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与变形:刍议微信朋友圈中的“晒”行为

仇娟

2017年07月07日13:02  来源:今传媒
 

摘要:如今微信朋友圈正成为现代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晒美食、秀恩爱、晒娃、晒自拍等俨然成为日常朋友圈中的标配与常态。然而在这一亚文化现象盛行的背后,朋友圈发布者与观看者在“晒”的界定方面往往不能达成一致,即朋友圈中存在部分发布者被“误读”的可能。基于此种现状,本文从发布者、观看者与渠道三方面对朋友圈中的“晒”行为进行多维透视,同时对“晒”行为被“误读”的成因等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晒”行为;误读

一、“晒”行为的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缘起

“晒”在汉语中的本义为在阳光下爆干或取暖。后随着网络语言的侵入,“晒”逐渐产生出众多引申义。如今“晒”时常与英文单词“share”相对应,意即将自己的想法或生活状态与他人分享,就是将自己的生活“晾出来晒晒”。在我国,“晒”客崭露于2006年。最初聚集在各大人气旺盛的论坛或博客里。①互联网强大的沟通互联作用使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线下分享,继博客、播客、威客等之后便逐步形成晒客这一庞大的网络族群。微信自朋友圈功能上线以来更成为人们“晒”生活的主阵地。目前,国人在朋友圈中“晒”的内容主要涉及个人生活和情感隐私。“晒”现象遍及微信中的每一个角落,但对于“晒”的尺度没有一个合适的把握,便会导致“社交噪声”的产生。②恼人的“噪声”使“晒”渐渐脱离其本义并被人为添加了更多的贬义色彩。“晒”不再是纯粹分享的含义,而是“秀炫”与“得瑟”。

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关于朋友圈中“晒”行为的研究观点大致呈现几种态势。部分学者注重分析人们“晒”的内容和形式,从使用与满足角度探求用户“晒”的动机与诉求。孙瑛认为现代人在朋友圈中的“晒”行为是一种自我情感的体现,人们将朋友圈作为情绪的宣泄口,借以舒缓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同时在朋友圈中重塑个人形象。另一部分学者即是将各种“晒”视为一种社会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晒”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社会现实背景及由此带来的现实影响。靖鸣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从微信晒客的行为追溯其行为背后深层的自我认知问题。他认为,晒客所晒的内容折射的是人的社会关系、环境、社会认知、自我认知,反映了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文化。以上学者的研究观点大多基于对“晒”行为的普遍共识,从观看者的角度予以评析,而较少关注“晒”现象背后被“误读”的发布者。

本文认为目前有关“晒”行为的界定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即究竟发布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将其视为“晒”?在这一点上,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往往分成两大阵营。为什么同样的信息或者同样的行为在相同的渠道传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是什么在影响我们对“晒”行为的判断?从“晒”行为的整个传播过程来看,传播主体、客体以及传播渠道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想要深入解读朋友圈中的“晒”行为更需要从多种维度去审视。

二、朋友圈“晒”行为被“误读”的原因

朋友圈俨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传播的虚拟生态圈。鉴于一个完整的传播活动并非始终处于“真空”状态,因此传受双方无法规避传播过程中受到“噪音”元素的干扰。信息经由“噪音”改写后传递给受众并可能由此产生不同程度的曲解与“误读”。本文从朋友圈传播过程中涉及的三大主体即发布者、观看者与渠道对可能导致“晒”行为被“误读”的原因进行探讨。

(一)发布者:社会情境的杂糅使个人身份角色产生错乱

微信朋友圈起初主推熟人社交,用户信息发布后的接收群体较为单一也便于日常管理。但随着好友的“泛化”,越来越多“陌生人”的加入使朋友圈慢慢变成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交往生态圈。现实生活中的“晒”受时间、地域的制约往往影响范围有限,而朋友圈依托互联网与人际关系网络则呈现出裂变式传播、其影响范围与程度被进一步放大。约书亚?梅罗维茨的情境理论认为人类的每一种行为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之中。诚然,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遍运用将以往很多平行时空中的场景合并,并由此模糊了“公私”界限以及人际关系的界限。而边界虚化带来的是人们对自身与他人身份角色的误判。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寄居其中的另一个生活世界。而身份角色的错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行为表现。所谓的朋友圈“晒”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便可看作是人们在某种社会情境中表现出不符合场合与身份角色的行为。人们在朋友圈中“晒”美食、“晒”自拍等等看似是个人隐私的信息,之所以会被视为“秀”,其重要原因在于信息发布者对信息传递的环境没有进行准确的区分与预判。

(二)观看者:心理投射效应带来的失落与恐慌

新媒介的产生与应用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却也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弱点。一方面微信朋友圈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使远距离交往变得不再枯燥;另一方面由这种新应用滋生的社交恐慌也困扰着现代人。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相互渗透并互相融合,使现实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变得岌岌可危。而现代人的恐慌与焦虑更多来自于相互间的比较。因此,当人们在频刷朋友圈的过程中发现有人在“晒”幸福、“晒”优越时,与自己的境遇进行对比便会打破自己内心的平衡法则,产生深深的失落感。这种感觉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被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所同时抛弃。在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中,投射效应集中反映为你缺什么才会觉得别人在“晒”什么。信息接收者之所以会认为他人是在“秀炫晒”,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别人“晒”的内容正是自己现实生活中所欠缺的。因此,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之间对“晒”行为的界定在本质上是失衡的,难以达成统一意见。而目前国内学者对“晒”行为与“晒”现象的解读大多持批判态度,从观看者的角度予以评析,却忽略了表演者与观看者的相互影响与辩证关系。

(三)渠道:媒介中介作用下信息转译的误差

在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中,无论是直接传播还是间接传播,信息在经过层层传递后往往会出现“失真”现象。特别是经过中介渠道传递后的信息,由于可能遭遇到“噪声”的干扰,信息的还原度将会大打折扣。手机屏幕变身为屏障将信息发布者与接收者相阻隔。信息经过特殊处理被编码成某种形式发布在朋友圈,由于身体缺场造成部分信息的缺失,从而使信息接收者缺少了对信息进行解码的关键要素。没有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作为辅助参考,观看者很容易对已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错误的判断与理解。社会情境的杂糅与人际关系的复杂加之传播渠道的中介作用,使信息编码和解码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在一系列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信息发布者的愿意与信息接收者的理解出现了一种误差,从而会使朋友圈观看者内心产生他人正在“晒”优越或“得瑟”的感觉。

三、朋友圈“晒”行为被“误读”的负面效应

(一)损害人际交往的和谐

首先,对于部分朋友圈发布者而言,朋友圈是个人生活的一种记录与体现,是对外交流的窗口。当发布朋友圈需要“三思而后行”时,个人会因为害怕来自群体中他人的凝视与惩罚,不敢随意分布朋友圈动态。其次,对于观看者而言,在大环境背景下很容易形成一种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一方面对自己的朋友产生误解,同时也使自己陷入深深的失落之中。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质在于人际关系的和谐问题。

(二)弱化媒介作为交流渠道的意义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发出“逃离”朋友圈的慨叹。不仅仅是因为资本对朋友圈的殖民,更由于来自多数人的“规训”使朋友圈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当朋友圈发展成发布者不愿发布动态、观看者不愿点击浏览的境地,那么这种媒介无论是作为交流工具还是作为传播渠道的意义都将大打折扣。朋友圈仅仅是一种人们用以沟通交流的媒介,我们应当以一种更为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朋友圈中的“晒”行为。

四、结语

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却也使人类陷入混沌的泥潭。看似便捷的技术拉近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但也放任了信任危机。自我不再是单纯的“自我”。究竟朋友圈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镜像还是理想自我的变形?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是二者的交叠。不同的主体从各自的立场与角度出发去看待这一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失衡”的。因此平衡发布者与观看者对于“晒”界定的把握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对于朋友圈发布者而言,明确自身角色并合理把握内容尺度是优化朋友圈生态的前提;而作为观看者,以一种更为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所谓的“晒”行为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注释:

①靖鸣,方芳,袁志红.微信“晒客”行为及其自我认知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06):115-124.

②王欢,关静雯.微信朋友圈“晒”现象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76-81.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推荐阅读

习近平“4·19”讲话一周年 发生这些改变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过去了,让我们再次重温总书记4·19讲话,看看我国网信事业的新进展、新变化,感受国家的进步、百姓的收获。
【详细】习近平“4·19”讲话一周年 发生这些改变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过去了,让我们再次重温总书记4·19讲话,看看我国网信事业的新进展、新变化,感受国家的进步、百姓的收获。 【详细】

独家:传媒界全国政协委员知多少
  2017年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传媒界的政协委员都有谁,他们带来什么提案,关注哪些话题,人民网传媒频道特地予以梳理,以飨读者。
【详细】独家:传媒界全国政协委员知多少   2017年全国两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传媒界的政协委员都有谁,他们带来什么提案,关注哪些话题,人民网传媒频道特地予以梳理,以飨读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