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8期

纸媒试水微信的转型实践【3】

王 蕊

2013年11月18日13:24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纸媒试水微信的危机意识

不过,对纸媒试水微信平台,有人产生了“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危机意识。

有媒体观察者提出,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是为人免费打工甚至倒贴钱。新浪和腾讯提供微博平台,腾讯又提供微信平台,虽然降低了传统媒体试水的成本,但也将自己绑在了微博和微信的战车上,等于是自己雇佣人力为微博和微信平台添砖加瓦。

目前,微信发送数量完全为腾讯所控制,而且并不向媒体开放深层后台数据,媒体无法掌握用户的喜好、地理位置等,只能望洋兴叹。你越依赖微信,那么微信的发展或者政策对你的影响就越大。受制于人绝非好事。

此外,关于媒体品牌的塑造,到底是强化还是弱化,也有争议。

微信要维持曝光率和到达率,就得不断地发送信息,而且还要迎合大众的口味。纸媒自身无法产生那么多的内容,只能转载其他传统媒体或者新兴媒体的内容。这样做的问题就在于,官方微信越是走向迎合受众的道路,只会让受众越发觉得传统纸媒内容乏味。如此下来,虽然这个“读者文摘”式的官方微信依然保有粉丝量,但其背后的那份纸媒,在品牌形象塑造上却未必有好处。

纸媒倡导的“内容为王”,一时间被新媒体的“客户为王”所推翻。媒体人张翼轸提出过不同看法,他认为,纸媒的盈利模式,简单讲就是“出售自己制作的资讯获利”,无论是印在纸张上或放到网页上,无论是通过发行还是广告获利,对于纸媒,不是“卖纸佬”,而是“卖字佬”。通过收费电子阅读+广告的协同道路,才是纸媒转型新媒体的正途。《纽约时报》电子收费用户超过纸张版用户,新媒体年营收有望超过4亿美元的近况告诉我们,只要有好的内容,这条道路是有希望走得通的。

这也是纸媒在尝试新媒体转型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得与失。

(作者单位:钱江晚报)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