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6期

后危机时代:媒介话语表达风险及其治理

何海翔

2017年07月20日15:31 |
小字号

来源:《新闻爱好者》

【摘要】在后危机时代中,媒体格局随同经济、技术、政治与文化等诸多因素发生着巨大的变动,媒介话语的表达与传播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媒介话语表达中的视听结合、碎片化、极端化以及开放与互动性明显。由于媒介话语表达中出现共鸣极化、媒介审判、群体盲思以及民粹主义现象,必然会产生媒介化风险危机。因此,必须加强媒介话语的互动议程设置,完善媒介对话机制,加强媒介话语自律,促进媒介话语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提升媒介话语治理能力建设。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媒介话语;表达

一、后危机时代:席卷而来的巨大变动

“后危机时代”一般是指21世纪初,全球经济在历经一定的困境与危机之后,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平稳与缓和的阶段称呼。在此阶段中,“由于固有的矛盾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因而使得危机过后的经济发展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1]。全球经济的风险与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甚至有加剧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在跌宕起伏中一再调整与转向,学界对“后危机时代”的界定及其看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与丰富,已远远超出了经济方面的指涉。在后危机时代,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还是媒介等都发生着明显的变革与调整;尤其是网络技术与媒介的联姻,对世界传媒领域造成颠覆性的影响。原来的传媒内涵、功能、作用与环境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各种形式的媒体发生着不断的变动,相互之间不停地发生着序列易位、要素交叉与重组;同时也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的信息与言论空间。社会大众借助于媒介技术可以跨越时空自由进行媒介话语表达,形成各种各样充满话语张力的舆论场。大众的多样性媒介话语表达与其情绪、态度、心理和各种诉求密切勾连在一起,必然会在一些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发诸多前所未见的矛盾与问题,大大增加了现代社会的风险性。总之,在后危机时代中,媒体、技术、市场、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纠缠在一起,正在促进世界媒体格局的剧烈变动与调整。

二、后危机时代:媒介话语表达特征

在后危机时代,由于媒介技术、传播方式深度地嵌入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仅使话语概念及话语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还把话语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更高更新更深入的阶段,赋予其完全不同于过去任何一种媒介的全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媒介话语表达。这种话语表达其实是公民话语权借助于大众传播技术的一种新形式的实现与提升。在后危机时代中,媒介话语表达与传统意义上的话语表达相比较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一)媒介话语表达与传播技术实现结盟

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推进,也促进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多功能一体与融合发展趋向;新时期的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数字媒介以及图像媒介、语言媒介等的发展使媒介样态日趋多样化。正如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所指出的那样:“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2]媒介不仅促进了人类传播的巨大变化,也大大影响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媒介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传播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大众分享媒介话语权提供了可能性与便捷性,使大众话语表达多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渠道。社会大众逐渐获得了主动接近媒介的意识,社会大众话语表达的时间、空间与场域得到了进一步释放与扩展。过去,信息的呈现手段相对单一,社会大众只能被动地根据传统媒体的安排计划去获取新闻、信息和资讯,还有享受娱乐,而且其行为活动的场域往往局限于家庭、工作单位或会场等固定场所;而在后危机时代,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无处不在,大众获取的信息日益多元、差异与复杂,为他们的媒介话语表达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他们的媒介话语表达的内容、建构、形式与方式无疑会发生深刻的变动。

(二)媒介话语表达中的视听结合趋势明显

媒介技术的应用,不仅促进了媒介话语表达的自主性与多样性,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话语表达过程中图形语言的转型与革新。大众在媒介话语表达中,充分地实现了话语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结合,不仅赋予话语表达新的内涵,同时也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视听一体化图形语言所传达的视觉信息是多媒体的,融会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形式,这些形式不再仅仅作用于人的眼睛视觉,而且能触动人的听觉,并且具有信息传播上时空的可逆性和交互性。”[3]更重要的是视听一体化图形语言强大的视听图像造型功能,让人们很容易地利用视频和音频等图、文、声、影来直观地实现图像表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切合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需求模式。多通道交互的图形语言形式必然使媒介话语表达更加直观、感性、差异、多彩与丰富。

(三)话语表达中的开放与互动性明显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深入发展,加之各种网络论坛、微博、微信与SNS网站等广泛应用,尤其是手机媒体技术的进步,使更多的媒介话语权转移到社会大众手中,这也为社会大众的话语表达提供了更具有延展性的时空场所。在后危机时代,社会大众媒介话语拥有了更多可供挑选与表达的场所。大众话语越来越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逐渐改变了过去单一传媒言论主宰天下言论的局面,形成了舆论样态、主体表达和参与多样化的局面;社会大众可以在浩如烟海的言论信息群中,掌握主动权,依照自己的兴趣与喜好进行信息的随意挑选、加工与整合,发布自己的所闻所感;这种自由、开放的互动方式极大程度上丰富并满足了社会大众的体验;他们可以通过图形符号的创造性组合,来实现超越符号的沟通和交流,这体现了图形语言巨大的表现力和创造空间。

(四)话语表达的碎片化与共识交错并进

在这种开放与互动的话语表达过程中,同样也会表现出话语的另一些方面的特征:感性化、碎片化、极端化。话语表达的开放与互动会造成:一方面人们的观点相异,会形成制衡空间;另一方面观点相近,则会形成合意空间。群体的相互制衡与合意,使言论得以持续,言论的共享和交流也有益于群体共识的达成。多样与差异的话语表达,可以改变传统单一化倾向,使事件缘由以及民众看法得以以多元、立体与多维的方式呈现,在这种表达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感性化、碎片化与分歧性,话语之间对立、分歧甚至冲突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因为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和“灾难性”等特征,可能会在媒介技术的促动下产生病毒式传播,释放了无限张扬的话语空间,消弭了传统社会话语权和信息传播权的中心化状态,给形成社会共识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往往是共识刚刚达成,随即又破裂,再一次产生了话语的分歧与碎片化,两者交错并进是后危机时代媒介话语表达的一个显著特点。

(责编:马潇(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