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3期

赋予中国故事更蓬勃生动的传播力

——新华社融媒体报道的探索

郑艳华
2018年05月04日09:46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在传媒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传统媒体经过磨合、突破、发展,融合,实现蓬勃发展。一是坚守内容真实,实现报道创新。二是加强报道策划,强化报道灵魂。三是新闻资源再利用,扮靓融媒体报道。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与担当,锐意改革、矢志创新,从“相加”到“相融”,形成全方位、多维度传播矩阵,赋予中国故事更蓬勃生动的传播力。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传播;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104-03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踏上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随着新媒体业态发展,全球传媒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传媒生态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如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如何保持传统媒体旺盛生命力?传统媒体应对新挑战,主动应战,主动作为。经过磨合、突破、发展,媒体融合向纵深推进,传统媒体依然发挥舆论主阵地、主心骨的作用。而实现媒体深度融合,正是传统媒体的自我革命。近几年来,新华社把媒体融合发展摆在了最重要的战略地位,锐意改革、矢志创新,坚持内容生产为根本,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更加强大的交互平台、应用终端和传播渠道,探索新媒体时代的转型之路。从“相加”到“相融”,形成全方位、多维度传播矩阵,向着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目标破浪前行。

一、坚守内容真实 实现报道创新

新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真与假,是与非,正与反,传播手段不仅改变了媒体生态,而且改变了新闻的定义,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由此带来新闻传播手段和方式的改变。

第一,新闻信源的改变。新媒体传播中,信息疾速更新、传播渠道的剧增使新闻的“碎片化”传播成为必然。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享受着纷繁复杂且真假难辨“信息飨宴”的同时,个人选择的丰富化伴随着辨别信源的能力不足。如何在一个喧闹的空间,海量的信息中屏蔽或过滤掉有害信息或信息杂质,这就需要职业“把关人”,依靠专业人员了。

职业传播者扮演“把关人”的角色,对新闻信息内容严格审核,需要对新闻信息的采集、发生核心事实等逐一验证、过滤、评析、审核政治性、导向性、原则性,消除技术性差错,确保新闻信源的真实性、准确性。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独家性、权威性、准确性和知晓度、信任度、美誉度在受众中构成优势,建立了可依赖品牌,掌握新闻传播的主动权,新闻更具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第二,新闻载体的多样化。媒介传播的信息要取得最佳传播效果,不仅要注重传播内容涵义,而且还要关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是由大众传媒的言语语言(有声语言和文字语言)实现的,而传播方式则是由大众传播的非言语语言体现的;言语符号向受众传播直接信息,非言语符号则向受众传播隐含信息。”[1]

在传播载体异常先进的时代,新闻传播手段随即发生改变。职业传播者无可置疑地处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手机、视频、论坛、微博、微信、客户端和海媒等传播载体多样化的环境中:用尽可能最为快捷和清晰的传播手段向受众传递信息。由于受众深度依赖即时信息,对昨天发生的新闻并不在意,他们高度重视即时“说什么”(新闻事实)和“如何说”(传递方式)。可以说,职业传播者如果不懂得或不善于运用新型传播载体传播自己的观点,不懂得或不善于运用非言语传播手段解读丰富的言语信息,不懂得或不善于如何运用媒介和视觉传播方式的优势强化新闻事实传播,他(她)就不能准确高效完整生动地完成新闻事实信息传播任务。新媒体传播中,职业传播者充分发挥传播载体各自所长,传播手段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大幅提升新闻“附加值”,新闻更具吸引力、引导力、影响力。

第三,推出有深度有创意的融媒体产品。移动化、可视化、可体验时代,挤压传统媒体推出可视化、可体验的报道内容。一是报道观念创新。创新观念是纲,没有观念的创新,就没有报道内容、方法、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创新报道观念、遵循新媒体传播规律,把创新贯穿于采集、编辑、制作、传播等全链条各环节。二是内容创新。新闻传播是传播内容,内容创新是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把宏大主题落于凝练文字、短句式,巧视角中,以可视的内容、贴近的语言、亲和的态度,实现入眼、入脑、入心。三是手段创新。将新媒体理念和操作模式运用到报道全过程,把权威、独家、优质的内容制作与形式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突出移动化、可视化、交互化特点,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漫、折纸等各种形式展现,精心制作一批创意融媒体产品,传播效果令人耳目一新,受众乐于阅览和分享内容、转发、评论、点赞。

在党的十九大报道中,新华社以全面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完成新闻原创素材的采集与加工,制作播发了大量文字、图片、微视频、H5轻应用、全景图片等可互动、重分享、强体验的全媒体报道产品。《党的十九大代表是怎样炼成的?》《划重点!一图读懂十九大报告》《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全息全景!身临其境看报告》《人民大会堂的“十九大时光”》等作品,网民累计浏览量均超过5亿。

二、加强新闻策划 报道背后的灵魂

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介间的新闻竞争愈加猛烈,愈加平常。若持续不断地推出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新闻产品,你的新闻产品需特色鲜明,拥有辨识度高的“个性”标签。这离不开幕后策划与组织者——新闻策划。新闻策划,是一个组织者,也可以是一个领导组织,或是一个指挥中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编辑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实现最佳传播效果的创造性活动。”[2]

新闻报道的领导指挥中枢——新闻策划走进大众视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经历产生、发生、发展的复杂过程。一篇新闻报道只是反映事物发展过程的一个侧面,一个节点,一个片断,很难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反映一个事件的本原面目。在各类新闻媒体中,新闻策划位高权重,由领导同志和报道经验极其丰富的高级编辑担纲。他们政治站位高、理论修养高、业务水平高,思路视野阔,决策水平强,善于用“整体论、过程论、实践论”的思维方法组织新闻报道。他们为新闻报道主题定调,善于从主观反映客观的发展过程,不仅报道事物的结果,而且反映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评价事物未来发展趋势,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潜在的意义。他们对报道全过程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研、讨论、指挥并提出意见、建议,是日常报道和重大报道获得成功的保证。在日常报道中,他们善于抓住新闻的本质,善于在发现苗头、揭示本质、把握趋势上下功夫。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当重大国际热点和国内社会热点问题刚露头的时候,新闻策划以高度的政治敏感,透悉事物本质,果断作出判断,善于选调配备人力组织报道,成为编辑记者的“点子库”。

媒体的新闻策划工作是新闻媒体主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媒体的定位,服从服务于宣传报道要求。因此,新闻每天都在发生,新闻须臾离不开新闻策划。新闻策划在一个又一个持续的新闻报道中,不断总结修正、丰富完富,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得到加强,指挥新闻报道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媒体的新闻策划工作是新闻媒体主体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人员构成涵盖报道的各种形态,人才结构优势互补,既各有所长,分兵把守,又独当一面,团结合作。他们中既有沉稳、缜密的同志,又有善于沟通、协调的人;既有精通专业知识的人才,又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弄潮儿”,才能真正激活强大的策划内在动力,创意制作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2016年9月2日,新华社融媒体产品《国家相册》正式开播,以每周一期的频率制作播出。《国家相册》充分依托中国照片档案馆的1000多万张珍贵照片,聚焦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精彩瞬间,结合运用3D特效,动画模拟、虚拟演播室、数据可视化等技术,讲述中国百年历史,讲述中国小人物故事。《国家相册》也因此被称作每一个中国家庭的“相册”。

《国家相册》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主创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地撰稿、组稿、约稿、选片、拍摄、剪辑和制作的辛苦付出。他们中既有导演、主述人,还有文字脚本、摄影编辑记者、视频编辑记者,更有制作公司作支撑,持续保证《国家相册》自始至终制作完成高品质水准作品。而新闻策划团队无疑是核心,是灵魂。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策划以启发式、发散式思路引导、启发采编和技术人员展开“头脑风暴”,经过思想碰撞,指点迷津、理清思路,产生新的灵感,通盘规划,周密谋划,最终选择优化的报道策划方案。这个过程堪比设计一项系统工程,从提出创意之初,到多方论证,到达成各方共识,新闻策划发挥把控走向,发挥核心、决定性作用。每期《国家相册》短视频浓缩丰富信息,标题富有历史厚重感,且多以五个字居多,却言简意不简,如《胜利的日子》《历史的叹号》《国宝的沉浮》《风雪未归人》《一个不能少》《麦田守望者》《对根的情意》《草原爱无疆》等像一颗颗珍珠,把人民、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真诚、客观的态度如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达到入脑、入眼、入心的传播效果。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