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区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语言各具特色。在这片民族文化资源丰厚的热土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和少数民族语译制电影成为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双向”交流的重要窗口。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摄制和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都经历过辉煌和低谷,在面临现今新形势的挑战下,通过对两者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进行共异性探析,为两者的从业人员提供相互借鉴的经验,探索互惠发展新思路。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摄制;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
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不久,南宁电影制片厂(原广西电影制片厂前身)在南湖畔成立,同年广西开始了少数民族语的电影译制工作,为广西民族影视艺术的繁荣发展创下了良好的开局。五十多年来,以广西电影集团(原广西电影制片厂)为主体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摄制工作和以广西电影集团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原广西电影公司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业余到专业、有起有落的发展历程。
一、历史发展的共性
(一)两者都起步早,早期发展极具开创性和探索性
说到广西早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最具代表性的是1961年公映的影片《刘三姐》。当年该片的主要编导及技术人员大都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南宁电影制片厂保留了一个摄制组的主创人员进行跟班学习,共同创作。该片红遍全国,无疑是对广西民族电影发展的一大鼓舞,极具开创性和探索性,为后来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早期的民族电影放映工作中,还没有分离出专业的民语译制环节,也还没有专业的民语译制从业人员,少数民族语电影的译制主要是靠放映员在放映现场直接进行对白解说。虽然这种模式相对原始和落后,但在当时极大满足了民族地区群众的观影需求,具有探索性的进步意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1980年,广西电影公司民语译制中心成立,当时叫做涂磁配音组;1984年,涂磁配音科成立,负责全区的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管理工作,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
(二)两者都经历了一场数字技术变革
2004年3月31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对外印发《数字电影化发展纲要》,中国电影开始经历由胶片到数字的炫目转身。广西最早使用数字拍摄手段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是2010年出品的《碧罗雪山》。该片以全纪实的表现手法,通过非职业演员朴实随意的表演,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及生存关系勾勒得淋漓尽致。该片至今为止已获得17项国内外大奖。这一新型拍摄技术的首战大捷,是广西民族电影从胶片过渡到数字的一大转折,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
从2008年起,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在全国农村推进数字化放映。为使少数民族语电影进入数字化放映,从2009年开始,国家广电总局不再提供16毫米胶片的少数民族语译制素材,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工作开始步入数字化录音工艺。目前,广西区电影公司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共有三套少数民族语电影数字译制录音设备。
二、发展现状的共性
(一)两者都面临资金困难、国家扶持力度有限的问题
资金不足是影响广西电影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就广西的民族题材影片来讲,好的项目虽能获得政府一些专项资金的扶持,但往往十分有限,再加上电影制作公司作为企业承担着自负盈亏的风险,从而导致广西民族题材影片几乎都是不超过800万元的低成本小制作,面对电影市场动辄上亿制作成本的强势影片,明显缺乏竞争力。
与全国各译制同行相比,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语种多,译制点多,译制人员多,但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经费却是全国最低。译制设备维修与更新、配音棚维护维修及译配音人员的工资等各种费用缺口非常大。目前,全国11个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除广西、内蒙外,均已列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广西的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经费因长期得不到相应增加,致使广西这一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公益事业严重萎缩。
(二)两者都面临观影群体年龄结构“年轻化”的挑战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及电影自身概念的延展,看电影的人群变得十分复杂,途径也相对更加分散。2013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电影观众平均年龄为21.5岁;2014年估计22岁上下。以年轻人群为主体撑起的国内票房,很容易使得电影人和产业商人对电影题材选择导向上更倾向商业化、娱乐化,这无疑是给民族题材影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众所周知,民族题材影片因其展现的是民族生活和风情,或多或少带有一定政治色彩,凡涉及民族题材的影片势必充分考虑其严肃性和严谨性,电影剧本在立项和影片审查上尤为严格。这样的局限性很容易降低其娱乐性,从而导致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会相对较弱,难以从影院市场获取好票房。
经过民语译制的影片,放映渠道是农村公益放映,观影群体主要针对听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放映环境相对简陋。虽然是免费观影,但现如今大部分年轻的少数民族群众都会汉语,他们对电影的观影品质的追求有所提升,同时也开始热衷看有时新性的商业片,从而导致很大一部分少数民族青年选择走进影院,民语译制影片的放映观众呈老龄化发展趋势。
三、各异性分析
(一)两者的国家扶持方式不同
在2010年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实施精品战略,积极扶持现实、农村、少数民族以及少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创作,努力形成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生产格局;建立广西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影片的拍摄和对获重大奖项影片的奖励;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国有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等。可见,国家对民族题材的电影创作在政策和资金上是积极扶持的,同时鼓励精品创作。但是,这种扶持政策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并没有明确规定每年对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扶持资金总额和扶持影片数量。就如同一个蛋糕究竟要做多大和究竟要分几份都是未知。唯一可以明确的是,“质量”是硬道理,要获得国家的扶持,须出高品质的精品,以制片艺术水准求得“青睐”,争取相应的资金扶持。
1985年,自治区政府为保证我区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事业的发展,从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事业经费中调剂出50万元作为全区的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经费,从1999年开始每年增加为60万元。自2013年起,我区60万元的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经费由自治区广电局统一管理,目前区广电局按译制节目数给予译制单位经费补贴,每个故事片补贴2.3万元,其中,给予配音单位1.5万元,给予译制中心0.8万元。可以看出,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经费是每年固定的,每部片的译制经费也已固定。
(二)两者放映对象的主体和放映方式不同
电影产品发行的渠道顺序一般由影院开始,依次登陆音像制品、收费频道、网络或手机点播、户外媒体、公共电视、节目辛迪加等销售平台。在这一序列中,越往后的发行渠道利润贡献能力越小。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行渠道和发行规律也是如此。影片要进入院线发行,往往需耗费很高的宣发费用,而大部分少数民族题材影片正是因为资金的紧缺,而选择放弃进入院线,直接进入下一环节的发行渠道。一般而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因为反映的是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风貌,往往在农村放映中较受欢迎。
广西少数民族语电影属于农村公益电影,是针对听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而做的一项公益事业,其发行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节目管理中心来实现的。国家广电总局选定并提供译制素材,广西的配音单位在国家数字交易平台挑选适合在本地农村放映的电影节目,向北京译制中心申请要译制节目的素材,再把素材刻成光盘、打印台本寄给译制单位,用于对白排练,然后来译制中心进棚录音。译制中心对节目进行后期制作并经北京译制中心鉴定合格后,再把音频文件送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节目管理中心制作成0.8K的农村公益电影,由放映队在节目中心的订购平台上购买放映。
四、相互借鉴,共同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
(一)利用好中国—东盟的开放平台,开创国际化路线
2014年以来,广西电影集团立足“世界眼光,东盟合作,中国故事,广西元素,民族特色”的创作要求,策划了中外合拍电影、中国—东盟电影、广西青年作家电影、八桂英雄人物电影等多个系列电影的创作生产。目前已拍摄中国—东盟系列电影之一《再见,在也不见》,正在筹拍的有带有少数民族元素的影片《十万大山》。近年来,广西电影集团努力加强国家传播能力建设,积极实施电影“走出去”工程,取得了好成绩。一是建立中外合作拍摄电影机制。如2014年出品的中法合拍电影《夜莺》,2015年3月中国和新加坡、泰国合作拍摄《再见,在也不见》。二是建立电影交流活动平台,举行电影展映和电影论坛。如2013年12月举办了中越电影文化周和中越电影论坛,2014年9月举办了中国—新加坡电影展映周和中国—新加坡电影论坛。三是建立广西电影集团东盟语电影译制中心,把中国优秀电影译制成东盟各国语言的译制片,面向东盟播映,加强与东盟有关国家的电影交流。目前广西电影集团东盟语电影译制中心和广西电影集团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现在已经把少数民族语电影《阿佤山》《天琴》和电视剧《狐仙》翻译为越南、柬埔寨和缅甸等东盟国家语言,逐步推送到有关国家放映和播出。《狐仙》译制成缅甸语在缅甸国家电视台播出后,受到缅甸观众的好评。
(二)探索民族题材电影摄制和译制产业链对接模式
广西电影集团下属的八桂农村数字院线公司,2014年完成公益放映135000场,完成节目订购136500场。其中,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阿佤山》和《天琴》通过壮语翻译,放映时深受本土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大家多次点播放映这两部影片,现场反响热烈。此外,这类影片同样可以参考少数民族语译制的模式,进行东盟国家语言的译制,把产业链延伸出国门。可见,广西民族题材的电影,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的译制团队和放映平台,甚至向东盟国家延伸,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一条龙”式的产业链,发挥自身的本土优势和接近东盟的地缘优势。
(三)以观众为导向,探索民族元素与新电影手法的结合
从广西近期收获较多好评的影片来看,融入部分民族元素的影片成为新的探索思路。因为民族元素的融入十分灵活,去除“民族题材电影”这个标签,少了严肃性和厚重感,融合更多的现代气息和时尚元素,广大观众更易接受,同时也展现出广西少数民族神秘面纱后面的新面貌。如广西电影集团2014年摄制出品的中法合拍电影《夜莺》,部分场景取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立足国际视野,巧妙融入广西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生活面貌,镜头语言在行云流水间娓娓而谈,颇具特色。该片海外发行取得成功,并代表中国内地参与201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其中民族元素的融入带来的世界性看点功不可没。
此外,可尝试民族元素与新型电影手法相结合。比如与动漫结合。广西目前动漫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相对落后,属于亟待培育的新方向。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实施办法》中提到,要加强动漫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创作,促进动画片等适合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形式传播的产品的生产。由此,把民族元素和动漫结合起来将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一方面易于获得广西政府的扶持,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新一代观影人群,长远来看,大有发展前途。
(作者单位:广西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