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新闻实践》>>2013年第9期

对《芝加哥太阳时报》取消摄影部的思考【2】

辜晓进

2013年11月18日15:03    来源:新闻实践    手机看新闻

其次要探讨一下,眼下业余能否完全替代专业?

要求文字记者满足大多数新闻的图片需求,是《芝加哥太阳时报》裁撤摄影部后的主要应对之策。这随即带来业余能否取代专业的老问题。随着暗房取消、相机性能提高和摄影技术普及,加上全媒体策略的实施和“背囊记者”的兴起,专业摄影记者的地位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老问题也愈显现实和紧迫。

早在20世纪90年代,香港的报纸就要求文字记者带着相机去采访。“你哪怕拍回的照片不能用或无处可用,也至少可证明你到过现场啊”,一位香港老编辑当年这样对我说。笔者在报社工作时,也积极要求文字记者强化摄影意识,甚至专门制订了相应的鼓励政策。我在学校也常对学生强调摄影技术的重要。道理很简单:文字记者到的地方比摄影记者多,新闻可遇不可求,现场稍纵即逝,摄影记者解决不了全部问题。

然而,文字记者拍的照片普遍不如摄影记者,甚至与摄影记者有很大差距,这也是事实。受专业教育背景、职业培训经历及岗位分工、同业交流、经验积累等因素的影响,一个称职的摄影记者其提供优质新闻图片的能力绝非普通文字记者轻易能够获得。且不说历史上的经典新闻图片多由摄影记者拍摄,就是90年代的香港,尽管一些报纸几乎强迫文字记者拍照片,但实际刊用的大多数还是摄影记者的作品。现在记者个个都有相机,性能都很好,但各报出彩的照片也基本出自摄影记者之手。时至今日,无论“荷赛”还是“华赛”,其获奖作品几乎都由职业摄影者(大多数是摄影记者)包揽。

事实上,就在解散摄影部后仅仅24小时,太阳时报即宣布将对剩下的员工进行iPhone基本摄影技巧的培训。芝加哥媒体评论家罗伯特·菲德尔(Robert Feder)在其脸书博客上说:“在清除全部摄影记者后,太阳时报的记者们今天开始了强制性的iPhone摄影技巧培训。报社执行总编克雷格·纽曼(Craig Newman)已通知大家:‘在未来数周内,我们将对编辑部所有员工进行培训,直到你们能够拍出我们需要的照片。’”这看来是太阳时报应对未来图片供给的主要手段,但此举并未得到业界认同。精通苹果系统摄影技术的记者兼AOL职业作家迈克尔·格罗特豪斯(Michael Grothaus)评论说:“且不论绝大多数文字记者不是摄影专家,对光线、构图及其他摄影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即便他们做到了这点,但要想通过哪怕最先进的iPhone5获得最起码的单反机效果,都是极为可笑的……我平时口袋里都揣着相机,但那并不适用于新闻摄影。如果《芝加哥太阳时报》认为有了它就行,那该报恐怕永远不会再获得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了。”

或许你会说,新闻讲究的是真实,要的是个现场,咱不那么苛求画面、光线、构图、角度、美感、艺术、线条、平衡好吗?但现在是读图时代,报纸比拼的除了独家新闻、深度报道之外,不还是要新闻图片的感染力、冲击力、震撼力吗?北京奥运、芦山地震、云南旱灾、广东洪水等共同题材,哪家报纸敢冒险将摄影大任交给非职业摄影记者承担?记得那年德国球场坍塌事件,各报摄影记者争献绝活,最终还是《泰晤士报》的图片脱颖而出。此刻的文字记者,且不说忙于采写而分身乏术,即便有空拍摄,能在这猝不及防的突发事件中拍到如下图的照片吗?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