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

议题、变迁与网络:中国近十年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的知识图谱

--基于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双重视角

何雨蔚
2019年01月17日10:33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要:本文以2005-2017年的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收录关键词为“媒介融合”的文献为研究样本,借助中国知网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并结合内容分析,理清中国媒介融合研究热点与议题,对研究成果、学术共同体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梳理主要研究者、机构、合作者网络分析,对未来媒介融合研究的方向进行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媒介融合 内容分析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2014年《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文件的出台,让媒介融合热再度出现,那么对于其时代背景、研究进路和热点问题有哪些?目前对于我国媒介融合研究领域动态与进展的描述和分析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献综述法。[[[]喻国明,宋美杰.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学术地图”——基于共引分析方法的研究探索 [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2):30-38.]]内容分析方面,借助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选取以“媒介融合”为关键词的按被引量排序的核心及重要期刊文章,通过不同年度媒介融合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有代表性的论文、研究报告,以文献综述梳理近十年媒介融合研究的总体状况与学术进展。

一、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

(一)论文数量分布

在知网中使用高级检索,以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期刊与CSSCI为文献来源,2005年至2017年的以“媒介融合”或“媒体融合”为主题和关键词精确匹配,共获得文献总数6278篇,其年度分布统计图见图1,较早的相关论文出现在2005年,共10篇。图1表明自2005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一直呈增长趋势,14至15年间出现峰值,16年过后有所回落,知网预测17年后会持续增长至第二个高峰。

(二)发表期刊分布

经统计,2471篇核心期刊论文与1072篇CSSCI论文发表在40种期刊中,其中发表最多的4种核心期刊是《新闻战线》(656篇)、《传媒》(563篇)、《新闻与写作》(333篇)《现代传播》(267篇)。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新闻界》在最早开始发文且数量较多,但在进五年发文数量直线下降,并有降至0篇的趋势。

(三)机构分布

对论文的第一作者进行统计共有50个以上机构,图3列出了前20个发表论文在39篇以上的机构名单。可以看出,国内媒介融合研究论文最多的前三个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及暨南大学,均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且前20中北京的大学或单位有9个,占比近半成,也说明资源与政策主导的优势。

(四)作者分布

按照文章的第一作者统计,前20名发表文章在8篇以上的如图4所示,前四位分别是喻国明(43篇)、谭天(26篇)、彭兰(23篇)、蔡雯(19篇),喻国明在该领域的研究数量最多,其《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学术地图”—基于共引分析方法的研究探索》一文显示他在该领域被引量最高。[[[] 喻国明,宋美杰.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学术地图”——基于共引分析方法的研究探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2):30-38.]]

(五)研究主题分布

按关键词统计六千多篇论文中有五百多个关键词,其中出现频次大于30次的有20个,从图5可以看出去除“媒介融合”(910次)和 “媒体融合”(775次),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新媒体(286次)、全媒体(116次)、传统媒体(112次)等。目前媒介融合研究的论文主题主要有七个,即概念与研究理路的厘清、传统传媒业的策略调整与新媒体的成长调适、媒介产业的融合过程、媒介产业格局变化、法律规制的调整、社会大视野下的多学科理论探索、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与媒介素养培育。总的来看,关键词的使用比较多元且分散,除媒介融合本身外,其他高频关键词并没有在数量上对应与匹配,说明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围绕媒介融合这个中心向外延伸与发散的辐射型研究。

(六)关键词共现网络

高频关键词的变迁反映国内媒介融合的研究呈现出从关注技术层面融合,到着眼于内容融合与产业融合,再到聚焦理念层面融合的过程。[[[]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SSC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人民网传媒研究院2017. ]]早期主要关注技术革新背景下传媒行业的影响和变迁,后期则开始关注互联网思维对传媒行业的颠覆和创新,信息革命对媒介融合而言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更是整个传媒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根据知网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其关联词有四大类,第一类是规制改革的话语主体,涉及的高频关键词有“传统媒体”、“电视”等;第二类是媒介融合具体规制的探讨,涉及的高频关键词有“规制逻辑”、“三网融合”等;第三类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制诉求,涉及的高频关键词有“产业规制”、“产业融合”、“产业主导权”等。[[[]冉华,李杉.中国传媒产业规制研究的学术图谱——基于文献关键词的共现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4):111-118.]]

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反映出各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结构,图6反映了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可以看出这种中心辐射的太阳系型图形而非结构有序紧密的蜘蛛网型说明目前研究的结构化整合有待加强。由于多学科共同关注媒介融合的领域,所以在交叉领域还有更多空间。

(七)研究层次分布

如图7所示,从研究层次上看,行业指导类研究数量最多,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研究偏少,政策研究最少,目前许多论文作为行业融合实践的成功案例报告,突出单个机构贡献,业界发文较多为操作层面的创新,而理论研究有待加强。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分析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层次

伊契尔·浦尔(Ithiel Pool)最早提出了“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描述为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孟建、赵元坷.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2),第14-17页. ?]]尼古拉斯·尼葛庞蒂(Nicolas Negroponte)用相互交叉的圆环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趋于重叠的聚合过程演示了产业融合的趋势。[[[]宋昭勋.新闻传播学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其内涵[J].现代传播,2006(1),第51-53页. ?]]05年蔡雯的《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正式将“媒介融合”引入[[[]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2005(09):74-76.]],目前国内外媒介融合的研究重在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与延展。以不同层面视角关照,媒介融合的技术层面是“一个共同的技术平台以及传媒内容在多媒体平台的流动”。在经济层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行为或结构”。在组织层面是“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介组织结构的再造以及多媒体叙事方法”。文化层面是“一种参与式的民间文化,受众的极大解放和传统秩序的分崩离析”。[[[]陈映.媒介融合概念的解析与层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7.]]彭兰也认为这种受众参与式文化是传统媒体的文化性基因,转型中就需要减少老年受众和年轻用户之间的文化“数字鸿沟”,且融合发展还要经历跨媒体产品扩张、关系再造、信息终端变革三个阶段发展。[[[]彭兰.社会化媒体:媒介融合的深层影响力量[J].江淮论 坛,2015(1):152-156. ]]黄旦从网络社会理论出发,将媒介融合视为社会形态变化,以数字技术为元技术平台将不同维度上的媒介重新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球化、涌动的网络社会,媒介组织只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黄旦、李暄.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J].现代传播,2016(1):13-20.]]喻国明则认为媒介融合正确而有效的逻辑起点应从当下的渠道融合转型到市场融合、需求融合中。[[[]喻国明.边缘创新与价值准则:互联网“下半场”的发展关键[J].新闻界,2017(10):34-38.]]

互联网思维、用户、技术、平台是学者强调的策略关键词,其中互联网思维成为学者强调的重点,治理媒体新观念中互联网整合与关联的逻辑下开放合作是关键。另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的规律不能滥用,要重视“+”的规律。丁柏铨认为新闻与非新闻区别了媒体与媒介融合的本质和动因[[[]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媒体融合着眼于新闻机构,媒介融合侧重于信息传播中介。党东耀认为融合的本质内涵是“传受融合”,彭兰也从社会化媒体的角度论证了用户是融合的内源性动力。[[[]彭兰. 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J]. 国际新闻界,2006 (7): 12-17.?]]除此之外,对媒介融合本质的认识上,媒体的数字化发展只是浅层形态,基于产业边界的消失和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融合才是本质。

如果从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考察,融合的过程是传统媒体对新媒体占有用户的追逐,适应用户需求、人性化趋势,实现媒介与人的实质融合。[[[]夏冬.浅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实质——基于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J].东南传播,2015(11):9-10.]]总结而言,媒介融合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而出现的媒介发展的现象,新的媒介技术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并引发了传统媒介形态的变革,使媒介系统结构重组、重新分工和价值重构。从上述现状可以看出媒介现象和传播实践的经验观察是学者对媒介融合概念探索的体验式途径,各方的视角与主体性认知的差异导致理论建构的不够全面。

(二)媒介融合的现状、问题

总的来说,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纸面临寒冬,报业衰亡论盛行,传统纸媒因体制僵化、改革进程慢,难以适应新的媒介格局。尹连根、刘晓燕提出我国媒体融合尝试实质是一种“姿态性融合”,[[[]尹连根,刘晓燕.“姿态性融合”:中国报业转型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20(02):99-112+128.]]从业者和管理层的业界与学界对于媒介融合的认知和文化存在冲突。以传统媒体的思路做新媒体的观念问题、媒介监督权和新闻内容产权保护的规制建设问题、采编人员“双轨制”的体制改革问题、媒体经营与新闻生产的矛盾问题、新闻人才的培养与专业素质问题是蔡雯总结出的目前媒介融合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蔡雯.媒体融合:面对国家战略布局的机遇及问题[J].当代传播,2014(6):8-10.]]而技术上的受制性、经济上的盈利模糊性和市场自由度不确定性、规制层面的滞后性、文化壁垒造成的弱势性是从多层面分析媒介融合面临的现实困境。

目前对于融合进程中的争议和难点也有不少讨论。一方面,传媒转型的影响力无法完全转化为盈利能力,结构重组和人员分流也是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资本和市场的角度下“规模之困”、“资本之困”的解决都有待探讨。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谁主导、谁迎合各有纷争,贴近政策的研究更偏向二者一体化深度融合的意识形态引导策略。对体制问题的忧虑在于混合型体制限制了我国媒介融合的进程,也限制了融合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媒介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失灵或政策失灵,导致了目前的媒介融合难以实现突破。[[[]胡正荣、李继海.我国媒介规制变迁的制度困境及其意识形态根源[J].新闻大学,2005(1),第3-8页. ?]]

(三)媒介融合的动因与路径

包括技术、政治环境、企业竞争与合作、产业化发展在内的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有学者将技术创新、企业竞合、放松规制、跨产业并购与重组、受众需求作为推动媒介融合的主要动因。也有学者认为技术和产业化是媒介融合中最活跃的两大因素,从宏观与中观层面作用与反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政策规制是影响媒介融合进程的首要因素。[[[]冉华,窦瑞晴.我国媒介融合规制研究的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7(02):102-111+151.]]

对于媒介融合的路径选择可以划分为过程论结果论。学界大多认为媒介融合的发展路径是阶段性的,其运营模式或呈现出媒介互动到媒介整合再到媒介融合的特征。党耀东认为融合从传者为核心的融合模式到以个体为主导的融合模式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融合模式[[[]党东耀.媒介再造—媒介融合的本质探析[J].新闻大学,2015(4).]],以至传者和受者双主体的发展过程,传受融合是最终形态。对传统媒体而言,则目的各有侧重。巩固宣传阵地、强化舆论引导是党报融合转型的首要目的,加快布局移动互联网,以增加新媒体的业务收入是都市报和晚报的目标,延续既往优势,更加突出信息供应和行业服务是行业报的重点。[[[]张晓红. 地市党报的转型与融合——2015年地市党报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传媒, 2016(5):8-11.]]

(四)媒介融合规制探讨

规制的制定是为了克服与规避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所引起的问题,对行为主体施加的监管和规约。[[[20]冉华,窦瑞晴.我国媒介融合规制研究的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7(02):102-111+151.]]从市场失灵视角探讨媒介融合进程中的规制问题,具体体现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行政垄断与市场经济转型中形成部分市场垄断形结合的行政性市场垄断。根据行业、区域和所有制形成的市场准入和条块化划分的利益矛盾。国家政策的支持一方面是从国家层面推动传统媒体改制、弥补单一产权的不足,另一面就是介入,国家介入目的在于将新媒体纳入党和政府宣传系统。这种以“市场化”和“资本化”拯救“主流”的路径也可能导致反向加剧的效果。总之,未来以政府为代表的行政力量和以资本为代表的市场力量之间的分合,将影响融合的方向、性质,乃至融合之后的组织架构以及文化体系。[[[]刘珊,黄升民.解读中国式媒体融合[J].现代传播,2015 (7):1-5. ]]陈昌凤在谈中国媒体融合政策的形成与体系建构的时候也强调了意识形态安全和党管媒体的原则。[[[]陈昌凤.媒体融合的学术研究态势与业界变迁方向[J]. 新闻与写作,2015(3).]]

规制的融合策略与模式主要探讨了如下四点。纵向分业规制转向横向融合规制、内容分类规制、组建融合性规制机构、公共服务和产业服务的分类规制。[[[]肖叶飞、刘祥平.媒介融合与规制融合[J].现代传播,2015(3):10-14. ]]对于李继东提出建立符合规制模式,在内容规制上保护隐私权、版权与言论自由权[[[]李继东.复合规制:媒介融合时代的规制模式探微[J].国际新闻界,2013(7):126-133. ]],结构规制则需要通过提高产权透明度等方法保证产权多元化与产权集中之间的平衡,并突破单一的模式,以政府规制、非政府规制与自律结合的联合规制模式创新,从而走出市场失灵。

(五)媒介融合的社会效应

经济方面,推动媒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治方面,利于建立自上而下的传播渠道和自下而上的表达渠道;文化方面,促进文化多元与共生;社会方面,促进管理模式从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完善社会管理组织体系。

延伸领域主要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产业研究、出版业变革、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等。一项对媒介融合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表明,热度排名前五的关键词是“媒介融合”、“规制”、“传媒产业”、“三网融合”、“媒体融合”。[[[]冉华,窦瑞晴.我国媒介融合规制研究的现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J].新闻大学,2017(02):102-111+151.]]融合新闻业务方面,国内外有不少探讨与成功案例,有学者认为数据新闻可以成为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建立开放数据平台;也有公民新闻和众包新闻的类型发展。喻国明也认可数据是融合的基础,未来可以构建基于用户大数据的内容市场和管理产销一体化来创新传媒生产。[[[]喻国明,刘旸.媒介融合时代基于大数据的传媒生产创新[J].新闻战线,2015(5):24-28. ]]对于新闻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研究,学界拥有共识,就是新要求下新模式的变革思维。

(六)结果与讨论

总结而言,对媒介融合的命题逐渐趋于接受,经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探索的转变。近十年的媒介融合研究从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讨逐步转向融合进程中的实际法律、人文、伦理问题的反思,经历融合的结果论到过程论的转变,也有姿态性与实质性融合之辩。从技术融合到业务形态的融合并不断深入,并不断结合国外的经验和总结,形成对我国融合规制的现实问题探讨。但是相关研究对现象归纳居多,呈现业务化、现象化的特点,对网络逻辑、用户思维与社会形态建构的逻辑的不够深入使得融合研究以传统媒介的传播与生产逻辑开展的,学界与业界的对话交流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性话语,因此目前部分业界媒介融合的成功实践实际上并没有可复制性的意义。我国媒介融合研究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主题间相对独立,相关性不够丰富,缺乏系统的研究框架。以传统大众传播媒体为主的论述主题,体现出强烈的“媒体中心”研究取向。理论研究的缺乏也是源于外在的技术与政策推力强大,内在理论支撑力量不足。或许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的构建和多学科视角的整合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责编:尹峥、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