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开机率下降≠电视末路--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电视机开机率下降≠电视末路

杜泽壮

2013年06月19日11:25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电视媒体的成长从未停止过,包括在所谓的新媒体时代,因为只要拓宽一下思路,亦或反项思维,跳出接收终端的束缚,就不难发现,电视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青春期”。

日前出炉的《2013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中提到,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降到30%,这是一个有待商榷的命题。

其一,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即便在欧洲、美国、日本等互联网更普及的国家,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电视的冲击也没有如此显著,何况中国?

中国的新媒体如此发达了吗,新媒体里边的内容如此有吸引力、有魅力吗?

没有。

目前,趴在中国新媒体上的所谓“巨内容”与“微内容”更多是电视里边的节目,唯一不同的是前者就是电视节目,后者是前者碎片化了的节目。电视此刻翻个身,“巨内容”与“微内容”都会“掉”下来。

其二,又是一个常识性问题。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0年11月,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1277.9万,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47.9万,占总人口的19.4%。而作为流动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随同子女而移居北京的父母们也不在少数。正处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中国,作为老年人最适宜的休闲方式之一,电视的开机率有着一定保障的,也是稳定的。

其三,在多屏时代,多屏同时开启成为可能。作为大屏,电视荧屏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节目接收终端,它仍将是全球各国家庭中最核心的一块屏幕,电脑、移动电脑、手机等小屏、微屏与电视大屏互联互动,构筑成现代化的家庭的信息应用平台。

其实,北京电视机开机率由70%下降到30%的消息早在两年前的2011年就曾出现过(如下图),只不过这次出现在《2013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中。于是便有了媒体报道的引用,也有广电业内资深人士作文来引入,仿佛电视界的灾难之日突地来临。

当单屏变为多屏

其实在笔者看来,电视媒体的成长从未停止过,包括在所谓的新媒体时代,因为只要拓宽一下思路,亦或反项思维,跳出接收终端的束缚,就不难发现,电视正处于快速成长的“青春期”。

一方面,电视正在突破单一的电视荧屏的束缚,并以大视频(或称数据)的形式,通过互联网络、无线网等呈现在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屏上,并给用户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

不妨静心回顾一下,近3年来有多少视频画面不是由电视提供的,包括新媒体里的“巨内容”与“微内容”。从日常新闻传播到突发事件报道,从综艺节目到热播电视剧,电视作为第一媒体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从未消减,在实现革新的同时正向新媒体渗透。

网络视频的佼佼者优酷、搜狐视频等网站深知电视媒体的重要,自知自身的发展离不开电视助力,于是不断签约新的电视台及电视节目,并通过争取台网互动、同步播出等方式吸引网民。

然而大部分中国电视人竟忽略了此间蕴含着的信息,却对此视而不见,犹如拿着打狗棍的洪七公大呼“狗来了,怎么办?”

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沿用先前收拾率考量之法不但不能服众,且有失公允。作为舶来品,中国电视的相关数据统计一直以来沿袭着国外的方法,即以收视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近些年虽增加了收视份额的统计,但基准框架未变。

即便有人在收视率上动些小手脚,大家也都心照不宣。虽然在桌下互使绊子,台面上还是一团祥和。毕竟,有几家的“手脚”是完全干净的呢。于是,收视率统计机构年复一年地发布统计报告,广告公司照此制定媒介投放计划,广告主依此确定投放金额,其乐也融融。直到有一天这种祥和局面被宽带互联网给打破了。

随着4兆、10兆宽带网络在家庭的普及应用,电脑、手机等的荧屏分流了电视荧屏的观众,而由此带来的网络点击量却未被计入电视收视考量、频道价值评估体系。非但如此,频道、栏目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所带来的点击量均未计入在内。如果将此数据纳入收视统计,不但全国卫视排名将重新排位,电视的影响力恐怕要被重新评估。

目前以收视率为主要指标的评估体系,仿若少女的“裹胸布”,束缚着电视的发展,新的评价体系呼之待出。

再回到开始的话题,即便有朝一日全球的电视开机率都降到了30%,甚至更低,也不意味着电视走向消亡。那只是收看方式的转移,从单一的电视屏移屏、转屏向多屏,其间新媒体上多出来的大视频(视频数据)点击增量无疑仍是电视贡献的。

记住,在新媒体时代,电视≠电视机。

分享到:
(责编:燕帅、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