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比赛间歇,小选手们逮着空儿就翻字典、记难词。
比赛准备再足也出“事故”
中学生写出古汉字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题库在建立过程中,一些语言文字专家也对这些词语进行了评估,这中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筛除异体字,但即使这样,还是免不了比赛中出现预料不到的“事故”。
半决赛第一场中,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刘浥尘碰到了“衾(qīn)寒枕冷”这个词,对于这位后来被称为“大师”的男孩来讲,这个词并不难,但他将“衾”写成了一个关正文直到现在都没有再见过的字。三名裁判都裁定,这种书写与正确答案不符,不过刘浥尘正要退场的当口儿,一名裁判突然提出异议,指出这个字存在于古汉语中,算不上错。
“你想想,像刘浥尘这样的强手,如果被淘汰了,其他队伍肯定士气大涨。当别的队伍开始欢庆的时候,裁判忽然说写对了,肯定会产生一些争执和矛盾。好在我们完全尊重裁判,他们讨论了半天之后,决定判对。”关正文透露,这段“事故”并没有播出来,而是决定让刘浥尘换词重考。“直到现在,还有队伍对这个判罚有意见呢。”这不奇怪,接下来的比赛中,刘浥尘将浙江队带进了总决赛。
此外,节目已经播出的内蒙古赤峰二中李响悦对于“瓜瓤”的书写,也引发了不少观众讨论。李响悦这个单独和十几名对手周旋了11轮的小姑娘,最后因为把“瓜瓤”写成了“瓜穰”,遗憾出局。但后来有观众发现,“穰”其实是“瓤”的异体字。“我们当时根本没反应过来,我相信李响悦也绝不是说知道这个‘瓤’通那个‘穰’,就故意写成禾木旁,她误打误撞地就写出了一个异体字。”说起这个,关正文有点啼笑皆非。
追问
明年比赛怎么办?
节目越播越火,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中学已经开始准备明年的比赛,这些接踵而来的好事儿,却让关正文压力山大。首季比赛的题目已经出得如此艰难,他现在还真没想好明年的节目拿什么考题来考这些“神孩子”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据他透露,来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仍将坚持这种考题难度和深度。
“现在有观众质疑考题太偏,但我自己并不这样认为,我们的前人能用20个完全不同的词语表达‘疼痛’,能用40个不同的词语形容‘笑’,但现在我们掌握的词汇越来越少,意味着我们在表意上趋于退化。”关正文表示,上周五、周六连播两场的最佳个人晋级赛,从名家作品中请出了不少难词,在来年的节目中,这种形式或将更为常见。
此外,他透露说,收录两万多字的《新华大字典》最新修订版正在编纂过程中,如果这本大字典能够满足节目的需要,在很多参赛者和观众眼里非常神秘的题库,或许能够找到一个明确的出题依据。(记者 王国强)
(来源: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