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9期

大数据背景下的报纸转型样本【2】

——以芝加哥论坛报、佛山日报的大数据应用为例

陶志强

2013年10月23日13:37    来源:新闻与写作    手机看新闻

对于订阅移动数据的用户,论坛报集团也有不同级别的福利。例如,购买了财经分析内容后,在客户端上有精彩体育报道作为额外的福利赠送。论坛报购买的小型通讯社的内容,数据订阅者在购买的时候也可以免费获赠阅读。

其次,在对受众消费媒体的行为进行分析的时候,论坛报集团通过数据分析发现:18到34岁的年轻人群看纸媒是最少的,但是他们通过网络和新媒体接受资讯的概率最高。这部分年轻人群,成为媒体转型的关键:如何提供更好的阅读手段,让这部分人群来看纸媒提供的内容,成为论坛报集团数字内容营销主攻的方向。科恩总编辑相信,只要生产出了这个群体喜欢的内容,掌握了这个群体的媒体消费方式,这个群体的开发,一定能够进一步扩大数据内容收费的份额。

芝加哥论坛报集团对受众阅读、消费行为的深入数据研究,已经在广告领域得到了回报。科恩表示,今年以来,该集团基于受众需求和兴趣的精准网络广告(Targeted Online Advertising )呈现出令人鼓舞的上扬走势。

二、 佛山日报的“大数据”应用探索

处于经济、资讯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身为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集团——佛山传媒集团旗下的旗舰报纸,佛山日报利用“大数据”革新内容、创新管理的尝试也同样值得关注。

1.在报道中贯穿“大数据”应用

在培训班上,密苏里新闻学院副教授、美国调查性新闻记者和作者协会执行主任马克?霍维特和学员们分享了美国记者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新闻报道的经验。例如,美国记者从政府、企业公布的预算、财务报表中梳理出与读者利益息息相关的社会议题,记者将受龙卷风破坏房屋的损毁数据,与地图相重叠,制作出直白易懂的“大数据地图”等。而事实上,佛山日报在利用“大数据”进行新闻报道方面,在很早之前就已成为一种报道的自觉,且颇有成功的经验积累。

例如,佛山日报2013年7月5日B01版专题《边个(粤语意为“哪个”)泳池够正规 齐齐参与大起底》,这是佛山日报社区记者,在调查走访佛山中心城区近百家游泳场馆,在掌握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记者将“安全泳池”的信息与佛山城市地图重合,拼出佛山泳池资质图表,供市民游水消暑、政府部门检查执法作为参考。

类似的“大数据”应用案例不胜枚举。再如,2013年6月28日A09版报道《蓝蓝的天空 感谢西南季风》,是记者在政府部门发布的庞杂的气象信息中,经过鉴别、筛选,找到了佛山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缘由。

2. 专业的数据分析,对接读者需求

自2010年以来,佛山日报在每一次的年度改版前,都会委托国际知名的市场调查机构,进行大规模读者调查,找到读者对报纸的意见和诉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版。

2012年9月,佛山日报社传媒研究室,全程跟踪北京慧聪研究执行的、历时近4个月的大型读者调查。本次调查,使得佛山日报对佛山地区的读者结构、阅报习惯、对报纸的满意程度、存在不满的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佛山日报进行2013年改版,改版后的报纸在佛山地区的个人订阅率大幅度增长,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除了委托市场调研机构进行每年至少一次的大型读者调查之外,佛山日报社还成立了专业的数据分析队伍,对报纸日常的新闻报道质量、读者满意度等进行监测。值得一提的是,佛山日报已经建立起庞大的读者数据库,读者数据库不仅包含了报纸发行的名址库,更包括了包括读者的阅读喜好、职业、消费信息等相关资料。佛山日报社专业的数据分析部门,可以随时调用读者数据库资源,对大到“读者满意程度”,小到“读者对稿件的长度、图片的数量”等问题进行精准分析。相比大型的市场调查,这样的数据调查方法具有“灵活”、“高效”、“成本低”等优势,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地给出调查结果,有力地推动了报纸内容决策的科学性。

此外,佛山日报社还在融媒体中心内部,成立了专业的社交网站、新媒体“大数据”监控部门。目前该部门的人员已经基本到位,部门将借鉴美国同行的经验,开发“受众点击跟踪”等“大数据”软件系统,成立专业的网上内容监测平台,对日常的新闻报道进行即时的读者反馈和监测。

3. 以满意度数据为支撑,改革采编人员薪酬体系

佛山日报社在2013年元旦改版的基础上,借鉴香港、欧美等主流大报的薪酬设计体系,在时政新闻中心内部试行年薪制。年薪制基本抛弃了“稿件打分”的方式,主要的考核指标由两部分构成:首先,部门的管理者在年底时,会根据采编人员的整体稿件、版面质量、工作态度等进行等级评定;其次,根据年终“读者满意度”数据的积累情况,对采编人员进行等级评分。

新的薪酬体系虽然有“管理人员年终打分”这一项带有主观性的考核指标,但由于在此指标之外,还有全年度“读者满意度”数据的补充,基本能够保证年薪制考核体系的客观和公正性。

三、 反思:“大数据”带给报业的发展机遇与应用难题

“大数据”技术,使得传统的报业,第一次拥有了对读者内容需求、精准发行、广告营销等领域的信息深刻了解的机会和手段。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读者数据库、监控软件等手段了解到的读者需求信息,基本摆脱了那种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统计推测手段,能够掌握全局性的信息,而非借样本来窥测全景。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还使得报纸的数据搜集,比传统的抽样调查更方便、高效、准确。报纸可以根据调查结果,迅速地在稿件选择、栏目设置以及重大决策上做出及时而正确的决断。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报业特别是国内报业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毕竟刚刚起步,成功利用“大数据”,国内的报纸还必须要跨过三道坎。

首先,“大数据”技术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需要从读者数据库、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甚至是报纸发行的物联网体系获取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安全保障系统要求较高。“受众跟踪”、“内容发布”等软件开发,也需要较高的成本,对于国内那些希望利用“大数据”转型的报纸来说,成本的投入和控制是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解决报纸面临的问题,亟需那些既擅长报纸采编又精通相关技术的人才进行支撑。即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掌握“大数据”建构与分析预测的关键技术的人才也是极度匮乏的。在我国,与“大数据”相关的教育、技术应用还刚刚起步,人才匮乏问题将更加突出。

第三,在对海量数据的获取上,报纸对于海量数据的渴求,可能会与目前国内一些隐私保护不规范、公共机构信息公开不足的情况产生“冲撞”。 (作者单位:佛山日报社)

分享到:
(责编:韩鑫(实习生)、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