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最新资讯

  

人民日报海外版:网上方一瞬 热词已千里

鲍贞烨

2013年12月12日08:3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古有仓颉造字,今有网民生词。

  10年前,“粉丝”、“酱紫”、“9494”等网络流行语出现,让国人和他们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直呼“雷人”,批其“恶搞”;而后,网络时有热词出,各领风骚三五天,“围观”人群渐渐“hold住”,学会用“打酱油”的心态去看待“扎堆”的热词;如今,则全民造句,“众口一词”,国家领导人也把“草根”、“给力”挂口头……

  人们对网络新词的态度,从“拍砖”到“点赞”,是因为他们发现,热词是时代演进的必然反应,正常得像是自个儿的新陈代谢。

  怎样的时代,就会产生怎样的热词。新中国成立之初,“建国”、“解放”、“建华”都很流行,常做人名;“文革”时期,“打倒”、“横扫”、“炮轰”不绝于耳,代表着那几年的简单粗暴;改革开放后,“小康”、“公关”、“迪斯科”等词见怪不怪;到了90年代,“的哥”、“炒鱿鱼”、“帅呆了”则成了大伙的口头禅。短短两三字,但一撇一捺间,都道尽了一个时代的“洗具”和“杯具”,浓缩着生活点滴,折射出人情风尚,更记录着社会热点。

  不同的时代,也会造就不同的表达。一个美女,古代被叫“粉黛”、“美人”,近代成了“红粉佳人”,90年代称为“靓女”、“美眉”,今天则贵为“屌丝”心中的“女神”。实际上,今之热词,都有可能与古语遥相呼应。如“躺着也中枪”,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翻版;“肿么酱紫”,是“何以竟至于此”的新表达,而“女汉子”,和“巾帼英雄”、“女中豪杰”可谓异曲同工。看起来,网络热词像是对优美汉语的冒犯和滥用,但别忘了五四运动后,白话文的推行一开始也受到了类似的批判。

  “网上方一瞬,热词已千里。”现在,热词诞生和传播的频率得用“秒”来计。无论大事小事,或者根本没事,网民的智慧都是妥妥的“70码”。笔者感叹民众越来越“油菜花”之余,也发现网络流行语确实“很好很强大”,因为在它们背后,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有个流行的说法,说的是在当下,我们身边有“三个中国”,一个在宣传栏里,一个在互联网中,前者光鲜,后者纷乱,还有一个,便是不光鲜也不纷乱的平凡生活。而热词里的中国,恰恰就包含了这“三个中国”,它的好,它的不好,以及它的平凡,所有的方面都摆在那儿。它对于前进中的中国的意义,就在这缺一不可里。最真实的东西,往往也最有力量,能让症结和弊病清晰地显露。

  所以,在盛行的网络热词面前,无需为其存在的合理性过多费神,不妨因时而变,因势而导,让时间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热词掀起的那一个个伤疤,如何才能治愈,以及接下来的路,怎样才能走稳。

  制图:潘旭涛

分享到: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