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传播消费主义对女大学生的影响研究【2】
三、消费主义借助自媒体在大学校园盛行的表征及影响
根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3700万人。作为接受过良好教育,即将投身于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刚刚摆脱义务教育和家庭束缚的他们对新科技、新思潮的接受度强,自我意识也尤为强烈。当消费主义通过大众传媒这个助推器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女大学生因其性别优势,对时尚潮流的敏锐度较高,在消费中也面临着更多诱惑和困境。
(一)消费主义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思想观念中
打开手机刷刷微博,看看微信公众号有哪些更新,上快手、抖音找找帅哥美女,在小红书上被“种草”,已成为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交和娱乐的主要方式。不论是课间、吃饭还是睡前,人人专注于自己的手机已是常态。在学生关注的这些自媒体账号中,一部分是在微信上更新原创文字作品的意见领袖,一部分是在微博上更新原创图片的网络红人。前者一般会结合一些社会新闻,表达传播者所持有的观点看法,或是介绍一些传播者认为可以在工作生活、男女交往中使用的技巧手腕。
以“粉丝”上千万,单篇文字作品点击均过百万,关注者85%为女性的著名自媒体人“咪蒙”为例,在她的微信公众号上,不乏名为《三围是检验真爱的唯一标准》《我终于嫁给了钱》《你明明配得上更好的生活》这样的文章。文中不乏“我先看到一辆保时捷停在大门口,车门打开,树树走下车,朝我们走来。短短的20米路程,我总结出了3个要点。一她脚上踩着Jimmy Choo,最新款;二她拎着LV,最新款;三她挽着的男人的脸证明他很帅气,而她男人的保时捷证明他很多金。我看着她的钻戒,问,他爱你么?树树斜眼看着我的艾格大衣,Zara鞋子和高仿名牌包,说,有名牌鞋包大钻戒,能过上不愁吃穿的生活,爱不爱还重要么?”这样的段落。
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提出的“培养理论”指出,大众传媒对受众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真实全面的反映,提供受众客观准确的信息,就可以对培养受众树立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发挥积极作用。反之,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偏颇片面的描述,就会歪曲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阻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
然而,以“咪蒙”为代表的大批自媒体人在拥有众多对他们无比信服的追随者后,一边为了保持自身名气和文章热度继续毫无底线的炒作低俗、媚俗的话题,鼓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用尖锐的语言制造社会各阶层间的矛盾,以此提高阅读量,赚取高额广告费,一边将自己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上的作品整理成册,出书发行以谋取更高利润,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专门针对女性输出其独到理论的自媒体人“Ayawawa”也总是鼓励女性找愿意给她们花钱的男人,并教授女性如何通过美容、着装提升魅力,将女性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强行与男性挂钩。她的这些言论得到了大量年轻未婚女性的追捧,她们亲切的称呼她为“娃娃姐”,并对她的思想观念顶礼膜拜。
由于高校学生接触自媒体时间较长、目的性也较为明确,消费主义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进他们的思想观念中。“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男人为你花钱不一定代表他爱你,男人不为你花钱那代表他一定不爱你”“男女朋友之间,男方应该在特殊节日给女方清空淘宝购物车、发红包、送口红等,而写情书、做纪念册等则敷衍和抠门的体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要想过上好日子,首先要在外形上下功夫”等网络新理论也在女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
(二)消费主义亦步亦趋的体现在行为举止上
除去以文字取胜的微信公众号们,在微博上更新原创图片的网络红人则是通过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来吸引眼球。图片中的她们一般身着名牌服饰,穿戴名牌首饰箱包,频繁出入高档场所,享受高端服务,或是与一群“富二代”们喝酒泡吧、出国旅游。以单篇微博评论点赞数经常破万,被称为“最美网红”的“@美美的夏夏”为例,在她的个人主页中,几乎每张照片中都会出现3~6件奢侈品,照片的背景也多为旅游胜地、豪华汽车、五星级酒店等。通过这些照片可以判断出她是一个面容姣好,身姿曼妙,有钱有闲,追求者无数的年轻女子。像“@美美的夏夏”这样活跃在微博上的网络红人数以千计,她们惯用的招式就是先积累一定数量的“粉丝”,然后开始售卖服饰、鞋帽、化妆品等,通过偶像的力量宣传自己的淘宝店,呼吁“粉丝”们抢购她们推荐的商品。
我们知道,消费主义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为非理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消费的符号意价值远大于使用价值。当活跃于自媒体平台的网络红人身体力行的用自己靓丽的容貌、华丽的服饰、奢侈的消费打造“精英人设”,收获万千“粉丝”的羡慕和追捧时,呈现给受众的仿佛是一场场狂欢盛宴。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论,人的复杂行为多为后天观察模仿而来,当人们确定某一示范对象后,就会通过不断学习来再现示范行为。所以,当高校女大学生将这类网络红人视为崇拜和仰视的对象,那么在对其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自然会通过模仿学习再现网络红人作为示范对象的行为举止,并将其展示在自媒体平台上。
自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它所展示的只是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即美国新闻学者沃尔特·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镜子式”的再现。所以,个体通过自媒体平台选择性的传播加工和重构后的信息,就能到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他人的反馈。正是基于这样的“信息差”,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选择性的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与网络红人相似的生活片段,或是购买出现在网络红人照片中的昂贵物品,只为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生活品质与消费能力,试图模仿网络红人打造自己的“精英人设”,从而获得一种领先于其他同龄人的满足感和优越感。
如今,在女大学生的社交平台中,吃喝、旅游、自拍的内容出现频率已经远超于学习、工作、运动的内容,有意无意的提及或露出价格不菲的商品或logo,截图节日红包、转账记录,晒高档餐厅、五星级酒店、豪车照片的也不在少数。自媒体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鼓吹,浮躁、好攀比的社会风气,都是女大学生对网络红人的优越生活进行模仿,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身份认同的原因。而当学生们的偶像不再是科学家、企业家、医生、教师等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的人,而是以消费与享乐为人生意义的网络红人,学校的学风、校风难免受到影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