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副总经理齐济。摄影/于凯
人民网呼和浩特7月1日电(记者 燕帅 宋心蕊) 2017(第二届)全国党报网站高峰论坛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媒体融合研讨会今天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在分论坛“抓住深度融合关键,建好用好‘中央厨房’”的讨论中,中青在线副总经理齐济做了主旨演讲。以下为全文内容:
非常高兴今天能跟业界的各位老师、专家一起交流这个主题。中国青年报社是团中央的机关报,我们中青在线其实是报社全资子公司,从97、98年就开始做网络新闻版了,目前我们的媒体融合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开始其实就是报和网同步在进行的,主要一个原因,一方面我们报社的老总本身就是我们网站的总经理、公司的法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两头来操作,一方面是报纸的资源力量往网站倾斜,另一方面网站主要是承担全媒体、新媒体的技术和能力的开发,我们从2014年开始确定了中青报中青在线同步融合的战略,2014年、2015年主要是在全媒体产品的作品品类扩展。到了2016年,随着包括H5、视频、数字新闻这些产品团队的出现以后,整个逐步建立起了我们说的全媒体融合转型的基本机制,2016年也开始做融媒小厨的准备,我们把自己的中央厨房称之为融媒小厨,用了一部分财政资金,剩下的靠自己的资金来做的,本身体量不大,我们感觉可能比较符合现在的现实,能力的现实和制度的现实。
先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产品端的方式,其实第一块中国青年报是传统的纸媒型媒体,我们特点是面向青年人,以青年的视角和青年的利益为导向,做故事性、思想性的报道,我们首先选择的是H5类的新产品,因为本身它是入门门槛比较低的品类,能够把我们的一些文案资源比较好的建立,所以我们从2014年开始就组建了一个核心的H5制作团队。整个创作的流程大家都比较类似,但是通过这样一个作品的操作,我们初步把这种技术研发,还有其他的采编力量给融入进来,然后以主题小组的结构定期生产这样的产品,现在我们所有的部门都具备了H5的操作,我们网站也配备了基本足够的有视觉设计、前端交互的研发团队力量,保证这块稳定的操作。
第二块是其它的数据新闻不谈了,就谈一下从去年开始整个的直播短视频这块,在内容产业的爆发,整个是移动端泛内容产业升级的结果。我们是从去年的奥运会开始,也是跟业界同行“北京时间”一起做的战略性合作,双方共同推进新闻直播类产品的操作。在此之前,我们本身是有一个视频部门的,但是那个时候的视频主要偏重于新闻纪录片式的视频,跟现在说的移动端的直播短视频不一样,通过接近一年的操作,我们无论是在奥运会还是互联网峰会,还是重大时间节点像今年的两会,大量采用了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快速锻炼了团队,同时也把整个的基于移动直播的产品技术性的流程打通了,这块成为我们融媒体和全媒体产品的亮点。
除了直播还有视频的新闻产品,我们在过去的两三年内不断扩大视频团队,引进了大量视频的采编、后期制作,我们也是不断的鼓励记者把自己的专业中心从文字报道上逐渐扩展到了直播的主持。我们的几点感受,年轻的专业记者转型的力度还是很快的,其实40岁以下的青年人,本身在他上学期间就是互联网一代,接受视频或者直播的很多,并没有所谓心理障碍,把很多基础性的技能和资源给他配备好以后,是会有这种新鲜或者惊喜出现的,整个视频制作也会丰富我们的产品。因为我们中青报基本服务定位是服务青年人群,所以我们基于直播的角度会扩展我们的内容业务产品,也就是短视频,这块主要是以年轻人间兴趣的内容,以青年视角、人文关怀以及服务性人群的基础来构建我们的内容,策划性的内容。
同时,因为我们的整个不同类型的产品出现了以后,对于我们认为具有价值的选题的时候,从领导层的角度就可以选择是不是全媒体化的操作。比如杨绛先生逝世,这件事情我们就进行了全媒体的操作,一方面我们的冰点周刊对杨绛先生做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整版报道,同时我们H5团队做了H5的作品,同时我们也会回顾她一生视频的短片,这块按照我们的老总理念,其实还是精品化的过程,并不是说“十八般武器”每次都展示,其实就看素材和作品适合哪个类型,杨绛先生不同作品是针对不同渠道的用户,但是从我们角度可以保证不同平台内在的价值观、核心是一致的。
在上述多个产品的基础上,今年3月份我们的中央厨房——融媒小厨就成立了,它其实是我们从2014年到今年年初整个运营资源内容实体化的体现,本身也参照了刘奇葆部长还有相关业界同行操作性的经验,类似的地方我不多说了。
有了这样的实体性的融媒小厨,我们如何把报纸网站各部门的内容资源操作呢?我们总结了下面几点:部门主导、三端融合、移动优先,具体操作我们划成三个步骤,报上来、分下去和转起来。
报上来是指我们选题的报上来,这是一个基本流程,以前在报纸或者各个产品线分开管理的时候,其实各自为各自选题负责的,本身的资源信息的沟通是比较低效的,有时候会出现重复选题、漏选题的情况,现在通过报上来的方式,会由值班的副总编或者编委考虑什么样的选题投入什么样的资源,是否把它全媒体化这个操作。
分下去,除了日常突发的事件,其实我们对于特定领域都是要持续深耕的,我们也希望能够以部门对这个领域的核心团队为主,持续打造这块全媒体的内容,我们会在几个领域开始尝试全媒体化、融媒化的制作,根据分下去的任务需要不断匹配对应融媒体、全媒体的采编和分发资源。
转起来,这块其实目标是说整个这块资源的操作和选题,并不能仅仅是由上到下的布置任务,这对资源是浪费,也是低效的。所以从我们角度每个内容生产部门都可以生产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提项目提操作,希望整个制作流能转起来,但是这块其实难度会更高一些,特别是不同项目资源的平衡,这块难一点。
后面一个是部门主导,我们国际报道这块做的比较好一些,过去我们的国际报道的记者其实他们有很多是在海外各地,以前操作方式是偏传统的,当地发生一个事情可能就发一段文字就过来了,但是现在国际部的记者编辑也很明确的知道,对于海外的报道可以用全媒体的方式进行规划,把内容扩大化操作。
配套的制度大家都类似,我们认为整个的制度是从2014年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制度,而且会不断的修改,我们核心制度是全媒体协调机制,它是一个整合、调度、分配报纸和网站资源核心的机制。因为所有的作品不同形态,其实有不同的传播渠道,彼此渠道在各自独立的情况下属于各自负责,但是优质的内容如何打通这个渠道,我们有一个机制。第三个是作品的激励和奖励的机制。最后一个是把融媒体或者新媒体的作品作为绩效的考核,对采编力量的一个规范。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整个内容是先网后报,基本上除了特别指定的必须只能发报纸的情况,我们已经做到了先网后报,同时作品的形态也是优先做新媒体的产品。以前比如说大家会说有一个东西我做一个文字性的报道,发一个网稿是不是就搞定了,现在不会这样的,第一网稿不会有好的评分,反而会有一个负面的效果,这是配套机制。像这种机制还是在不断的改变和完善。
另外谈到人,人这块我们有两个方向,一个记者还是会往全媒体记者的方向发展,主要是我们的记者还是比较年轻,本身从职业的发展还是兴趣的角度,大家会有这个意愿操作,他的能力上会逐步扩展,我们感觉比较好扩展的,就是从文字往文案的方向扩展,另外会往出镜记者的方向发展,剩下的比如说VR、无人机的操作,其实需要专业的拍摄者来配合,这个不太容易。从媒体编辑的角度来说,我们会说到全媒体编辑,也就是从技能角度来说,图文处理、新媒体的排版、移动端的专题设计、PS,这些都是基本技能,现在方式就是要会做直播和视频的剪辑,这也是大势所趋。核心的过程我们的经验,这个经验其实是在做各种全媒体产品中的经验,不要指望所有团队都思想去转变,我们觉得行动可能会促进思想的转变,所以我们会先组成这么一个骨干的团队先去尝试,如果这个走通的话,别人看他能做我也能做。另外通过骨干团队的操作能形成一个流程和相对的操作手册,这样我们能够相对标准化的推进这个业务的扩展。
在上述的这些作品之后,我们对于未来的价值和目标,我们老总提出三点:
第一,我们认为用户关系比纯粹的数量更重要,其实现在纯粹的数量会有一个误区,就是你是服务而来的,但是我们做新闻的有可能就是因为新闻天生的用户关注就来了,如果没有办法提供这样的新闻他就不关注你了,比如遇到天灾人祸他天生就关注,并不是说你有这个能力。你如何构筑和用户的关系呢,他要求你对用户的黏性和互动性会很多。
第二,我们其实非常关注的是用户的分享,因为年轻人真正表达是不是在意、喜欢,他的分享和推荐,基于社交路径的操作非常重要。
第三,我们对于产品品类的方向,因为我是做青年人群这块的,我们认可现场化、可视化这样的媒体形态肯定是巨大的窗口期,整个背后你应该有符合这种产品类型的叙事结构,而不是单纯的单镜头摆放在里,这块稍微延伸一点,我们觉得现在其实是一个信息高度冗余的时代,大家其实没有空看那么多东西,单位时间内你如果让我看文字,如果对我不是特别有价值我是抗拒的,所以看图、看视频是比较高效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整个互联网的传播和介质也比较成熟,我们认为这块是一个方向。
刚才是我们整个的发展路径,现在谈一下具体的挑战和问题。跟前几位老总谈的类似,都会归结在几个问题:
第一是产品,这个产品跟我们谈的新闻型的作品不太一样,因为作品每家发挥好自己的资源,然后肯投入,还是有可能作出一些爆款出来的,但是爆款背后是不是可以持续,它背后的逻辑不太一样,所以产品化这块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纠结的,特别我们面对青年用户,他们对新闻的理解跟我们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他什么东西愿意付费,我们以前认为是不是视频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做的视频类的服务会不会好一点,现在发现未必,可能玩儿游戏的是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去玩儿王者荣耀了,没人看我们的作品。所以产品的整合是我们后续要考虑的。
第二用户的来源。这块我们考虑是两方面,一个是在公共新闻的供给方面,其实我们还是积极的跟整个的分发渠道业界合作的,无论是党媒同行还是社交的渠道,还是像今日头条。第二除了这种合作以后,你是不是具有独立的用户获取能力,基于这个挑战你能不能构筑出你的商业模式,这两个问题是关联在一起的。目前我们考虑的思路,至少我们认为从青年用户的角度来说,单纯的做本身很难吸引到持久的、稳定的用户来源,他可能看了感兴趣就走了,并不记得你是谁。我们觉得需要跟产生稳定流量产品和服务的这一方做一些合作,我们观察到移动互联网还有很多垂直人群和垂直服务的机构,他的好处是他服务的点很硬的,用户可能每天都会打开一次,但是打开完以后用户实现了这个服务就离开了,对于这些产品和服务来说缺乏的是优质的内容去吸引用户持续进行黏性的服务,从这个角度,我们也会开始着手做一些合作,也就是我们优质内容和对青年人有价值的服务之间进行战略级的合作,实现内容与服务、入口与流量之间的配合,为获得商业的变现有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