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交传播时代的“新新闻”
摘要:社交传播中的新闻虽也具有满足人们消除对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功能,但更重要的是满足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在社交传播时代,新闻的功能、价值、作用、制作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人机交互的技术迭代下,新闻已经成为集信息、社交、互动、共享、创造、情境为一体的社交消费品——“新新闻”。
关键词:社交传播;新新闻;功能进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2-0000-04
当前,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移动终端的大范围普及,加之各类线上社交产品的广泛运用,人们的线上交往越来越频繁,而以往大众传播时代社会交往重要媒介之一的新闻,其内涵和外延也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其基本功能、生产模式、价值判断、消费方式、细节关注等,都更多转向于服务个体的社会交往,传统新闻正日益向“新新闻”转化。
一、满足内部和外部交往是“新新闻”的基本功能
马克思说,人即使不是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就是政治的动物,那么人天生就是社会的动物。“社会仅仅是为靠互动联系起来的一群人取的名字。”[1]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动物,那么人就必须联结各种社会关系,通过社会交往实现归属感、存在感,否则容易导致负面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结果,包括压力、焦虑和心理问题。
社会交往分为内部交往、外部交往以及世界交往。传统新闻学将新闻首要(基本)功能视为消除社会公众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因素,即可能对公众的社会化过程产生的影响或危害。因此,传统新闻虽然也被认为是公众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但新闻往往从满足多数人相对共性的信息需要,即多数人借助新闻这个媒介,共同了解某个事实以实现大众世界交往需要。显然,虽然传统新闻可以部分程度上帮助人们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但难以实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因为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主要通过个体与社会其他个体、群体的直接连接,并通过长期的、积极的、稳定的、持续的以及个性化的互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体在社会当中的存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
尽管“小世界理论”证明,在现实社会中,社会网络中的任意两点(两个人)都可以通过一条比较短的路径进行连接,即所谓的“六度分割理论”。但现实社会中,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多(教育程度、收入高低、家庭背景),可用于建立社会关系的成本就越充分,社会关系的数量就越多;而那些拥有社会资源较少、社会交往时间有限、社交能力不足的社会个体,要在现实社会中建立广泛社会关系并非易事,但通过线上社交的方式,可大大降低建立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其他社会成本,这无疑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不同群体的社会交往提供了便利。此外,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还常常受社会习俗、阶层、地位等条件的制约,形成“人以群分”的社会层级交往群体。而线上社交本身是以目的为指向的交往,个体之间的聚合互动或源于好奇心、或出于特定需求、或基于共同爱好,尽管个体之间并不一定了解“他在社会中的地位, 他的阶级立场或社会身份,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他在天赋和才能——他的智慧、力量等——的分配中的命运。”[2]彼此之间的社会关联度相对较低,甚至没有见过面,但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加之线上交往还可以匿名化,交往过程中可以控制互动的时间和互动的速度,能够更方便地找到和自己相似的人进行社会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特定情境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与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数量、互动内容和互动频率。
正是由于线上社交传播主导的媒介生态的变更,使得“新闻的定义发生了改变:它从一种机构特权转变为信息传播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各种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集体和众多的个人都杂处在这个生态系统中。”[3]新闻的功能和作用也随之发生改变,那种将新闻单纯视为为满足多数人社会交往需要的观点已经难以适应社会个体之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加之传播者、传播渠道、内容生产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新闻“内容作为单纯消费品的时代过去了,内容正在变成一种新的连接器。它不仅连接着内容生产者和用户,还连接着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平台。”[4]也就是说,它从满足多数人了解世界、实现世界交往的主导因素,转向主要以满足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不同小群体之间建立、维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需要。比如,给别人发新闻的目的,也许并不是为了让别人了解这个新闻内容本身,而主要是为了社会交往之需要——引起他人关注,以此表达个人情感、社会存在、关系维系等等,从而成为满足人们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的“新新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