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今传媒》>>2019年·第2期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反转新闻”的影响及防范【3】

——以“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为例

吴洽兵
2019年02月27日13:38 | 来源:今传媒
小字号

三、“反转新闻”的防范对策

(一)规范新闻采编管理流程

新闻事件本身就是正在进行时的,是动态变化着的,只有掌握了事实的真相,客观公正而真实地报道,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新闻的反复转变。这就要求媒体机构加强对新闻工作者的激励、规范和约束,把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贯彻到新闻采编全过程中。新闻记者必须要到新闻现场去,到基层去,客观调查采访事实真相。媒体要从采编管理、信源审核、转载审核、采编队伍管理、发布流程等方面建立规范化机制,通过不断细化新闻采编和管理的各项流程来强化媒体责任,以提升新闻队伍的专业素养来达到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真实。

(二)加大网络环境监管力度

网络媒体时代,信息数量繁杂无序,删改内容的技术手段十分简便,普通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发布的内容进行删除、修改。形式和技术快速更迭的新媒体,加大了信息鉴别的难度,给新闻反转提供了更多生存空间。

互联网也有“公序良俗”,新媒体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监管部门必须加大网络舆论环境的监管,建立对事实真实与全面性的把关责任追究制度,同时督促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加大新闻信源管理力度,建立信息的自我审核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已经发布《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安全评估规定》,明确了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和管理部门的职责义务范围,明确了安全评估内容、过程、规范和机制建设要求等,这就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自觉有效地履行职责,把“反转新闻”关进“笼子”里。

(三)提升公众的新媒介素养

““反转新闻”既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又是媒体和受众选择性认知、建构和传播的产物”。[5]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不仅需要新闻人去积极引导,也需要每一位公众的密切配合。自媒体时代开创了普通公众参与新闻生产的权利,“公民记者”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热情高涨,在良莠不齐的网络空间,公众更应该客观真实地传播新闻事实,公正理性地发表评论。

提高公众的新媒介素养,坚守社会道德底线,是防范新闻反转现象频发的重要途径。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6]。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终水落石出后,“我们是不是还差那位女司机一个道歉?”“该好好反思谣言之祸了”等理性声音,对引导社会公众从事件中汲取教训,自觉提高媒介素养,规范网络行为,起到了亡羊补牢的作用。只有公众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专业知识,学会养成质疑和批判精神,才能使他们面对新闻事件时能够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理性地传播和评论,自觉地维护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四、结语

真实、真相、真理应该是新闻事业的永恒追求。“反转新闻”作为虚假新闻的一种变异形式,其涉及的新闻事件很容易获得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和热情参与,但往往却是以媒体公信力和健康舆论生态的损耗为代价,“反转新闻”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公信力的公敌。在此形势下,媒体机构、新闻从业者要在求快还是求真、理性还是感性中做出合理选择,通过科学可操作的制度和流程设计,有效防范和规避“反转新闻”。行业部门和社会大众也需要从自身做起,形成“人人都是监督者”的社会氛围,清除“反转新闻”的生存土壤,共同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促进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焱,刘冲.逆转新闻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青年记者,2014(12).

[2]吴星星,靖鸣.试析自媒体语境下的逆转新闻现象[J].新闻爱好者,2016(3).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曹林.“新闻反转剧”背后的浮躁标签战[N].中国青年报,2014-07-20(01).

[5]宋祖华,李艳.“反转新闻”再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6(11).

[6]邱沛篁,蒋晓丽,吴建.媒介素质教育论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7](美)Bill Kovach,Tom Rosenstie.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