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西部学刊》>>2016年5月下

“全民阅读”的一张名片【3】

——“文学陕军”进高校

元 灮
2016年06月13日10:01 |
小字号

贾平凹:读书有福,有福人才能读书

2014年10月20日,“中国梦?文学梦——文学陕军进高校”活动在西北大学正式启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彦,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等出席。

回到母校的贾平凹,谈到自己的创作心得,并与大家分享阅读的重要性:“我1972年上的西北大学,在这儿开始了我的创作,那时候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脑子不停地在构思,一星期就能写好几篇文章,短篇小说最少都要写上一两篇。我不断给杂志社、报社投稿,但又被退回,可我依然写、依然寄,等毕业的时候攒了几箱子手稿,都是发表不了的。实际上,那时候发表文章也没有稿费,纯粹是因为热爱。”贾平凹不主张过分写作,他表示:多读书,再写作,对青年学子来说是受益无穷的,并直言:“我所处的那个年代,可供阅读的书籍非常有限,能借鉴学习的文学作品也非常少,我前一阵看小学生作文比赛的文章,觉得比我在大学时候写的文章好。”在贾平凹看来,读书可以培养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大学时代应尽量多阅读,这是读书的最好时候,没有高中时期繁重的学习压力,没有毕业后为了生计劳累奔波的忙碌。”“读书有福,有福人才能读书,等你真正走向社会时,会发现读书是件多么奢侈的事儿。”

贾平凹还为与会者全面地梳理了陕西文学发展的脉络,从柳青、杜鹏程、李若冰,到新时期文学的路遥、陈忠实等,一批批优秀作家为中国文学做出了贡献。他坦言:这些作家及他们的作品,充分印证了陕西无愧于“中国文学重镇”之称。对于当下陕西的文学现状,贾平凹也提出了期待:“年轻的一拨作家潜力特别好,而且有的也在全国产生了影响,但这个队伍还不是特别强大,尤其是缺乏像韩寒、郭敬明这样活跃在中国文坛的80后作家,为此,省作协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各种措施打造新的作家,希望这样的作家越来越多,作品影响力越来越大。”

雷涛:把对文学的挚爱还给青少年

身为陕西文学基金会理事长的雷涛,是作家也是学者,现在是陕西省政协常委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之前任职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文学陕军进高校”活动他几乎每次都参加,他说这是他和陕西文学基金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雷涛说,很多人只是读过作家作品,没有见过作者本人,更没有聆听过作家们谈自己对文学的感受。但进高校活动,通过直接的互动交流,作家可以把坚守文学的执着精神,以及坚持“三贴近”的现实主义创作经验带给莘莘学子,让爱好文学的年轻一代在了解当下陕西文学样态的同时,从中悟出想法、创作的方向与欲望。

他说,文学组织工作贵在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而校园文学队伍则是文学新人的摇篮之一。我们的措施是除了重视和支持校园文学社团以及所办机构外,更重视文学进校园活动,即不定期地组织省内外著名作家们到学校去,对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辅导。具体做法是举办文学讲座,开展专题讨论和举办作文评比活动。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叶广芩、冯积岐、红柯、冷梦、吴克敬、朱鸿、陈长吟、和谷、肖云儒、李星、李国平、闫安等几十位作家,文学评论家等人都先后走进校园(包括在陕的军事学校),和学生面对面对话并现场回答学生们的提问,这种作家们和学生们互动的形式,受到校方和学生的普遍赞赏,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反响。

“广大基层作家如一线的工人、农民作家和打工族、漂族、蚁族作家以及残疾人作家等,普遍存在创作难、出书难等问题。这些作家在痛苦中采访、思考,在困顿和煎熬中写作,我有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有责任帮助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现实问题——提供创作、出版、维权、培训、交流等方面的资助和扶持。”雷涛感慨地说,“文学青年强则文学强。在我的后半生,能把对文学的挚爱还给青少年,把文学的接力棒传下去,是我人生最大的心愿和快乐。”

(责编:霍昀飞(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