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商报》“义乌市场30年”系列报道回眸--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记者》>>2013年第4期

《义乌商报》“义乌市场30年”系列报道回眸

傅根洪

2013年06月17日15:54        手机看新闻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义乌的活力从哪里来?义乌的创造力从哪里来?义乌的未来靠什么去把握?2012年,即义乌市场建设30周年,《义乌商报》迎来回答上述问题、报道义乌发展之路的契机。

策划,抓住报道之魂才能成功

义乌,只是地处浙江中部的一个小城,面积不过1105平方公里,本地人口不足75万。可以说,义乌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到“义乌市场建设30年周年纪念”之中去。但是,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整组报道就会成为“大锅饭”,量足而味差,笨拙而无趣。

几番斟酌,最后《义乌商报》还是将目光收拢到了“人”的身上。因为义乌能够从小商品集市发展到全球最大的国际性小商品贸易中心,能够从“前摊后厂”、小打小闹发展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诸多小商品特色产业和产业集群,能够从区域性市场发展到“买世界、卖世界”的大格局,这一切都离不开义乌商人的首创、拼搏精神,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

围绕目标,《义乌商报》设置了几组系列报道:

“义乌市场30年——高层谈话实录”:以口述、人物访谈等形式,重点采访1982年以来参与义乌市场建设的高层管理者,以他们高屋建瓴的视野,对义乌市场发展的创业历程进行解读。这组报道,体现的主要是“权威性”。

“义乌市场30年——寻找义商足迹”:围绕“商人、商场、商品”三大元素,寻找义乌商人在外创业、义乌商品走出去、来料加工等内容,重点报道义乌市场、义乌商人在全国各地及世界的影响。这组报道,主要表现义乌“行商”的创业故事。

“义乌市场30年——我与市场同行”:精心选择了在义乌本地创业的30位商人,通过采访对象工作、创业、生活和环境变化等方面的亲身体会,畅谈义乌市场建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以及对义乌未来的新期待,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义乌发展的深刻变化。这组报道,主要表现义乌“坐商”的成长故事。

“义乌市场30年——我的经商故事”:这是一个征文栏目。要求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围绕义乌市场30年的轨迹,引导义乌的市场经营者讲述自己的经商故事。故事必须是生动有趣的,能够以小见大,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感悟,给人以警示。这组报道,体现的主要是“草根性”。

栏目设置,因紧扣报道主题而生辉

报道刊发后,“寻找义商足迹”“我与市场同行”尤其受关注,引起了较大反响。在这些报道的策划与讨论过程中,记者编辑越来越明白,义商精神——“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正是义商取得成功的共同经验与宝贵财产。

为了“寻找义商足迹”,记者前往新疆、兰州、西安,采访了在天山脚下“创市场”的骆寅、身为兰州义乌商贸城董事长的“创二代”余滢;到西南的成都、重庆、昆明,采访了在昆明“建起了一座新城”的刘卫高(新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从义乌掘到第一桶金的新义乌人寿建鸿(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董事长);还到东北的沈阳、长春、黑龙江,采访了在与朝鲜接壤的通化创办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义商郑小毛、一批在长春黑水路市场“坚守” 了20多年的义乌商人……一共派出了7个采访组,分赴全国各大市场,广泛寻访义商创业的足迹,彰显义商“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精神,采写出了一大批接地气、可读性强的报道。

为选好“我与市场同行”的报道对象,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积极寻求上级部门的支持配合,经过几上几下的讨论,在充分考虑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最后拿出了一份各方都比较满意的采访名单,这些人中,既有老经营户、第二代经营户代表,又有企业主、电商代表;既有直接从事小商品生产经营的,也有义乌市场管理人员、以及围绕市场而兴起的行业老板(比如“联托运”等);既有土生土长的义乌本地人,也有外地商会会长、外商代表等。这份名单本身,就较好地体现了义乌“诚信包容”的特征,展现了义乌“有容乃大”的气魄。

新闻写作,讲究深度、角度、温度

在策划报道与布置任务时,强调了三点:写作要讲究深度、角度、温度。

深度:在一组以“人”为主题的报道中,不应该仅仅平铺直叙地展示人物的“成就”,更应该关注其成功的“核心”是什么,能否给读者以借鉴;或者他曾经的、眼前的困惑是什么,他是用什么方法突围的。在实践中,不少报道都能给人以启发,令人比较深入地去思考问题。

比如《“创二代”的市场辩证法》一文,就写了“华川集团”冯潮兴之子冯宪金创办“山东淄博义乌商贸城”的故事。“创二代”冯宪金,有着与父辈不太一样的经营理念,有些过度自信地行走在创业路上。他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后,逐渐褪去青涩,嬗变成了一位稳重不失大气的青年企业家。这样的报道,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喜爱。

角度:“新光饰品”董事长周晓光,知名度大,是全国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她的事迹《义乌商报》多有报道。但作为“义乌市场建设30年周年纪念”又不能避开她,报道怎么做?记者找到了好角度:《周晓光的儒商路径》。以前的报道多侧重于其“走南闯北”的艰辛以及创业时的拼搏精神,从“儒商路径”切入,就让读者见识到一个雍容大度的周晓光,一个视野开阔的周晓光,一个热心慈善的周晓光。一句话,这是一个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的周晓光。“浪莎”是世界知名的袜业公司,由翁氏三兄弟创办,平时我们报道“浪莎”时,关注点总是放在翁氏三兄弟身上。这次转变思路,选取了“新闻新人”——“浪莎大嫂”何燕仙(翁氏大哥的妻子)进行报道。何燕仙一直与“浪莎”休戚与共,嫁入翁家30多年,如今仍坚守着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浪莎”门市店。选题角度一变,报道大为改观。义乌本地人大多对翁氏三兄弟的故事耳熟能详,对于这位神秘“大嫂”,颇有几分阅读好奇心。

温度:在“义乌市场30年——我与市场同行”的报道中,这些有温度的故事得到了读者好评。台商张吉雄,1993年即来义乌创办公司,回眸20年的经历,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义乌人很热情,也很实在,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因为义乌,他深深爱上了内地,打算退休后用10年时间,以自驾方式跑遍全国。韩国商人车峰圭,早在1994年就来义乌经商,如今已能说不少义乌方言,他称自己是位“同年哥”,“至少可算是半个义乌人”。近年来,车峰圭多次组织韩商团来义乌考察,为义乌商品进入韩国出力甚多。用他自己的话说,“义乌可以找到最新最优惠的产品,我的家人和公司会一直留在义乌”。(作者是《义乌商报》编委、新闻部主任)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