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乡土中国”专栏的操作感悟--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中国记者》>>2013年第4期

报道“乡土中国”,发掘新闻富矿——

《文汇报》“乡土中国”专栏的操作感悟

缪克构

2013年06月17日15:58        手机看新闻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面对新媒体冲击,“乡土中国”的应对之道是做高质量的新闻:不满足于提供简单的消息,还要通过扩展性报道,把新闻做深、做透,为读者梳理新闻背景、提供独特视角,帮助理解天下事。

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乡村”是个美丽的场所,如今看起来却更像个乌托邦;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乡村”是个静态的田野调查文本,相隔数十年仍有现实意义。与之不同,在传播学领域,“乡村”近些年却面临尴尬——当一个突发性新闻发生时,那一个地方几乎人人皆知;而大部分时候,那里真实的图景则不为人知,甚至被遮蔽。

在全国新闻战线2011年8月以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文汇报》率先启动,8月12日起推出“第一现场”专栏,刊登记者深入社区、工厂、医院、田间地头、科研院所、文艺院团等工作与生活第一现场采写的报道;8月17日,又在头版突出位置推出了“乡土中国”专栏和与之联动的《天下》专刊;8月24日,推出第三个专栏——“蹲点日记”,刊发记者到乡镇农村等一线“解码”和谐社会“基因”的观察与思考。

《文汇报》迄今刊发了数百篇记者“走基层”的稿件。在3个专栏中,“乡土中国”应该算是着力较多、走得最远,也是比较有特色的专栏。在头版的“走转改”专栏以及在《天下》专刊中,共推出了60余篇稿件,记者深入一线,写出了“牵挂小餐桌”“追踪小餐桌”“艰辛上学路”“乡民口述史”“吾海吾民”“跋涉独龙江”等一系列受到读者欢迎的报道,引起较大反响。

为什么想到开设“乡土中国”专栏

在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的当下,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仅有宏大叙事、浅层描述,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可是今天,不管纸质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报道的涉及面和质量远不能与之匹配,而呈现“三多”:记者们近的地方走得多,不费劲、容易采访的人和事写得多,浮光掠影、潦草粗率的文字多。

《文汇报》作为一家有全国影响的主流报纸,一直以来在深入各地和各行各业、关注世态民生和解析社会现象、趋向方面,有自己的追求和传统特色。

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之前,在2011年初开展的“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文汇报》便推出过一个“乡土中国”的专题。在2011年春节期间,经过认真策划,布置记者利用返乡探亲的机会,深入云南、安徽、广东、浙江、湖南、陕西等地的乡镇和村落,以记者的敏锐、“乡亲”的情感,用脚步和目光度量我国东部、南部和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土地、山丘、水塘、巷陌,记录那里生活着的人们和人们的生活,细致观察不同的个体。记者笔触涉及坚守土地的农民、返乡创业的青年、亲情缺位的留守儿童、身处城市却仍然是异乡人的进城农民工,以及少数民族青年婚礼习俗的变迁等等。虽然只是无数个乡村中的几个,呈现的却是真实的乡村图景。我们希望这样的“田野调查”和与众不同的纪实文本,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乡土中国的窗户。

有了这样的思考和初步实践,我们深感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能够促使记者“接地气”,走得更远、关注得更广、写得更扎实而贴切。因此决定把“乡土中国”这个栏目长期开设下去,能以深入的“田野调查”,为读者打开一扇新的观察和感受社会生活之窗。

“乡土中国”专栏所做的努力和尝试

2011年8月17日,“乡土中国”专栏开始推出,开栏首篇发表青年记者许旸的“田野调查”——《被自己的热爱“困”住了》。

这篇报道以真实的事例、生动的场景和鲜活的语言,讲述了两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嘉善农民许金海身陷市场接纳与保护传承都不“给力”的双重困境,呼吁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许旸此前曾多次做过乡村专题报道,在她看来,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的每一次“脉动”,往往隐藏着大量社会现象的线索。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正好是贴近记录乡土冷暖的契机。

此后,专栏又陆续推出了《走访“世界海拔最高学校”》《“最美乡村女教师”》《踏遍深山“一对一”》等记者从西藏、贵州、云南等地发回来的走基层报道。

2012年3月10日、20日、30日,“乡土中国”专栏刊出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曾维康数年来深入江汉平原的一个村落,采访26位乡民,以口述实录形式——翔实报告当下农民“原生态”》的长篇报道,以及12位乡民的“口述实录”。这些口述人包括村党支部书记、老干部、乡村教师、赤脚医生、私营企业主、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等等。专题报道着眼于一个村落,展开对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微观研究,翔实而尖锐地呈现了农民和农村的困惑和现状,告诉读者不为人知甚至被遮蔽的真实乡村,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读者认为,这些调查报告如实反映了当前农村的现状,并对朴实、扎实的作风和文风感到敬佩。

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伴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沉重话题。2012年重阳节前,记者来到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南,并选择了岳阳县新墙镇大桂村作为调查农村留守老人现状的样本。记者来到老人周小珍的家中,与她同吃同住,观察她的生活,走进她的内心。周小珍告诉记者,自己“养儿”最初是为了“防老”,没想到自己老了,儿女却一个都不在身边。小孙子浩宇是老人生活唯一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是个沉重负担。对孙子,她不仅照顾得无微不至,还因为担心孩子独自在家发生意外,每天带着他去耕地。

她的故事,真切地体现了农村留守老人孤单、隐忍,和孙子相互依赖又不堪监护重负的现状。2012年10月24日,这篇题为《两个人的耕耘》的报道推出后,广受社会关注。

关注社会民生,回应群众关切,是媒体应尽的职责,而将社会现实,包括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图景真实呈现给读者,本是题中应有之义。今年,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将那些同样接上“地气”、冒着“热气”、写出“生气”的调查报告和文章推荐给读者。

以专栏提升专业带动队伍

所谓“专业精神”,不仅包括优秀的专业技能,而且包括在专业技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对工作极其热爱和投入的品质。即使在新闻领域,这样的专业精神如今也已经被稀释、被弱化、被淡忘了——确实有一部分记者成了网络信息的下载者、通稿的二传手、通讯员的“小跟班”;不管是新闻采访还是写作,都受到粗暴和浅薄的对待。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正因为此,在今天重拾新闻的专业精神、敬畏新闻的专业精神,显得更为紧迫与重要。这是“走转改”活动带给我们的另外一个层次的思考,也是我们将“走转改”活动作为一项抓手而不是宣传任务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从2010年世博会期间“我的世博故事”报道,到2011年年初的“上海春早——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再到2011年8月起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我们希望努力做好一个系列产品,来提升一种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带动整个队伍。

“乡土中国”栏目的开办,可以说是《文汇报》作为一张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传统大报,在面临新媒体冲击时的探索之一。由于新媒体具有及时更新、信息海量、互动性强等优势,令传统纸媒望尘莫及。而“乡土中国”的应对之道是做高质量的新闻:不满足于提供简单的消息,还要通过扩展性的报道,把新闻做深、做透,为读者梳理新闻背景、提供独特的视角,帮助读者理解天下事。

“乡土中国”的一大特色是着眼全国,不局限于一城一地之事,也不自缚于某一领域之内。它将报道的触角延伸到整个中国,扩展到当下乡土社会的各个领域。记者必须走出大城市,前往偏远山区、乡镇和村落。在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亲身体验之后,记者才会对事件、人物拥有深刻而独特的感知,并将这些感知付诸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以每个个案的地域独特性与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相观照,为读者展现一幅全景式的“天下”图景。

“乡土中国”的另一个特色是深入。从一人、一事出发,提供翔实的新闻背景,深入采访者的内心世界,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拓展了新闻的宽广度。

记录历史是报纸的使命之一,农村不是媒体报道的热点,但将真实的农民和农村图景呈现给读者,是媒体的责任之一。比如说,贫困初中生和小学生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山区的贫困高中生乏人问津,不少学生辍学打工,甚至因为交不起学费,考上了大学也只能放弃。我们就是希望探究这样的事实,能够引起决策层、慈善机构和爱心人士的注意,寻找更加合适的方式实实在在帮助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不仅帮助读者了解,而且能帮助读者理解;不仅帮助读者理解具体的一条新闻、一个事件、一种现象,而且帮助读者提升解读天下事、身边事的智慧。这,也许正是新闻专业精神很好的归宿点。(作者是《文汇报》总编辑助理)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