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野下的纪录片制作

王有才

2016年02月24日15:18  来源:传媒
 

2012年12月,两岸媒体在台湾佛光山举行了一次有关媒体责任和创新的高峰论坛,当时有位网媒老总用开玩笑的方式说,光从台上嘉宾的服装可以看出,没穿西装的都是新媒体负责人,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创新就是没有条条框框。网媒老总说的虽是玩笑话,但“西装”“休闲装”的对比正好映照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描述出了目前传媒行业的特征。

“西装”和“休闲装”相比较,哪种更有新媒体的韵律?最终要看场景、时间和空间。纪录片就是要高度浓缩时间和空间,是记录现实事物发展和进程或回述已经过去的历史。今天“互联网+”视野下的纪录片制作演变,是否可以用“西装”+“休闲装”或“+多样式”的方法用于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呈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互联网+”,这将为纪录片的制作带来多重、多样的思维和方向上的选择,以及在观点、理念、思路的不同路径。

注重“互联网+”的时代语境

“互联网+”视野下的纪录片制作,就是要打破条条框框,全方位传递纪录片制作核心的创新观念和理念,创新思路和出路。引领纪录片制作开始进入互联、互动时代。传统电视媒体受“互联网+”思维方式的影响及自身改革的醒悟和社会的需求,开始多思路、多方向地重新打造纪录片创作的整体架构。今天的“互联网+”,不管你认识与否,认可与否,新的创新革命已经到来,并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着,这就是今天的创新时代。

纪录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民族、政治、外交产生的作用不是用简单的经济效益来判定的。纪录片的创作重点是要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上,民族发展的尺度上来把握作品的基调和方向。一个高质量的文化作品,对国家、民族进步会产生影响和推动。一部有影响的作品会长期在人们心中产生共鸣,而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必将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新媒体成为越来越多人观看纪录片的新渠道,在互联网纪录片生产方面,微纪录、高投入、大制作等都非常抢眼,竞争尤为激烈。近年来,国家对主流媒体及社会文化团体的纪录片创作加大了支持力度。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环境下,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但也有一些纪录片创作导向上出现了偏差。例如强化“高大上”、豪华阵容拍摄、选题大、时间长、投入高,成为纪录片制作的风潮并有盲目跟风的趋势。作品是否真正达到了文化和历史的厚度值得我们深思,影视文化产业包括纪录片制作导向需要及时的总结和修正。在当今信息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理论也要呈现出研发常态化、创新理论化的局面,并应对其加大力度和投入。

注重纪录片的拍摄规律

纪录片创作随着社会进步不断发展。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是纪录片创作的一个大的摇篮。其中有着厚重的发展史,人文、地理等都是纪录片难得的创作资源。目前,中国纪录片的理论研发大都还局限于一些个别的单位、个别的制作团体、个别的人,其不能充分体现表达纪录片的理论高度。要鼓励热爱纪录片有创作水准的专业人士研讨、开拓、创新纪录片产业,掀起创新纪录片的热潮。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热播的百集纪录节目《长城内外》,网络点击率排名靠前。在此前,《远方的家》这支出色的年轻制作团队已经完成了5部百集以上大型纪录片,如《边疆行》《乡愁》等。但在驾驭《长城内外》制作时,深感难度和分量,需要理论体系来支撑。因此制作高水准、高质量的作品,总结实践完善理论创新,是对纪录片制作提高和推动的基础动力。

两次获得纪录片金鹰奖的电影、电视纪录片独立制作人郑鸣,制作出《吴印咸》《施光南》《丁肇中》《杨丽萍》《往事歌谣》《驼峰航线》《梅兰芳》这些有国际影响的纪录片,靠的都是社会团队。尤其是对音乐家《施光南》的创作,是在施光南突发脑昏迷,在病床上抢救时开始拍摄的,全程记录了这位音乐大师最后的生命瞬间,回顾与音乐伴随逝者离开。由此看出纪录片是通过综合电视纪实艺术,并利用多手段来共同完成它的使命的一种艺术。

纪录片的选题立意应放首位,贴近现实。先投智,后投资即先投智慧,再投资金。制作中运用简单之中求大气,大气之中求细腻的理念。用朴实无华、真情再现、有实有情、有理有据、真实之处抓焦点,焦点之处抓理念来透视社会、透视世界。还有就是选题定位从宏观到具象。例如有个电视作品《头顶千年碗》。主题是根据武汉杂技团在国际上连续获得金小丑奖为题,顶碗节目也是青年演员对老艺术家夏菊花技艺的传承。通过片名表达出文化含义,加深对主题的烘托。节目微观内容虽小,但宏观意义影响很大。

注重扩大纪录片在国际上的份额

改革开放加快了中国电视的国际化进程,中国影视作品进入了国际影视媒体的较量之中,虽然还有距离上的差别,但目标已锁定在国际化的水准上。当前,很多国际电视机构和国内制作机构共同研讨、创作、合作拍摄纪录片。随着各种交流的不断增多,国内纪录片的队伍也在逐步扩大。在此进程中我们还需不断地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来研究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走向,理清观念开拓市场。以此适应并跟上电视纪录片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传播主流文化对外介绍中国,纪录片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也是中国纪录片人的担当。此外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外媒体加大合作的力度,出品更多适应国际化的优秀纪录片,向国际合作创新迈进。目前,纪录片跨媒体多类型的竞争发展势头引人注目。在国家战略层面上的文化产业发展得到了重视,国际市场开发的力度加大,这为完善纪录片产业链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前,中央电视台曾经和NHK合作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黄河》《长江》。在日本播后长时间掀起了丝绸之路、黄河文化热潮。还有早期内蒙古电视台额尔德尼制作的纪录片《沙漠驼铃》、青海电视台刘郎的《西藏的诱惑》、宁夏电视台康健宁的《沙与海》在国际上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此作品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前后通过纪录片传播和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先例。

近年来,央视的《新丝绸之路》《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纪录片都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当今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世界联成一片,文化市场已经不分国界、国家和地区。新媒体的发展,确实用第一时间第一速度改变着世界。互联网为当代影视人提供了施展才华与梦想的新机遇。

注重奉献精神和创新观念

“互联网+”视野下的纪录片制作,首先具备了全民参与互动的特性,创新观念的演变和由新媒体、电子科技、信息数据带来的互联网新平台。互联互动是“互联网+”视野下的纪录片制作核心。这核心就是创新观念,相互激励、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分享纪录片制作信息、方法和资源。要在纪录片的制作上得到发展,首先要在发展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方法和选材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改变原有观念的惯性思维。创新就是我们最重要的观念转变。

要借助“互联网+”理念培养出更多出色的纪录片制作人,给具备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以机遇,打造出更多适合新媒体发展的纪录片专业团队,为纪录片的发展奠定基础。一个电视纪录片创作者的奉献精神是他们永远的责任和使命。无数纪录片人为事业无私奉献,神圣的信念感动着一代电视人。

延安电视台纪录片摄影师田青参与拍摄中央电视台《祖国》系列片时,为确保拍摄理想效果,在兰州雁儿铁桥附近高速公路乘动力伞升空,突遇强气流下降导致动力伞后轮与跨河电线擦撞,动力伞瞬间下坠,撞击到黄河铁桥失事,田青意外殉职,镜头也依旧处于拍摄中。拍摄过《话说运河》的浙江电视台纪录片摄影师沈荣达是在宁波地区空拍遇难。用他的朋友、著名电视人刘郎的话说,荣达就是老想拍摄个好镜头。

用心灵体验天地风云,用镜头书写历史进程,用图像留存社会百态,用自己的才华和勇气证明一代电视人的人生轨迹,这就是对当代电视人的写照。

观念无处不在,思路无处不有,出路无处不通。面对这个信息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当“互联网+”纪录片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特种兵,用我们脚下的一砖一瓦垒起纪录片这座长城。

(作者系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综合部原主任)

(责编:王妍(实习)、宋心蕊)

推荐阅读

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详细】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   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