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专题>>记者专栏——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综合频道黄剑>>专栏稿件

林李之见(十三)辨病 【2】

黄剑

2013年12月30日14:3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李辛:现代医学的一些检测方式是非常好的,但也可以换一个思路。比如说我们可以检测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的一个平均值或者是曲线图,他少年有个曲线图,青壮年也有个曲线图,他健康的时候和劳累、疾病的时候也有,而这些部分是有相关性的。我们这样获得的是一个个体在他生命的不同阶段的不同数据,以这样一个数据来作为参照的话,可能会更加准确。

林杰:我赞成你的说法,如果能根据这个人实际情况,设计一份个体数据库,把他从小到大的生命历程,做个不同阶段的一种虚拟、模拟或者总结,提取出一种接近真实的数据,作为他这一生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参照,这样子可能更符合他作为个体存在的相对标准。

刚才讲到的那个共性标准,还要具体地参考到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生命阶段这些因素,才会更实用。因为不同地方的人,在他所在环境给予的各种条件下,一定会有不同的状态。在这个地方,他所拥有的生活状态,也许是非常合理的,但换位到另外一个地方,就可能因为水土不服,造成另外一种状态。当我们考虑共性标准时,如果能同时照顾到这些条件,如果能够让他比较正常地维持他的生命状态,不过份地影响他大的生命状态,那么就是合理的标准。

李辛:说到这个生命状态的问题,我们在学西医或者写大病历的时候,都会关注生命的基本指征,比如说呼吸、心跳、血压,这个就是我们的切入点。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因为某个疾病,或者人体失常之后,去围绕这个疾病产生的异常的、失常的数据。因为疾病学只是一个分类学,这一点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只要当你以疾病命名来分类的时候,就是在整个生命的洪流当中切一个相。

在中医来说,并不关心疾病叫什么名字,也不是以疾病来分类的。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可能我们扩大那些关于生命基本状态的体征,比如我们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胃肠系统的基本数据,我们可以去采集,而不是按照心脏病、肝病、免疫病,然后每个具体的病比如红斑狼疮、高血压来找它这些失常的数据。这样的话,我们永远都是在失常当中分类。

相信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新的数据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的检测手段会越来越多,而且分类又会重新有新的细分划类,这样我们可能就更加流散无穷了。

当我们人体失常的时候产生的身体的变化,其实是涉及各个层次和各个部分的,我们现有的西医只是以它最显著的,或是现有的检测手段、科技手段能达到的范围内找到的这些指标。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比如当一个人有高血压的时候,他其实还有很多我们还没有发现的那些失常的部分,以至于我们还没有想到要去探测它们的指标。想象一个画面,现在西医所有的疾病都只是我们看到的冰山浮在海面上的部分,它只是整个冰山的十分之一,或者二十分之一,那个巨大的在海平面下面的部分其实都是失常的,但是现在没有人去注意它。

林杰:就象我们关注一个点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个点只是一个很大很大空间里面的一个很小很小部分而已。比如说一面大白墙壁上面有个小红点,大家都会注意那个红点而忽略整个墙面。当你只盯住一个点的时候就会忘记整个世界。

分享到:
(责编:王立娟(实习生)、宋心蕊)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