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8年·第8期

自媒体传播消费主义对女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胡静柔
2018年10月18日09:38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这是一个属于自媒体的时代,微博、微信、快手、抖音、小红书等已然成为年轻一代获取信息与社交娱乐的主要平台,无数普通人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实时传播着自己的思想观念,展示着自己的外形、才华、个性、财富、品位,一跃成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网络红人、意见领袖。而当传播个体享有极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时,他们通过自媒体平台分享的已不再只是自己的人生,而是被符号化了的“偶像人生”。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组照片都在彰显着他们的身份与地位,传递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自媒体平台上,只要分享的内容不涉及违法,便有可能在网络市场规则的作用下脱颖而出,万众瞩目。而网络市场规则向来只谈“点击”不谈内容,缺乏管制也难以约束。在利益的驱使下,各类自媒体人前仆后继的成为消费主义的“兜售器”,大肆宣扬过度消费、奢侈消费,将消费与个人尊严、社会价值和幸福人生紧密联系起来,刻意突出收入分配差距,让受众陷入无止境的对商品符号象征意义的幻想中,并试图通过消费短暂塑造出成功人士的形象,以消费主义为代表的大众文化盛行。

诚然,消费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并无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也需要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但随着年轻一代耗费在自媒体平台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些网络红人和意见领袖们正逐渐取代学校和家庭,对年轻一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培养、教化的作用。当肩负着振兴中华使命的大学生身陷消费主义陷阱,荒废的不仅是学业,还有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当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高校学生都逐渐沉迷于金钱与享乐,追逐和攀比,社会文明也将随着人文精神的缺失与人际关系的异化产生倒退。

一、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

“自媒体”(We Media) 的定义最早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这是一个普通大众提供和分享他们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实与新闻的途径。作为传播个体的普通大众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随时随地的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并被其他传播个体随意进行二次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同时具备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着媒介空间的信息格局,消解着权威机构的信息控制势力[1]。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被诠释为:信息传播与接收渠道从单一的官方媒体分散至丰富的自媒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则讯息,也是一个信号,昭示着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侵蚀。

除去活跃在自媒体平台上的网络红人和意见领袖,每一个拥有社交软件账号的个体也是一个独立的自媒体人。虽然,尚未成名的他们发布的信息仅在熟人圈子流传,但人类与生俱来的社群意识让属于同一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更容易互相影响和感染,并在思想观点和行为举止上逐渐趋同。所以,在女大学生群体中,一旦某一个班里有一名女生养成了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并通过消费变得更加时尚、体面、受人欢迎,她的行为就会产生相应的示范性,引起其他同学的效仿,并逐渐在整个班级扩散开来。

二、消费主义的内涵与发展

消费主义是20 世纪后在美国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兴起并随后向全世界传播和扩散的一种为满足享乐而并非基本需求进行的无节制消费,使人永远陷于一种“欲购情结”中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消费主义最大的特征是,消费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商品和服务的符号价值而非其使用价值,即为了实现某种意义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2]。消费主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体现为:1.消费的原因不是真正需要,而是出于一时冲动、攀比或盲从;2.以追求生活品质为名进行奢侈消费,持续购置高档用品或购买高端服务;3.消费的目的不是使用或享受商品或服务本身,而是为了向他人展示和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经济实力,以获得一种身份认同;4.通过各种借贷方式进行超出自身消费水平和实际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以满足消费欲望。

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盛行的根本前提是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精英阶层受到“小资情调”的感染,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可以说,从节俭主义到消费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以自媒体为首的大众传媒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通过各种传播策略建构起了一种深层的社会关系——通过消费便能获得社会认同,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在虚拟世界里进入那个群体,成为那个阶层中的一员[3]。这对尚处于心智健全时期,还不具备足够消费实力的女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舆论引导。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