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芮必峰【5】--传媒--人民网
人民网

我不做人云亦云的研究——

访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芮必峰【5】

陈 娜

2014年07月14日16:56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推荐
  • 字号

“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承上启下”

三十一年弹指一挥间,在被问及贯穿始终的学术追求究竟是什么时,芮必峰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不喜欢做别人做过的东西,我不喜欢做人云亦云的东西,我觉得每一个研究成果总要有一点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思想就不要写文章。这就是我的追求。”他补充道,“其实做学问呢,并不是要求大家都有一样的共识,或者都有一样的孜孜以求,我觉得在这个群体里面一个时代能有三五个有学术领悟力的领军人物就很不错了。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是如此。”

在谈及育人理念时,芮必峰毫不犹豫,“新闻教育就是要培养‘顶天立地’的专业精神。所谓‘顶天’,就是要有新闻理想,要有比较高的理论素质和人文素养。所谓‘立地’,就是要把理论用到实处。中国的新闻教育长期以来总是悬在这两者中间,要么讲理论把实践丢掉了,要么讲实践又忽视了理论。所以我提出来要‘顶天立地’,理论要有理论的高度,应用要落到应用的实处,这也是我长期以来从事新闻教育所追求的东西。”

他继续说道,“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恐怕就是做到了承上启下,其他也根本没做什么。所谓承上,就是纠正过去新闻传播学的那一套左的,完全无学的,拍脑袋的,没有经过任何学术训练就可以进来胡说八道的学科历史;所谓启下,就是希望你们这一代人能够从我们留下的这些东西当中受到一点点启发。”

如今的芮必峰每天都活跃在微博上,积极地与外界保持着联系。他说,“开微博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我的一位研究生帮我注册维护之后,有人说这微博语言不像是老芮的风格,我就干脆自己接手了。慢慢的我也觉得微博很有意思:第一,你可以不经过其他人对大家直接发言;第二,你可以了解很多主流媒体上看不到的信息;第三,既然是研究媒体,你必须有所介入才能有所体验。”芮必峰优哉游哉,神情自若。

时至今日,芮必峰几乎每天保持着晚上看书,白天休息的生活习惯,我行我素地享受着读书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以及远离尘嚣的思考状态。这位特立独行的学者一度被中华传媒网评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新闻传播学者”之一。而在被问及对这一评价的看法时,他说,“那都是民间的讲法,我也只是尽自己的一点微小的力量,做的时间长了一点,年纪大了一点,其他也没有什么。我是有自知之明的,这不是谦虚,我自己也没有做出些什么,只是比有些人更加清楚,不敢胡乱去说,如此而已。”他笑了笑,便不再置评。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杰出新闻学者口述实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0CXW001;特别鸣谢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学生孔含笑为本文整理原始录音素材)

(责编:董慧(实习生)、宋心蕊)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传媒推荐
  • 精彩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