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9期

浅析韩亚空难报道中的理性与克制【2】

王君权

2013年11月18日14:47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文本:还原逝者生平,基调哀而不伤

挖掘逝者性格脉络,不虚美

为了怀念——当叶梦圆的舅舅问我采访他们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我是这么说的,这也是我真实的想法。我觉得,这类稿子非常接近英美的讣闻报道。

讣闻报道是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拳头产品,已有成熟的定位和操作流程,产生了一批精英,从来不是贩卖苦情渲染悲伤的格调。

从其价值定位来说,首先是为了凸显个体生命的可贵,展现生命的平等。其次,是以逝者的经历,为生者拓展人生经验,获取认同感。

从其采写来说,尽管逝者为大,但还是要求做到不虚美不隐恶,挖掘人物特点、性格脉络。国内一些报道还原逝者时,记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物写得更优秀更光鲜。通常是逝者的亲友你说一句他说一句,这也好那也好,最后拿到版面上的,只是一个光鲜亮丽的面具。善意的拔高,其实不利于人物形象的挖掘。

应该说,王琳佳和叶梦圆两个女孩,生活中确实比较优秀,但仅仅是这也好那也好,这样的稿子没有价值,这样的人物没有温度且面目模糊。因此在写作时,我们舍弃了一些泛泛的评价,尽量挖掘人物特点和性格脉络。

比如叶梦圆性格特点是胆小。

小时候,哥哥妹妹挥舞树枝打仗。毛诚的树枝还没落到叶梦圆头上,叶梦圆就哭了。毛诚因此常挨骂。

有时,他带着叶梦圆出去玩,即使是见他同学,如果是第一次见面,她也会本能地抓紧他的胳膊。

兄妹俩还会一起骗大人说去练琴,其实是去唱KTV。还曾有个男孩向叶梦圆表白,表哥问起来时,叶梦圆东拉西扯想避开话题。这些细节都和“优秀”无关,但那才是叶梦圆。不虚美,这应该也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吧。

再比如王琳佳,师友们对她的印象都是乐呵呵的。我问她的老师,逆境中也是乐呵呵的吗?她就回忆说,一次期末没考好,王琳佳脸上还是看不到沮丧,但后来才知道,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都多花一小时用来学习。由此可见,她的乐呵呵并非没心没肺,背后是一种坚毅。继而,我从她的作文中找到了一篇赞美梅花的,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乌云密布,马上要下雨了,百花耷拉着身子,唯有她镇定地等待暴风雨的来临。狂风刮起,她只是微微摇摆,像是与暴风雨较真了。那天夜晚,她用纤细的腰板战胜了恐怖的恶雨,虽然她并没有博得人们的掌声!

……

这篇作文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也能从中找到王琳佳坚毅的精神源头。

这种挖掘,尽管很不全面,但不至于流于表面,也不至于空洞得只剩下伤感。

基调哀而不伤,文字平和理性

我想,灾难、悲剧报道,需要丰沛的感情,同样需要强悍的理性。前者好像是刀背,越厚越有力,后者好像是刀刃,越薄越锋利。两者结合,才能削铁如泥。二者在文本上的一个平衡点,大概是“哀而不伤”。

哀而不伤,以简洁平和的文字推进,表面不动声色,暗地汹涌澎湃,极具张力。

尽管我能力有限,但在韩亚空难稿子的写作中,还是提醒自己“哀而不伤”,比如纪念刘易芃的文字的最后一段(2013.7.14钱江晚报A2版),是夏令营领队回忆刚找到小刘时的情景:

叶莲军说,当时刘易芃并没有吸氧,就觉得伤得应该不重,而且毕竟人找到了,稍微放心了一点。

“我凑到她耳边轻轻地喊‘易芃、易芃’,喊了好一会儿——她始终没有睁开眼睛。”

当时刘易芃的噩耗已传来,“始终没有睁开眼睛”的情节放在文末,已有哀伤的情绪,无须再用感情色彩的字面来装点。

叶梦圆与王琳佳的两个文本,也尽量做到平和克制,只在叶梦圆那篇的最后一句,写到表哥毛诚“低下头,细长的眼线开始泛红”。

写完这句话,稿子上交,采写时小心维持的理性体系顿时崩塌,脑海里都是两个女孩的影子,一夜没睡。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