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新闻业
——美国的媒介转型
数据的获取、搜集、存储、处理,必然与计算机技术有关。大量数据的交互、传播与互联网相关。互联网海量的信息需要搜索引擎,开放、交互的网络环境催生了社交媒体,它们留存了大量数据,新闻传播成为了全新的实践。数据蕴含了无穷丰富的意义,大数据成为传媒业新的内驱力。
传统的传媒业是“经验”为动力的传媒运作,而数据驱动以“决策”来运作传媒业。(李良荣,2018)从“经验”到“决策”是从模糊到精准的转化,数据驱动下的传媒业发生了颠覆性变革。而这个变革的语境是网络社会,起点是以数字技术为逻辑的媒介转型。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类的平台型媒体、网络原生媒体等,因强大的算力处理数据,强大的传播力传递信息,巨大的资本改变了全球的传媒业,形成了新的媒介生态。新型媒介使传播力成为突出的要素,处理数据成为中坚环节,算法成为先进逻辑,冲击了传统以内容生产为主的媒介运营。新型媒介导因的数据驱动是传媒业全新的运作模式(李良荣,2018)。美国传媒业的媒介转型可以成为我们思考数据驱动新闻业的背景。
一、网络社会的视角
数据驱动的前提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杂糅各种力量形成的网络社会是传媒业转型的语境。“计算机和数据,超过人的主体,已被理解为是关系中的积极部分。”[ Philip Hammond:From Computer-Assisted to Data-Driven: Journalism and Big Data JOURNALISM, ONLINE FIRST: 15 DECEMBER 2015,p2.](Philip Hammond,2015:p2)英国学者Philip Hammond认为,新闻业“如何做”已经发生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如何思考”新闻业,所以要从网络社会的语境中理解这个变化。
克莱·舍基在《人人时代》中说“互联网并非是在旧的生态系统里引入新的竞争者,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 [美]克莱·舍基著,胡泳、沈满琳译.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第50页.](克莱·舍基,2015:p50)卡斯特认为新的信息技术重塑了社会脉络。“我们必须认真看待技术,以之作为探究的起点;我们必须把革命性的技术变迁过程摆放在该变迁过程发生与重塑的社会脉络之中。”[[美]曼纽尔·卡斯特: 《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久、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曼纽尔·卡斯特,2001:p5)“在新技术范式 ( 信息主义) 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一种由电子通信技术组成的结构———具有发展动力的社会网络。当然,它是技术,但它也是网络化社会结构和蕴含在网络化逻辑中的具体关系组合。[[美]曼纽尔·卡斯特: 《信息论、网络和网络社会: 理论蓝图》,载 [美] 曼纽尔·卡斯特主编: 《网络社会: 跨文化的视角》,第 3 - 50 页,周凯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46页。?](曼纽尔·卡斯特,2009 年:p46)卡斯特认为在网络社会中,网络是主导全球体系的逻辑,“在网络社会之外的大多数将沉落在财富与权力渠道被关闭的“黑洞”中。[[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M].夏铸九,译.北京: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434.](曼纽尔·卡斯特,2003:p434)
互联网所在的网络空间,具有开放、平等、连接、互动的基本特点。[ 潘一凡:《众媒时代——多元的媒介新生态》,《新闻大学》2017年第3期,p34-39。](潘一凡,2017:p35)黄旦、李暄提出“从外向内”看的视角:是社会形态的变化,即以数字技术为元技术平台,将不同维度上的媒介重新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球化的、涌动的“网络社会”,而媒介组织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黄旦、李暄,2016:p.13)就是说技术驱动的“网络社会”中的媒介组织发生了变化,所以要从外向内看。
美国新兴的信息技术公司如Apple(苹果)、Google、Facebook、 Twitter等构畴了网络社会的新形态,重塑了传媒业。它改变了传播规则,新闻机构成为社会形态网络社会中的节点。美国有句话很流行:“不出现在我的社交帐户上的新闻,就不叫新闻”。[ 辜晓进:《重走美国大报——美国报业转型:颠覆与重生》,南方日报出版社2015年。](辜晓进,2018:p15)
哥伦比亚大学Tow数字新闻中心2017的研究报告探讨的是硅谷如何重塑新闻业,认为“我们处于一个新闻环境中关系、结构、规范和准则都急剧变化的时期。”(骆世查编译,2017,p44)资本主义规制下的美国新闻业是多种复合力量的“政治背推图”,表征是技术主义主导, 其主旋律依然是体现资本意志。[ 李彪、喻国民:《新闻2.0时代硅谷如何驯化美国新闻业》,《江淮论坛》2018年第3期,第170页。](李彪,喻国民,2018,p170)
二、媒介的演化
1.搜索引擎
牛津路透新闻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新闻报告2017》显示,世界范围内有65%的用户愿意通过“非直接”的途径获取新闻,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搜索引擎(25%),其次是社交媒体。
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2018年第一季度,谷歌占了美国63.5%,全球90%的搜索市场份额。在谷歌上,每秒有6.3万亿搜索,一天可以达到55亿次,全年至少有2万亿次。“搜索引擎的社会意义在于,其在少量的信息环境下重新定义了真相,通过主动反馈用搜索结果进行了‘有文化依据的组织形式重构’”。[ 方师师:《从新闻等级到千人千搜:搜索引擎中的新闻呈现》,《新闻记者》2018年第12期。](方师师,2018.)
2.社交媒体
2003年丹·吉尔默提出了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2005年,Facebook风靡全美国的大学;第二年,Twitter成立。技术使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媒介与技术融合带来的一个结构性变化,是“原来互相分割的社会交往语境和形态(比如私人与公共)模糊乃至坍塌, 媒介产业的霸权地位已经不在,而另外一种形式的融合——社会融合(social convergence)悄然崛起”。[ Boyd,Danah (2008),Facebook’s Privacy Trainwreck: Exposure,Invasion,and Social Convergence,Convergence,Vol.14(1),p.18. ]
2016年的数据,美国有73种社交媒体。Facebook、Apple(苹果)、Twitter、google、Intergram、Snapchat(阅后即焚)。它们是中间者,主导了数字广告,摧毁了报纸的广告商业模式。(全媒派,2018,11)
脸书的月活跃用户量是18.6亿,WhatsApp是12亿,推特是3.13亿。皮尤2017年调查:67%的美国成年人会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18%会频繁这样做。超过三分之二的用户通过Facebook社交网络来阅读新闻或新闻标题,而这一数据在2013年底只有47%。[ 网易新闻学院. 全球传媒学者在关注哪些前沿课题? 看这十篇论文就够[EB/OL].2018-01-12/.]
平台型媒体提供托管评论、生产内容的技术手段,2015年,苹果公司的新闻应用Apple News,雇用人工编辑来挑选内容,不同于Facebook、Twitter使用技术的算法,被称作“反硅谷”的作法。2018年已有9000万用户。“经过他们团队精选的资讯,每一条都能获得百万级访问。”[ 全媒派:《算法比人办更靠谱吗?“反硅谷而行”的apple news首次公开编辑部工作细节》,2018年11月21日。]但Apple News并非全人工,算法会为用户推送新信源和他们关注的话题,比如运动、汽车和娱乐。
新技术平台公司掌握了新闻的分发渠道,并间接控制了新闻消费环节,成为美国民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最后一公里”。这一改变对美国传统新闻业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技术正超越专业主义成为主导美国新闻业的基本逻辑。(李彪,喻国明,2018,p167)新技术平台公司通过控制分发环节向上逆序影响新闻生产系统,向下影响新闻消费,整个新闻业越来按照技术逻辑(工业主义逻辑)进行生产、分发与消费。(李彪、喻国明,2018,p166)
但算法主导的平台型媒体的新闻传播也带来负面影响。Facebook的假新闻、假数据等,数据泄漏,如2016年美国大选facebook被公司窃取了用户数据。这给媒体公司以争得市场的机会,《卫报》《纽约时报》做精做强数字新闻产品,避免对社交平台的依赖。
“平台的本质就是在使用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推出、优化,并货币化产品。通过这一结构,平台仅凭庞大的规模就可以获得巨大的优势。”[方师师、周炜乐译:《哥伦比亚大学托尔数字新闻中心报告 第三次浪潮:平台公司如何重塑美国新闻业》,《汕头大学学报》2017年第7期,p70-74页。](方师师、周炜乐译,2017,p72)
3.新兴数字媒体
除了上面提到的大型数字公司,平台(platform)还包括网络原生的媒体,如《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BuzzFeed、ProPublica、Politico(是契合用户行为与偏好的精准服务)、彭博社、连线杂志、《经济学人》等。这些媒体在传统媒体面临经营危机时,经营状况向好。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其赢利各有状况,并不稳定。
《赫芬顿邮报》(Huffington Post) 由阿里安娜·赫芬顿创办于2005年。《赫芬顿邮报》本来是一个著名的UGC(用户生成)博客自媒体新闻平台,任何人可以在上面无偿写作。它代表了一种在新的社区基础上的内容生产方式,是一种开放的、用户生产的“众包模式”。《赫芬顿邮报》是用户自行生成内容。2011年5月,月独立用户访问量首次超过《纽约时报》,接近3000万。这家平台型媒体在6年时间里以惊人的速度聚拢用户,成为互联网第一大报,被人认为是“6年战胜了100年”。2016年1月独立访客量达2亿。作为平台导向型媒体,社交媒体成为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的现在,其境况堪忧。
BuzzFeed 2006年由乔纳·佩雷蒂(Jonah Peretti)创建于美国纽约的新闻聚合网站。肯莱勒投资并参与创办BuzzFeed。它是内容创业者,内容提供商,靠外部平台进行分发。BuzzFeed是原生广告的创始者之一,原生广告就是软文,2014年赚取1亿。据2016年皮尤报告,2015年没有完成财务目标。2017年中期,据其自己的数据,在10个内容分销平台上共产生了136亿的浏览量。2019年3月乔纳·佩雷帝发布了一份战略展望公开信,目标是努力把互联网做得最好的东西最大化,将快乐和真理带给用户、平台和整个世界。BuzzFeed的后续运营,需拭目以待。
ProPublica是一家非政府的新闻在线网站,于2008年由金西财务公司前任联合首席执行官赫伯特和玛丽翁·桑德勒出资创办,总部在纽约。它最初由28人团队组成,主编是前《华尔街日报》执行主编的保罗·斯蒂格,专门生产调查性报道。现在为75人,包括多位往届普利策奖得主。ProPublica是原创新闻数字媒体,一个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公益性新闻站点。该网站宗旨是为公共服务,其网站名的拉丁语意为“为了人民”,是致力于公众利益的新闻平台。ProPublica的背后是桑德勒夫妇每年提供1000万美元,连续十年的资金支持。这是高质量调查报道的保证。同时吸纳社会捐助,和与大的媒体机构合作以补充资金。[ 部分内容来自卞磊:《普利策得主ProPublica如何在专业新闻领域突围》,《传媒评论》2017年第5期。]
4.新闻媒体
传统媒体进行了各种新媒体转型。如CNN的目标转向:从“世界最好的有线电视公司”转为“全球化、以消费者为中心、数据驱动、内容创新的传播公司”。纽约时报口号:从“刊印一切适合刊载的消息”转为“一切都是关于对话”。传统的媒体使用各种新媒体如开设新闻网站、阅读器、各种APP、社交媒体帐户等新渠道发布新闻,成为新的媒介公司。
这些新型媒体生产新的新闻形式是数据新闻。数据本身就是新闻。数据通过算法而产生有价值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数据会生成新的新闻内容。(Jay Kirsch2016年4月15日,纽约“媒体数据大会”上的演讲,辜晓进,2018:p402)
2013年开始,《华尔街日报》启动“大数据工程''项目,并将大数据时代、智能化生产和无线网络革命称为引领未来繁荣的三大技术变革。
结论:以上这些媒介因新闻而有不同程度和内容的交叉、交集,构成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三、平台媒体和新兴数字媒体的特征
1.算法
最具争议的算法推送就是 Facebook 的动态消息 (news feed),每当打开 Facebook,其设定的算法就会自动扫描并收集过去一周用户每一位朋友、用户关注过的每一个人、用户所属的每一个社群发表过的东西, 还有用户点赞过的每一个Face-book页面。这种算法的病毒式传播能力颠覆了整个新闻媒体业,既在短时间内塑造了像BuzzFeed和Vox这些技术新贵,又让许多新闻百年老店慢慢凋零下去。Facebook的动态消息算法塑造的不仅是能看到什么和如何保持接触,还包括如何讲故事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Facebook的动态消息算法调整一下就能让人们快乐或忧伤,它既能向人们展示新的有挑战性的想法,也能把人们禁锢在泡沫化的意识形态之中。
算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闻数量与信息选择,但在技术决定论的角度,算法也存在天然的缺陷,是对人们准确客观认识真实世界的遮蔽。 哥大报告认为,“这种过滤程序的不透明性对新闻业在民主社会中的公共职能构成挑战。”(骆世查编译,2017,p44)
算法的目的是为保持用户粘性,促其点击。但有偏见,Facebook偏“左”“算法是解决偏见的唯一办法”的说法不成立。算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虚假信息的传播,“过滤泡”,“信息茧房”效应等。
2.媒介与人的融合,人成为“后人类”——“赛博格”
麦克卢汉曾言“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进化让人体触碰空间无限延展,形成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连的价值创造系统。其中,具备产品基础、应用场景、交互体验、数据智能的终端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搭乘人体、融于人体,把控多元场景及人体各项行为数据,笔者称之为“终端如人”。媒介终端与人体无缝融合、密不可分,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且在运行过程中被不断赋予智慧,甚至意图具备“人性”,而这正是人工智能期望触及的巅峰。[ 黄升民,刘晓:《技术、数据、智能潮驱动下的媒介进化》,《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7期。](黄升民:2018,p44)
3.强大的资本
谷歌、脸书、苹果等强大资本企业。贝索斯收购华盛顿邮报后加强投资。《卫报》由信托公司管理。《洛杉矶时报》的老板是华裔富商。
资金雄厚的社交媒体平台正在极力构建新闻的分发系统。(2016,Emily bell)而新闻媒体正在失去对facebook等平台和社交媒体公司的分发控制权。
4.优势:大量的数据
数十亿活跃的用户在平台公司的专有系统中留下了数字痕迹,无论是否登录,脸书都可以跟踪用户,而这种大型数据集的匹配使大公司可以进行更精细的粒度定位,从而增加了广告客户的潜在收入。数据有助于平台配置产品和算法来同步适应用户行为。(骆世查编译,2017,p39)
另一种数据是——“关系”。脸书将用户称作读者,纽约时报将脸书上阅读时报的视为真正读者。平台媒体的“本质就是在使用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推出、优化、并变现。”(骆世查编译,2017,p40)新闻媒体的困扰:能拿这种“关系”做什么。未来数字内容”报告(2017)通过本地平台实验发现,出版商平均获得 770 万美元的收益,占总收入的14%。(骆世查,2017,p41)
《华尔街日报》2013年启动大数据工程项目。2018年根据用户数据来调整收费状态“自适应付费墙”。另外,平衡核心读者群的男女性别比率。针对其读者70%是男性,男性用户占80%的状况,2018年华报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向女性读者的推广活动,初步结果是有近20万名女学生订阅了《华尔街日报》(德外五号公众号,2019.1.30)
四、数据驱动下的新闻媒体运营
传媒的竞争格局改变。昔日与同一地域或同一行业的媒体竞争受众和广告,现在需要共同面对资本和技术雄厚的平台型媒体。美国的费城媒体集团,拥有历史悠久的《费城问讯报》,是地方市场的最大,但“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并非本地的11种报纸,而是数字大公司。”(辜晓进,2018:p141)
新闻媒体的反应对是如何自保、止损,通过合作创新等在新的传媒生态下立足、发展。
1.集约化(收购、兼并——新闻媒体经营转型)
新技术将新闻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广告资源不断“转移”到以 Google、Facebook 为代表的新技术平台公司。以往新闻业专业门槛高、生产成本高的闭合传播系统被彻底打破,一对多的立体化垂直传播模式被新技术平台的定制化个性推送冲击得七零八落。(李彪、喻国民,2018,P167)
传媒公司资本运营的转型。甘尼特公司,论坛公司,新闻集团,时代华纳公司。兼并收购别的媒体,或将纸媒与广电网络相拆分。
《华盛顿邮报》转卖给亚马逊的贝索斯。《华尔街日报》2007年被新闻集团收购,等等各种案例。
讲究规模效应,数字受众规模。整合,如今日美国的“蝴蝶效应”。
集约化的趋势。如甘尼特集团收购报纸。威尔金森:“在未来的10年内,前100名报纸中的大多数会掌握在五六个公司手里。”(辜晓进,2018,p191)
2.新闻分发权的转移和应对
Facebook 等技术新贵开始“接管”整个美国新闻业并确保新闻生产—分发是在它们的意志下进行,传统新闻业态和话语表达体系被彻底颠覆。这些新技术公司通过控制信息分发渠道和受众资源,让传统新闻业“心甘情愿”地为其生产新闻,成为其注意力资源变现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李彪、喻国明:《新闻2.0时代硅谷如何驯化美国新闻业》,2018年第3期,第166-170页。](李彪、喻国民,2018,P167)新技术公司通过算法推送成为了新闻“把关人”的“把关人”,决定着受众“看什么”、“看多少”。新技术平台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新闻编辑”,而传统新闻媒体则成为了“记者”,仅是众多提供新闻原材料的“爆料人”之一。当前全球有40多个影响力较大的社交媒体主导着新闻机构为他们生产新闻,并由他们分发到用户手中,世界新闻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新闻发行机构拥有过如此大的新闻消费影响力。(李彪、喻国民,2018,P167)
但这种依附式的新闻生产方式并没有给新闻机构带来任何实际收益,反而对其品牌价值有所消解,这种看似“自取灭亡”的新闻供给方式像“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样困扰着新闻机构。
新闻机构的结构、工作流程和资源分配越来越多地被平台所决定。(骆世查编译,2017,p39)
应对:哥大新闻学院Tow数字新闻中心《平台新闻:硅谷如何重塑新闻业》的研究报告中提到,在过去 20 年里,新闻业在商业与发行模式上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一是从模拟信号(analog)到数字模式(digital),二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三是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移动端。[ 骆世查编译:《硅谷如何重塑新闻业——哥大新闻学院Tow数字新闻中心“平台新闻业“报告》,《新闻记者2017年第7期。](骆世查编译,2017,p35)新闻媒体创建新闻网站,在新的传播环境中不断改版,完善其数字模式;保持传统的纸媒,建构新媒体与报纸的适调关系;在社交媒体上创建帐户;利用各种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新闻,如ipad,kindle等;自创各种APP、新闻发布端;新闻媒体的优势在于写作与原创,创造不可替代的具有强黏连性的内容是其立足于市场的宗旨。创新建基于大数据,是数据驱动下的实践。
3.数字优先与数据驱动
《纽约时报》1997年实行数字优先,消息于第一时间内在网上公布。
贝索斯领导下的《华盛顿邮报》的进行了各种数据实践,把点击率高的文章进行排名,成为员工们学习的范例。
《华尔街日报》网站将目标锁定与用户数据统计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详细完整的用户注册信息来实现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华尔街日报》也将推出其他一些锁定服务,如用户统计、目标锁定、文本目标锁定以及时段目标锁定等。[ 2007年的改版,详文见:文建《《华尔街日报》改版四规则》,《中国记者》2007年第2期,p.46-48。]
在美国的新闻编辑室中还用直观数据化的实时新闻监测。
《卫报》2018年其数字业务收入首次超过印刷品收入。卫报传媒集团2018年总收入是2.17亿英镑,增长1%。其数字业务收入为1.086亿英镑,增长了15%,占全年的一半。卫报集团于2016年首次推出在线订阅业务。
4.商业模式改变
(1)受众转移。
广告为收入重要来源的营利模式改变,数字订阅成为收入来源。
路透新闻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全球传媒业趋势预测称,新闻传媒业的商业模式面临着从广告收入到读者支付的转变。44%的新闻机构表示,数字订阅收入越来越重要,会员制方式作为忠实用户支付固定费用的形式将会更多被采用。
2012年《纽约时报》发行收入超过广告收入。
为扩大受众,走扩大化路线,全球性媒体国际化程度更高,全国性大报国际化,区域媒体在探索自己的路,地方媒体垂直发展,或规模化经营。注重全球化,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全球化:注重全产品链的报道)《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报业集团的转型,关键在于能否发展受众规模和中央化的运作结构,进而探索出经营模式来,要将收入来源多样化。”(国际新闻媒体协会(INMA)CEO厄尔 威尔金森,来自辜晓进,2018,p188)
同时进行个性化服务。还有是新闻的获取方式、时间的改变。有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如Chartbeat(p432) google分析。
(2)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美国的广告在2005年达到顶峰。2008年美国报业收入占87%是广告收入。在欧洲是55%-60%。
“向那些可以测量受众的媒体如数字媒体投放广告,也不再想把钱都花在无法检测广告效果的广播、电视、报纸等旧式媒体上。因互,这一趋势出现于2004年,经过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不断加剧,这时金融危机发生,才成为压垮媒体的最后一根稻草。”(辜晓进,2018:p181)分类广告、零售广告、全国广告,都朝可测量的媒体或清一色的数字媒体分化。重要的分类广告几乎消失。
《华尔街日报》广告模式:B2B到B2C的扩展(而一般美国日报以B2C或C2C为广告盈利模式),时尚版的奢侈品广告,华报在金融危机中收入不降反升。
数字广告。《丹佛晨报》在一些非常好的内容前放15-30秒的广告,与内容相关。受众黏合度是数字广告的关键。数字广告的增长希望抵销纸媒广告的损失。
视频和图像。“《丹佛晨报》总编克拉齐奥普说,跟随视频内容的广告比普通数字广告更有利可图,因为同样的时间单位,广告商愿意付4至5倍高的价格。”(辜晓进,2018,p427)脸书提供视频平台,但在视频广告中获取一部分利益。
(3)付费模式的改变。(2016年的话)“美国大约有400种报纸建立了付费墙,但大多不太成功,仍处于探索阶段。”(辜晓进,2018:p171)只有《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少数几种较为成功。付费有计量付费和硬付费墙。
美国报业,付费墙是复杂的。如《达拉斯晨报》实行付费制度,但两次废除,正进行第三次探索。(辜晓进,2018:p425)
甘尼特报业集团,除了其旗下的《今日美国》之外,几乎建立了付费墙。
为了能保证新闻质量、提升收入,严肃媒体唯一可以尝试的途径,就是直接增加读者的订阅数或抬高订阅费。广告、订阅和非盈利这三种支持新闻发展的模式逐渐发展,优质新闻越来越依赖于以非广告模式(non-advertising based models)。 (方师师,周炜乐译,2017,p72)
有硬付费和软付费,《纽约时报》用的是软付费墙,《华尔街日报》先是硬付费墙,后来趋软,用“自适应付费墙”。
2018年,《华尔街日报》根据用户的阅读状况,推出了新的“自适应付费墙”,可以动态调整用户付费专区的访问权限。到该年4月,全球订户已达300万。这个付费墙技术还能管理其广告和订阅收入。它可以使用付费专区来最大化订阅收入,停止此前在有利于广告商的时段发布内容的做法。
另外实行订阅和会员制。订阅:付费内容,按篇计量,或付费墙。会员制:向大众宣传全部内容均可免费阅读。
(4)其他渠道的营收
如将新闻报道改编成电影。
基金会为新闻项目提供资金。美国的多,欧洲的相对少。
2019年被认为可能是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再次加速转变的一年,而且媒体的赢利方向并不乐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