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24小时滚动新闻

盘点2013年中国电影 票房突飞猛进品质有待提升

2013年12月30日09:48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盘点2013年中国电影 票房突飞猛进品质有待提升

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剧照

  2013年,中国电影全年的票房总额突破了200亿元。从2010年的100亿元到200亿元,只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这种井喷式的发展显示出中国电影市场极强的扩张性与巨大的增长潜力。但是在为产业迅猛发展欢呼的同时,中国电影艺术品质的有待提升却成为业内共识。那么,今年中国电影到底有哪些新的特点?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现象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古装大片渐现疲态

  自《英雄》以来,中国式大片一路狂飙突进,制作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手段日渐国际化,在与北上的香港导演进行了深度合作后更是经历了一段爆发式的创作时期。这些影片带来了商业创作理念,却因急功近利让观众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现在高投入、高产出的古装大片的生产方式已经难见其效。

  今年的古装大片数量屈指可数,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西游·降魔篇》《忠烈杨家将》《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在去年春节档赚取将近13亿元票房的《西游·降魔篇》在口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这部电影实质上是周星驰的一次自我致敬,突破不大,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对惊悚悬疑的类型追求上,在数字特效的实践上将国产电影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与之有相似之处,它出自带有强烈作者风格的导演徐克之手,同样在技术试验上充满野心。但是正因为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特效上,不可避免地牺牲了剧情,这几乎成为现在古装大片的一大通病。

  相比之下,《忠烈杨家将》显得有些平庸,导演于仁泰依然用二十多年前的手法在讲述一个一点都不新鲜的题材,缺少对战争的现代性反思,缺乏对人物、剧情、主题的创新,被市场所遗弃在所难免。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信号,即香港导演一直擅长的古装大片模式逐渐走进了死胡同,如果不主动更新电影观念,不在剧本上多加打磨,难以重现该类题材曾有的辉煌。

  青春题材大放异彩

  “青春”与“怀旧”是两个应该入选2013年中国电影年度的关键词。“青春电影”是我用来概括今年集中出现的一批新生代导演拍摄的电影类型,它们大多是导演们的处女作,包括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薛晓璐的《北京遇上西雅图》等,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虽不是处女作,但也是货真价实的青春电影。今年的青春电影在市场表现上都相当优异,说明当创作者能真正接地气地表现我们曾经的青春年华,能让观众跟随影像重温过往,撩动他们内心关于青春的情怀,那么,赢得现今最大的电影消费群体——青年观众的支持与喜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如果将这些青春电影放在整个中国电影序列上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它们虽然不再像第五代那样具有强烈的集体性的文化诉求,也不像第六代那样顾影自怜、沉溺自我,但正因为他们没有代际划分的局限,反而能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他们的创作意图,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激烈的价值观碰撞。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露骨的拜金主义引发争议;《北京遇上西雅图》更是从正面表现了“小三”这一群体的困惑与觉醒;《中国合伙人》里对成功观的不同诠释让人感动和思索。这些影片丰富了电影市场的作品形态,更大的意义在于:标志中国电影在中小成本上新的发展方向——重视剧本的架构搭建,重视类型的黄金法则,重视当代中国的人伦情感。

  主旋律创作呈现新气象

  主旋律电影在世界各国都有。好莱坞的主旋律一般融入在类型电影之中, 通过高科技包装下的银幕神话,一次次对全世界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输出。中国的主旋律电影通常与主流意识形态紧密相连,但是因为创作观念的陈旧一直饱受诟病。

  2013年的主旋律电影创作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比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重现周总理在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四天的调研历程,通过一个个朴实而动人的细节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深深的共鸣,对当下中国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电影获得了八千多万的票房,在不久前举办的中美电影节上获得“金天使奖”,这在商业化的市场环境下难能可贵。香港导演彭顺、彭发兄弟的《逃出生天》,用灾难片的类型手法,歌颂了消防官兵在生死面前所展现出来的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无论是叙事手法还是技术手段都让人耳目一新。这种创新的努力也得到市场的认可,电影票房过亿,成为国内类型电影与主流价值观融合的一个可借鉴样本。

  艺术电影难见春光

  近几年中国电影已经不再像第五代时在国际顶级电影节上频频获奖。电影市场的迅速扩张,商业资本的趋利性加上整个环境的日渐浮躁,让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有创作理想的年轻导演越来越艰难,难逃被忽视的命运。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已入选世界各国的年度十佳,但是像王家卫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创作资源又有深厚功底的艺术导演少之又少。一直执着于艺术电影的编剧程晓玲和导演肖风合作的抗战三部曲之三《兰亭》拍得唯美、深情,原生态美学追求让这部电影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尽管被专家称为直抵人心,但是市场发行并不乐观。青年导演郝杰的《美姐》似乎让人看到一种艺术原创力的勃勃生机。导演从自己家乡与童年的记忆取材,营造了一种真实的年代感。然而,能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屈指可数。

  对艺术电影的宽容度是检验一个国家电影市场健康程度的试金石,如何为艺术电影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艺术电影如何提升自己的艺术品质参与市场竞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港片显示复苏迹象

  2013年中国电影的另一大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港片的复苏。自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大批香港导演北上,香港电影本土创作少之又少。近两年的港片创作却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寒战》以香港引以为自豪的法治精神为核心,在紧张刺激中重现香港电影的优势。而杜琪峰的《毒战》、新导演袁锦麟的《风暴》在人性探索、在枪战场面处理上毫无生涩之感,是接近好莱坞水准的类型之作。

  2013年还有很多值得说道的电影现象,比如《富春山居图》引发的全民吐槽,比如冯小刚携《私人订制》重返贺岁档,都构成今年电影拼图上独特的一角。从整体上看,市场对大片的狂热逐渐降温,中小成本电影反而频频以小搏大,这是电影市场日趋理性、创作日趋丰富的表现。但是,中国电影要想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还需要更多融合主流价值观的大片,还需要坚守电影艺术品格、坚持艺术探索,还需要对时代、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洞察与表现。

  (胡 祥 作者为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编辑)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