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人员:集体
作品简介: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创建新民学会。1919年3月17日,全国第一批旅法勤工俭学学生89人启程出发,其中,包括3名新民学会会员在内的湖南学生43人。1920年7月,以蔡和森、向警予等新民学会会员为主的旅法学生在蒙达尔纪召开了著名的“蒙达尼会议”,提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政党的主张,并建议命名为中国共产党。
2014年末,湖南在法国买下了一栋位于蒙达尔纪的小楼,这栋小楼里曾是李维汉、蔡和森、李立三、蔡畅、向警予等革命先辈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2016年8月27日,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在这座见证过红色历史的小楼开馆,这是中国首个拥有所有权的境外党史纪念馆。
不忘初心。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网提前策划,从“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着手,联系一位法国医生开辟的“自行车‘驼峰航线’”见证地北京贝家花园,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探访,记录以新民学会旧址、蒙达尔纪小楼、贝家花园等纪念地为中心展开的峥嵘岁月里的红色历史。并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展现90余年前一群有志青年谱写的中国共产党党史序曲,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继续前行。
2016年6月22日起,红网、时刻新闻连续发布融合报道,探访与旅法勤工俭学相关联的湖南革命先驱们的故居、纪念馆等,回顾了20世纪初,这群热血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历史。8月20日“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开馆前夕,红网派出6名记者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赴法国寻找蒙达尔纪与湖南“血脉相连”的故事,并对“中国旅法勤工俭学蒙达尔纪纪念馆”进行深入报道和展示。其后,红网到北京,以贝家花园为中心,深入采访冒着生命危险开辟一条自行车“驼峰航线”、把宝贵的药品运往中国抗日根据地的法国医生贝熙业的故事,推出系列报道《自行车“驼峰航线”——贝熙业和他的贝家花园》。
至此,大型网络专题《回望出发的地方》完成,并根据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分类,形成了湖南篇、法国篇、北京篇三个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