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人员:朱珉迕
作品简介:去年一年,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在网络上时有浮现,许多论调无视客观现实和逻辑,立场偏颇、观点先行,并常常以夸张而背离事实的概念吸引眼球,以致妖言惑众。9月份流传于网络的一篇关于“上海瘫痪、北京惨淡、深圳萎缩”的网文,就以其夸张的判断和刺激的表达吸引了大量转载,在舆论场上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现象,党报新媒体评论第一时间亮剑发声,针锋相对、有理有据地对有关网帖进行逐一批驳,正确引导对经济问题的预期和认识;同时由小见大,阐述“互联网舆论场中需要怎样的批评”这一今天网络空间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评论从驳斥谬误出发,但并未就事论事。在阐述了相关网帖的错误以及看待经济现象的应有立场后,评论指出,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空间,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直言批评、充分讨论是其本意,应当提倡。但任何批评需要有理据支撑,用逻辑说话,而能够拿出理据、彰显逻辑的前提,则是批评者怀有一颗“讲理”的心,愿以批评来推动解决问题。简而言之,批评也好,唱衰也罢,首先要有诚意。
评论进而指出,有诚意的批评需要讲批评的规范,包括结论必须来自充分的论证,先有事实、再有观点,而不是“观点先行”,拿一个预设的结论来套现实的材料等等;使用数据也有一个科学性问题,不能断章取义、搬弄是非。以“瘫痪论”为代表的这类盛行于网络的“批评”,则全然无视这样的规范,结论自然也就离题万里。这样的批评方式,全然无助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助长恶劣的社会风气。
这篇评论发声及时,一针见血,逻辑缜密,以理服人。尤其是针对网上随意唱衰中国经济的“任性言论“及其背后肌理的揭示和批评,充分体现出主流媒体的理性、权威性、说服力和引导力。
刊发后,总阅读量数十万,及时对冲了“瘫痪论”的不良舆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