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这一消息公布后,引起轰动。有人提出,曹操的老家在安徽亳州,怎么会埋葬在安阳呢?《聊斋志异》中不是说曹操墓在许昌吗,怎么又跑到了安阳呢?不是说漳河北有曹操的七十二疑冢吗,怎么会在漳河南呢?
抓住热点,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做好热点策划,就让报纸有了更多看点。
当时,在安阳,曹操墓是所有人关注的热点,面对质疑,市民迫切希望能获取这方面的知识,编辑针对曹操墓做了四个版面的专题策划,对曹操的生平、历史功绩、精于兵法、善于诗歌等做了详细介绍,《安阳曹操高陵探寻》(上、下)《走进邺城话曹操》等稿件引起读者极大兴趣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可见,根据版面特色进行专题策划,寻找独特视点,就能抓住读者,专题策划是一条可行之路。
同时,编辑也从中得出,“记忆”版也可以围绕当前现实,从身边发生的事儿入手,从生活中寻找角度和切入点。
“漫谈安阳地名”“红色回眸”等栏目,《洹水袁林》《再说袁世凯》《历史上安阳籍的十四位宰相》《记忆跃进渠》等文章让“记忆”版的可看性强了,粉丝也多起来。
通过专题策划,编辑变被动为主动,变随机为定向,变松散为有序,这种方式,不仅让编辑能更加自如地操作版面,也为更多读者提供了更有看头的版面。
让本地作者成为“主攻手”
要把“记忆”类专版办得有文化底蕴,办出风格特色,必须依托本土资源。
有了这个想法,编辑在报纸发出邀请函,希望热心读者踊跃供稿。不曾想,一石激起千层浪,读者非常踊跃。长期从事安阳乡土名城文化研究和城建档案管理编研工作,市城建档案馆副馆长安民就成为“常客”,为了发挥其特长,我们在“漫谈安阳地名”专栏中为他开辟阵地,定期约稿。
花香才能引得百鸟来,“记忆”版的红火引来了更多本土作者参与,也让编辑看到了挖掘本土作者的必要性,他们土生土长,对家乡充满感情,有的甚至在某一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为了让本土作者在“记忆”版能够如鱼得水,编辑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氛围,在相互合作与沟通中,“记忆”版越来越好看,内容越来越丰富。
办好“记忆”版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在新媒体强势扩张的形势下,地方党报要求生存、谋发展,立足本土、深挖历史资源,这不仅是办好报纸、打出品牌的“金钥匙”,更是纸媒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记忆”版正是这样坚持从解读历史入手,宣传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为《安阳日报》的创新,也为安阳的文化建设事业尽一份力量。(作者单位:安阳日报社专题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