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

义乌最美民工张明伟:“东家”比我更需要这笔钱

何百林 陈东 杨准

2016年12月07日14:46  
 

再微小的善举,也是一种力量

——从本报“义乌最美民工”系列报道看社会正能量传递

今年以来,本报持续关注了义乌最美民工张明伟的故事。在这场来自草根阶层的爱心接力赛中,涌现出了一个个感人故事,传递了满满的社会正能量。

以德报怨化解3年恩怨

草根阶层也有人间大爱

“我还年轻,还可以通过劳动养活自己和家人。与我相比,我的老‘东家’更需要这笔钱……”因为这句发自内心的朴实话语,不少人记住了张明伟———一个老家在贵州山区、自己因为工伤而左眼彻底失明、至今仍生活在贫困之中的外来民工。

第一次采访张明伟,是今年1月初的一天上午。当时,记者刚刚听说他的事迹:他在义乌一家工厂上班时意外受伤,导致左眼彻底失明,艰难维权3年仍没有结果;在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爱心律师的帮助下,法院最后判决工厂赔偿7.96万元,但当他得知原来的工厂已经倒闭、工厂老板患病去世、老板娘已到癌症晚期无力赔偿、老板娘家里还有尚未成年的孩子时,主动放弃赔偿……

听到这样的故事,记者在心生敬意的同时,也有一些疑惑:在不少人对80后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外来民工心存偏见的大环境下,作为80后外来民工的张明伟,为何会作出放弃赔偿的决定?

第一次采访,是在张明伟打工的村头进行的。在3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不善言谈的张明伟向记者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维权3年来的种种遭遇,以及放弃赔偿前的内心变化。

今年1月13日,本报以《义乌最美民工张明伟:“东家”比我更需要这笔钱》为题,报道了张明伟以德报怨的故事。文章刊发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人民网、光明网等众多知名网站在第一时间全文转载相关报道。

感人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

经过多方努力,记者设法联系上长期在外求医、已到淋巴癌晚期的工厂老板娘盛东玲,并将张明伟主动放弃赔偿的消息告诉了她。

在此之前,因为张明伟一直在积极维权,盛东玲对张明伟的态度一直不好。得知张明伟的决定后,盛东玲非常感动,当即在电话中表态:等以后有能力了,她一定想办法还这笔钱;万一她不在了,也会在去世前嘱咐女儿长大后还清家里的所有债务。

当记者将盛东玲的表态转述给张明伟时,这名淳朴的外来民工再次作出令人意外的决定:在记者和律师的共同见证下,签署主动放弃赔偿的书面证明。事后,张明伟解释说,盛东玲的女儿还小,他不希望孩子从小背着沉重的负担面对生活,希望盛东玲能安心治病。

今年春节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盛东玲回到义乌。在接受记者面对面采访时,盛东玲讲述了3年来家中的种种变故,并郑重承诺:如果自己的病治不好,她愿意在去世后捐出自己的眼角膜,以此回报社会好心人对她的关心和帮助。

尽管面对死亡时显得非常坦然,但盛东玲对尚未成年的女儿始终放心不下:“别人的父母总是想方设法给女儿留下一笔丰厚的嫁妆,我却给女儿留下了一笔沉重的债务。因此,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女儿,也非常担心这笔债会影响她今后的生活。其实,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活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

草根人物的善举,同样值得尊敬。一个是左眼彻底失明的贫困外来民工,一个是时刻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癌症患者,他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根阶层。因为善举,他们都成为社会正能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也因此得到人们的尊重。

感人故事打动社会各界

伸出援手彰显义乌温度

“义乌最美民工”系列报道刊发后,由此激发出的社会正能量至今仍在不断传递。

今年1月21日,在多次为张明伟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后,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所有律师向张明伟伸出援手,共同捐赠5000元现金及价值500元的员工福利券。

今年2月初,义乌市天天快递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元海得知张明伟的父亲为了替儿子还债,卖掉家中唯一一头耕牛后,被张明伟父子的淳朴品质深深打动。为避免张明伟家的农业生产受到影响,于元海决定捐出6000元,帮助张明伟父亲重新买一头耕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 2013年,盛东玲曾向义乌有关部门申请低保待遇,但当时没有通过审核。于是,记者就盛东玲能否申请低保救助一事,与义乌市民政局及义乌市义亭镇政府取得联系。义亭镇社会事业办有关人员当即表示,将重新对盛东玲母女的低保申请条件进行认真审核。

本月初,记者从义乌市有关方面获悉,盛东玲母女的低保申请已通过审核,母女俩每月可领取920元低保补助,补助时间从今年10月开始。义亭镇社会事业办有关人员还表示,盛东玲女儿高中毕业后,如果考上大学,在大一第一学期入学前,还可申请慈善助学金。

另外,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也为盛东玲女儿办理了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申请手续,每年可领取2000元补助,这为盛东玲母女减轻了负担。

在上周四举行的义乌市外来民工关爱基金成立仪式上,义乌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吴林森表示,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再向基金注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救助像张明伟这样通过合理、合法方式维权的贫困外来民工群体。于元海也郑重承诺:今后每年都会向义乌市外来民工关爱基金尽一点绵薄之力。

就这样,凝聚着社会正能量的温暖和感动就像涓涓细流,绵延不绝、沁人心脾……

成立首个民工关爱基金

寒冷冬日汇聚爱心力量

自从采访张明伟后,记者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像张明伟这样依法维权无果、生活陷入困境的外来民工?如果他们一直得不到社会的关爱,是否会对公平正义失去信心?对于外来民工群体,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经过认真筹备,上周四上午,义乌市慈善总会、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义乌市外来民工关爱基金,这是国内首个专门救助贫困外来民工的关爱基金。目前,关爱基金共筹集资金17.6万元。

在当天的成立仪式上,张明伟、孔松阳、柏良标、郑洲、吴陆详等5名在义乌打工的贫困外来民工成为首批救助对象。其中,张明伟获得6000元救助金,其他4人每人获得2000元救助金。

据了解,另外4人均有着与张明伟类似的维权遭遇。

现年44岁的孔松阳是河南省上蔡县人。去年6月27日,他受雇于何某,到义乌一家摩托车配件商行从事送货工作。去年9月23日,孔松阳和何某一起捆绑货物时,被黑色绑带弹伤右眼。受伤至今,孔松阳一直没有得到任何赔偿。受伤后,孔松阳未能找到工作,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外来民工群体出门在外打工,受到人身伤害时往往是最无助的。尽管发生事故后都应该有责任主体,但有的责任主体故意逃避责任,拒绝赔偿。”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负责人、浙江省优秀公益律师陶旭明说。

“成立义乌市外来民工关爱基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经济发达、民间资金雄厚的义乌,17.6万元可能不是一个大数目,但对于义乌这座没有围墙的城市来说,17.6万元爱心款是困难外来民工重拾生活信心的希望,是传播爱心和社会正能量的‘星星之火’。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积极加入,真善美的‘星星之火’一定能形成温暖你我的‘燎原之势’,成为温情义乌的一道美丽风景。”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蒋晓明说。

上一页
(责编:石思嘉(实习)、宋心蕊)

推荐阅读

迎第十七个记者节 看优秀新闻人炼成记
   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日前正式揭晓,在第十七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这些中国最高新闻奖项获得者,通过数据和事迹,为您揭秘优秀新闻人修炼之路。
【详细】迎第十七个记者节 看优秀新闻人炼成记    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评选日前正式揭晓,在第十七个记者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这些中国最高新闻奖项获得者,通过数据和事迹,为您揭秘优秀新闻人修炼之路。 【详细】

戳破"10万+"泡沫 自媒体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这个平均每100个网民就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10万+”的光环再加上一波高过一波的估值,自媒体在资本和市场的热捧下水涨船高。
【详细】戳破"10万+"泡沫 自媒体如何使出真功夫    在这个平均每100个网民就有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10万+”的光环再加上一波高过一波的估值,自媒体在资本和市场的热捧下水涨船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