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升温,“数字电影”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观众,都将其视为技术变革的必然产物。数字电影的视效魅力不断打破人类的逻辑局限,然而,与此相对应的美学理论却发展迟缓。本文意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透析数字电影本体,分析、归纳其美学特征,为数字时代影像美学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数字电影;接受美学;数字技术;电影美学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提出了“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的概念。在他看来,美学的实践分为生产、流通和接受,而接受正是美学实践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核心在于从受众的心理感受出发去构思,从接受的角度出发去创作。这个概念一经问世,各种艺术门类纷纷以此作为创作或评价作品的标准。
一、接受美学与电影结缘
从20世纪开始,数字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世界,并按照摩尔定律成指数发展。现如今,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重构了各大艺术门类。其中,影响最深刻、形式最鲜明的一类艺术即为电影。由数字技术为其披上的华丽外衣使得传统电影脱胎换骨,拥有了“72变”。以21世纪数字电影为参考,电影中无数令人惊叹的超时空视觉奇观和虚拟场景都在彰显着数字影像在技术上的日益成熟。然而,即便电影有数字技术加身,却仍然无法逃脱接受美学的审视。但是,随着电影的革新,接受美学也在不断地演进相关理论,对数字电影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接受美学在数字电影中的延展
数字电影依靠技术手段将观众置于360度全息环绕的逼真影像世界,巴赞提出的“影像本体论”已经被数字电影中由数字技术所创造出的虚拟人物和场景颠覆了。如果说以前的电影是通过审美主体的过往审美经验而对审美客体的二次创作的话,那么现在的数字电影则通过审美客体以审美主体从未体验过的思维与场景对审美主体进行“养成式”的再锻炼,即为“养成式”的接受美学。
(一)“养成式”接受美学产生的过程
“养成式”的接受,是在数字电影播放的过程中,观众伴随着数字影片中虚拟环境和与客观世界可能相悖的理念的渗透,逐渐认可了这种假设基点,并渐渐养成了用这种方式去看待影片发展的能力,最后甚至能够用养成的接受心理去评判影像世界中的善恶真伪。这个“养成式”的审美过程极富魅力,因为它帮助观众实现了“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的感受,即“感受到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这种感受即为“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二)“养成式”接受美学对电影元素的影响
1.突破时间的局限
在“养成式”接受中,时间上的突破最习以为常,也最容易被观众接纳。如果说传统的电影由于技术上的局限,让电影创作者在影片主题的选择过程当中无法触及到过去时的电影或将来时的电影,那么,数字电影创作者则可以突破时间的局限,让观众尽情地畅游在想象的时间中。
2.重构地域的界限
在“养成式”接受中,地域上的限制也无法成为数字电影创作的阻碍。数字技术的介入,让电影创作者能够使用各种数字化手段,用二维或者三维的方式重新构建想象空间。无论是地球上的各异形态,还是外星球未被探索的神秘领域,甚至就像《盗梦空间》当中的“视错空间”,电影创作者都能够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展现出来,让观众感受从未有过的对于空间的解构。
3.存在即合理
“养成式”培养还有一个霸王条款,即“存在即合理”。在数字电影当中,通过数字技术,电影创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虚拟场景、虚拟时空,只要在正确的逻辑下、合理的接受范围内,即为合理。如现实生活中无法想象的人与妖生活在一个村落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故事,在电影《捉妖记》中却由“存在即合理”的养成式的培养方法让观众能够认同,并按照这样的逻辑,与影片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乐。
(三)“养成式”接受美学对“接受美学”理论的延展
1.观众“接受心理”的审美边界可不断拓宽
接受心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将既往的生活经验基于自己的内心,最后成为由经验所获得的一种接受的程度性。观众的接受心理往往比想象中的更容易改变,更容易重新定位,甚至可以通过说教的方式对观众接受心理的边界不断拓展。在电影《超体》中,其主要的特效供应商是工业光魔(RodeoFX),它设计了由各种可移动设备发出的多彩射线、Lucy的x射线视力,以及台北市的数字绘景延伸和CG背景扩展,模拟了各种自动化的CG武器,这些数字合成的画面让观众目不暇接。当女主角与整个世界的全物质进行了无缝链接,那种时空的交错感、逻辑的超脱性、视觉的爆炸力,让观众惊讶不已。但是,观众们却忘记最为核心的要素,即原本这些在你的心中是不合理的,而一次次的“养成”,是否让你最终接受了创作者的所有意图呢?
2.观众“接受心理”的审美期待有章可循
所谓的“审美期待”是指当我们对一件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时,观众对作品有进一步的想象空间和进一步的探索欲望。如果这些期待能让创作者提前知晓,那么创作者将会为艺术作品画上点睛一笔。比如在电影《捉妖记》中所有的妖都以外形可爱、动作灵活的角色形象出现。在这种大环境的“养成”下,观众就有一种审美期待,期待影片的主要角色也应该是善良、可爱、灵动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通过形象的前期设定,可以预料到观众审美期待中已有的形象范围。这也说明,观众的审美期待是可预知的,观众对于电影的期待有章可循。
3.观众“接受心理”的审美想象无极限
每当一部经典的电影问世,有一个领域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即观众的观后评价。在各种各样的影评当中,我们发现,观众往往能够在有限的电影中发挥出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些想象都是原电影没有直接示意他们的。不可否认,这些影评也构成了数字电影产业链中非常坚实的一环,有了这些极具想象力的影评,电影创作者才能不断地去探索数字电影的发展趋势,开发电影续集,甚至是电影的衍生产品。
三、“养成式”接受美学在数字电影中的审思
(一)“养成式”并非最佳接受心理模式
“养成式”接受美学毕竟含有一定的“引导、教育”的意味,并不是一种最佳的接受心理模式。只能认为这是在探寻数字时代里数字电影未来接受心理模式研究的一个过渡阶段。因此“养成式”只是探究数字电影接受美学理论中一个间接的领域,也是数字技术发展至今比较可行的一种认知方法。
(二)“养成式”应演进为“互动式”接受美学
数字技术提供了很多智慧形式的存在,比如,智慧校园、智慧城市等。在智慧电影的前提下,“养成式”已经成为一种固有的传统理念,而真正的接受则应该是一种相互的接受、相互的影响与改变。在“互动式”的接受美学中,电影与观众之间将会相互触发,相互启迪,当人们的脑电波随着电影进行高速运转之后,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扫描人的主观情感,进而可以影响到电影内容的发展趋势。 也许到那个时候,一部电影对于每个人来说,将会是不同的电影版本,就像现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贾宝玉一样。
(三)以观众为主体是接受美学发展的核心
迄今为止,电影已经发展了百余年,无论是原始的技术,还是现在不断拓展的数字技术,观众永远都是电影创作的主体,也是接受美学发展的核心。在研究接受美学的时候,一定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时刻牢记电影是为了群众而发展的,电影是一门大众艺术。有了观众,电影才有存活和生机勃勃的土壤,因为所有的创意与灵感究其根源,都是源于生活,源于人民。
参考文献:
1. [德]姚斯,[美] 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隐在的读者[M].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
本文系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基于社会网络分析重构高等在线教育传播模式”阶段性成果。
(作者均系西安邮电大学讲师)
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