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3年·第12期

浅析金基德电影美学

王俊俊

2013年12月11日15:47    来源:今传媒    手机看新闻

摘 要:电影,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在当代亚洲影坛中,韩国导演金基德有着强烈的话题性与争议性,他的电影艺术风格独特,可谓是创立了独特的金式风格。如《空房间》、《漂流欲室》、《春去春又来》等等,这些电影都富含着东方简约深邃美学的精髓。在日趋商业化的当代社会中,金基德坚守自己的理念,保持特有的艺术特色和美学价值,致力于每部影片都从叙事特色、画面风格等阐释他的电影美学。

关键词:电影;艺术;美学;欲望;FILM

金基德是韩国当代影坛一位特立独行的电影导演,其电影以思想的悠远深邃而闻名世界,他的电影,自始至终都在坚持审视生活、反思人类的本性、关注人文情怀。对影视美学的学习中,我们都知道电影来源于生活,但是又显然高于生活,如今影坛中的优秀电影,有赞美生活的,有歌颂生活的,也有批判生活的,那么金基德导演便是一个立足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且致力于阐释生活的优秀导演,在影坛中坚守着自我,默默地探索着。

一、金基德及其代表作品

金基德出生于一般家庭,经历丰富曲折。虽然他毕业于农业大专,但是却因学校为非正式学校而未获得学历。曾有过5年的部队生活,转业后一事无成。30岁时,为了追寻自己的美术梦只身去了法国,在欧洲生活的两年时光使他的生活经历更为复杂,期间他以卖画为生。1992年他回到了韩国,开始写剧本,直到1996年《鳄鱼藏尸日记》的出现才使这种独特的金式风格熠熠发光。接下来,《漂流欲室》、《坏小子》、《空房间》、《春夏秋冬又一春》、《收件人不详》等作品的问世,奠定了金基德艺术导演的地位。他的电影世界中总是赤裸裸表现人性欲望错综复杂的一面,但是揭开这层欲望与鲜血的面纱之后,我们会感受到金基德导演在电影的背后所表现出的深邃的主题以及他对人文的关怀和悲悯的情感。

在我看来,这些作品总是在影片残酷冷漠的表象下构建出充满寓意的影像世界,比如在《漂流欲室》中,淡泊飘渺的画面中,七彩的小屋漂浮在平静水面上,其中却隐忍着罪恶和救赎、冷酷和温情,甚至于欲望的压抑和释放。就好像他的《坏小子》一样,金基德可以说是当今影坛中的“坏小子”,他会用很短的时间拍出一部很深邃的电影,也可以使一个情节十分简单的电影传达出无限的意蕴,就是所谓的低成本高效率,从这个当今处处可见的炫丽电影世界中脱颖而出。在2003年的《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最后,金基德用一组长镜头,勾勒出将一尊佛像放置在群山的巅峰的画面,从而自己完成了俯视人生的状态,他喜爱用这种“俯视的、悲悯的”态度,为我们描绘出关于人文、人性救赎的寓言画面。

我们在研究金基德电影美学的过程中,应该去更多地关注导演的作品本身的形式和内涵,全方位地来解析他的电影世界中的另类美学。

二、金基德电影的叙事特色

所谓电影叙事学,“即研究电影本文是怎样讲述故事的,它调用了哪些元素与功能,设计了什么样的布局结构,采用了哪些策略与手法,企图和可能达到何种叙事目的。”

J·伍蒙等人在《电影美学》一书中对电影美学与电影叙事学的关系作出这样的结论“首先,影片的表达面是由形象性符号构成的,在电影画面中任何个别的影像都不是相当于语言中单词一类的东西,而是相当于一个句子,句子所表达的是事件而非孤零零的物体。……最后,在电影发展史上还有一种偶然因素促使电影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在电影诞生之初,电影并不被视为一门艺术,西方电影学家为了提高电影在艺术上的地位而努力改良电影的叙事能力,这种情况在有声片出现后更为明显。由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的做法也被认为是电影家想向小说家靠拢的一种表现。”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电影不仅具有空间性与时间性的叙事特征,也像小说一样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具有虚构性的特征,所以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正如文学小说中当代华人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作家一样,他的创作总是以一种冷酷的笔触来揭示人性的丑陋与阴暗,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描写的对象,即使在90年代以后《活着》等等发生了变化,其中死亡仍是他的一个主要主题,在电影的世界中,金基德便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的故事情节都十分的简洁明了,叙事方式也都往往选择了自然发展、单线递进的模式,他所描绘的大多是关于人性,欲望,社会底层人的社会生活,都很具有边缘化的特色,所以逐渐地给自己贴上了独特的电影风格的标签,这也取决于在他开始从事导演之前,他已经开始了剧本的编写,如《二次曝光》、《画家与死囚》等等。

在金基德导演的电影中,人物主角往往受着“欲望”的诱惑,爱恨情仇融合一起,产生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如《漂流欲室》中的哑女袭真对男主角的爱恨情仇,以及占有与报复的心里;《坏小子》中小混混亨吉对大学女生森华的复杂的感情等。

也许,金基德导演想要表现的并不是像《漂流欲室》等这些作品中像哑女这样人物故事的本身,他真正所想要呈现给世人的是电影中人物主角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物的情感,人物心理刻画中,他表现的是十分到位的。从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出他的叙事方式大致可以表述为: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者物品产生了占有的欲望,然后就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使欲望得到满足,接下来就是报复或者抗争,最后达到精神上的超越或者毁灭性的死亡。

事与物的“重复”是金基德导演作品的一个主要叙事特色,维尔认为,类似与重复是构成电影形式的重要原则之一,在重复之中存在差异是“电影形式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其影片中存在多次反复出现的物体,例如《漂流欲室》中反复出现的鱼和鱼钩、《收件人不明》的铁丝、《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小鱼等等,它们的反复出现也成为了影片中重要的隐喻符号。

三、金基德电影的唯美的画面

金基德电影画面充满着生命力,他的电影画面的唯美效果,与他的美术功底是密切相关的。金基德从小便喜爱美术,即使是一直生活在不富裕的条件中也没有放弃过,在赴法国学画的过程中曾经还一度地以卖画为生,对于美的执著追求也充分体现在了他的影片中。如《漂流欲室》一开始便以一个远景为观众展示了如同中国水墨山水画般如梦如幻的场景:青山环抱、云雾缭绕的湖面,几间小屋如同珍珠般散落在水面上。

金基德喜欢用长镜头或慢镜头来追求唯美的“静态构图”画面,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中,在全景镜头和俯拍镜头的反复使用中还穿插着丰富的空镜头,在画面的构图上达到了唯美的极致。山雾缭绕,静谧的画面与其中强烈的人性的欲望,生活的压抑成为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冲突。

马塞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说到,“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一种具有感染价值的美学现实”。金基德导演特别注重画面形式感,他追求每一个画面都要做到唯美而不做作,具有深远的象征意蕴,这也是他的电影画面耐人寻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他的电影大多是“沉默”的,沉默的画面更是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比如在《漂流欲室》的最后,男人在芦苇深处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镜头渐行渐远,芦苇化作哑女的下体。《雏妓》、《坏小子》、《海岸线》等电影中,主人公都沉默地面对茫茫的水面,如同面对着漂泊无依的生活与空虚迷茫的内心。“电影画面可以成为传达理论和思想的工具”。金基德的电影画面毫无疑问地验证了这点,人们在称赞他的画面之美的同时也不得不去思考掩藏在画面之下的强烈思想感情。

四、金基德电影的暴力美学

在很多金基德的电影中,很多画面给人造成在视觉上会让观影者不适,如《漂流欲室》男人因愤怒而砍鱼的血腥的画面等等这种镜头,所以他常被称作“情色暴力大师”,这也让他一直处在影坛的风口浪尖,但是其中的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深邃的思想也让我们点头称赞。从最早的《鳄鱼》到《漂流欲室》、《真相》、《收件人不详》、《坏小子》、《海岸线》、《春夏秋冬又一春》、《撒玛利亚女孩》、《空房间》、《弓》、《时间》和《呼吸》,每一部影片都让人震撼,虽然电影各有不同,但是他对社会、政治、人性和民族的无穷无尽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隐藏在他独特的电影画面与语言中:极端的性和暴力。他的托物言志、以景喻情的电影风格,强烈抽象的画面语言,一方面表现着残酷和血腥,另一方面又透着朦胧和唯美。同样还是在《漂流欲室》中,鱼钩,本是钓鱼的利器,但在电影里成为了重要的表现电影主题的道具,恐惧的男人和绝望的女人,一个钩喉咙,一个钩下体,血淋淋的场面让我们唏嘘不已。

金基德导演曾经说过“我更喜欢把它(暴力)称为一种肢体语言,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身体上的表达而非单纯的消极暴力。我的人物所受到的伤害和被烙下的疮疤也是年轻人在他们还不能真正对外在的创伤作出回应的年龄段所经历的”……所以他的暴力是一种庄严的色情和暴力,在他的电影中,这些都是对人性的剖析和对社会的反思,以及对人文的关怀,他是一位严肃的导演,始终坚持以极端的个性化和艺术性来表现他对生命的理解,以此表达对世界的独特感受。

所有的艺术,都与现实生活若即若离,都在各个方面反映着现实生活,戏剧小说如此,电影更是如此。风格独特的影片蕴含着导演的个人的人文取向与人生价值,金基德导演的电影便是如此,把他对人性的探索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是一个用沉默的力量来传达自己无限的人文关怀的电影艺术家。所以,在当今的华而不实过于绚烂的影坛中,他的电影美学是具有一定的地位与价值的。

(作者系: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法)马塞尔·马尔丹著.何振淦译.电影语言[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2] (美)David Bonwell,Kristin Thompson著.汽伟袖译.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2.

[3]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4] 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

[5] 成乔明.刍议金基德电影的艺术风格[J].电影评介,2012(8).

[6] 赵一凡.触探人性的无限可能——金基德影片赏析[J].电影评介,2006(24).

[7] 赵璐.电影艺术赏析——浅谈金基德电影的艺术特点[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8] 杨艳.金基德的影像世界——让镜头说话、用画面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 (6).

[9] 施嘉宁.金基德电影的人文内涵与艺术表现[D].上海戏剧学院,2006.

[10] 侯芙瑶.金基德电影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

[11] 郝董莉.金基德电影研究[D].苏州大学,2008.

[12] 许欢欢.金基德影片中的女性形象[J].世界文化,2009(6).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赵光霞)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