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他就任总理以来由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参加的第三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在应邀出席座谈会的四位企业家中,吉利集团的李书福和阿里巴巴的马云两位成为民营企业家的代表。
从电视报道画面和公开发表的新闻照片上可以看到,马云在发言时只穿一件长袖T恤,在一片衣衫整齐的领导和专家之中颇为“另类”。他那种撸起袖子连说带比划的神情,就仿佛他不是在中南海参加总理主持的座谈会,而是在阿里巴巴公司的会议室里指点方略。
相对于柳传志、尹明善他们那一代民营企业家的老成持重,谨言慎行,马云这一代年轻的企业家显然更加无所禁忌,更加自信十足。当然,这种自信首先得益于政府的信任。如同李克强所说,“对民营企业家,政府不仅信任,还要依靠!”在当前经济走势不甚明朗,各种因素、矛盾交集,稳定增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政府需要给予企业家们更多的信任,与“一线企业”同心同德,共谋大计。这种“信任”、“依靠”的话语从总理口中说出,既是期待“倾听生产力的呼声”,又是对企业家们的肯定和鼓励。
马云的自信还来自于阿里巴巴傲人的业绩。当“淘宝网开店的公司数是900万家,比较活跃的有300多万家店”,“预计今年全年的销售额占中国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今年11月11日“一天的销售额估计要突破300亿元”等等数字从马云嘴里滔滔而出时,他不仅说出了一个基本事实,说出了阿里巴巴要超过沃尔玛,在中国创建一个新的C2B模式,推动制造业转型提升的勃勃雄心;同时,他为决策高层展现出了一个新经济形态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企业活力,及其在有效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可能产生的巨大拉动力,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不能不承认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造成的巨大冲击,以及电子商务衍生延伸出来的许多产业的潜力。前不久,我在义乌切身感受到,在网上虚拟商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时,固守在商业城、商业街上的那些以销售小商品为主的传统商家,不寒而栗。一些商家已经发现,外地客商减少了,销售量下降了。有的人现在已经不愿意到义乌开店,不想忍受那昂贵的租金,转而投奔互联网,在网上做点小生意。义乌人担心,曾经“一铺难求”的风光不再,义乌的房地产行情会不会遭受致命打击?
不必责怪义乌人没有早一点请来马云,早一点借助互联网将原有模式转型升级。人的认识总会因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以往的成功而产生局限性。改革就是要突破局限性,就是要自我否定,就是要不断求变。从这一意义上说,即将开始(实际上已经开始)的新一轮改革,正是要在过去成功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取得新的成功。关键在于,谁能判断准变化何时发生、在何处发生,把握住变化趋势,变中出新,谁就能通过改革获取最大的收益。
毫无疑问,政府的信任、依靠,必然给马云、李书福等等的企业家们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断解放老的生产力,创造新的生产力。李克强那“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的一句话,是在宏观上对中国经济的大目标,其中当然包括在微观层面上对千百万企业要“爬坡过坎”的提醒。
马云能够在中南海里、在总理面前脱掉外套,身着T恤神采飞扬,从一个小小侧面表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家们正在有更多的话语权,无需在领导面前过于拘束,更不必在官员面前自卑自轻。其实,抛开礼仪方面必要的规矩,企业家与官员坦诚相对,充分沟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或许是正常的政商关系所应有的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