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青年记者》>>2019年1月上

新闻学子眼中的传媒界【4】

蔡笑元 孔德淇 陈禹潜 汪谷 景嘉伊
2019年06月12日13:54 |
小字号

传播美好,相向而行

景嘉伊

我曾用脚步“丈量”过20余个国家,这些国家大多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用与中国定位相似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来描述它们的共同特征最合适不过。但在大众认知的另一面,他们也经常被归类到“小众”“陌生”的标签里去。原因大可解释得通,他们既不是大热的留学和旅游目的地,也不是国际事务的核心参与力量或矛盾焦点,受众的熟悉感与认知度自然不高。

在当前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格局中,这些国家虽居于信息流的末端,但2018年,依然不断在中国读者的新闻阅读版面上占据重点版块。我真实地走过每一个国家,因此也切实地与生活在那里的人共同经历着感情震荡。

国际新闻报道是国内民众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而这扇窗的打造者正是传媒界。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说:“新闻在如今的社会上占据信仰的位置。”事实上,新闻是构筑起世界景象的主要力量。仔细审视见诸报端与手机端的他国新闻,尤其是有着“非主流”刻板印象的国家相关内容,不免对未来充满更多思考与期望。

未来的中国传媒界,我期待它因更懂自己而愈发自立。自立,并非实现报道量级上的单纯超越,也非追求传播技术上的片面优势,而是真正树立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的全面客观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在中国传媒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警惕西方报道范式的诱导,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不能因进入传播领域晚、布局浅,就有意或无意地大量转引西方媒体信息,模仿其意识形态框架,迎合其发布口径与表达方式。长此以往,国际传播秩序将更加失衡。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寻找自我定位”成了盘旋在众多国人心头的一个问号,迷失之人也不在少数。但只有认识自己的特性,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方能牢固掌握自我命运。不仅中国,这也是所有国家在传播自我时需首先解决的问题。

未来的中国传媒界,我期待它因更懂别人而愈发包容。包容,不是抹杀差别后的千篇一律,而是用更宽广的眼光看待彼此,在发现、承认并尊重不同的基础上,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不同社会制度在平等对话中并肩前行。2018年的世界并不尽如人意,仅在中国读者的记忆中,就植入了中国游客遭瑞典警察粗暴对待、意大利杜嘉班纳辱华等碰撞记忆。如果2018年终将被历史铭记,但愿后人看到的不只是画地为牢与故步自封,还有中非合作论坛召开、板门店历史性会晤等对既有框架突破的长久努力。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华文化在构建人类新文明中承担了独特责任。新闻传播的本质是关于人、关于对话的学问。当众人的目光聚焦在孤立与对抗上,有着“瞭望塔”之称的传媒界,更应在寻求对话与合作的道路上久久为功,而非添一把无用之火。

人类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今天,跨越地理空间、历史长河的传媒界承担起了不同主体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二十年前,《相约1998》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响并流传至今,歌中唱道:“快让我们拥抱彼此的梦想/你用温暖的目光迎接我从昨天带来的欢乐。”那时,电视让中国人的美好希冀传遍大江南北,传进每个人向好的内心。适逢世界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传媒界也变革层出、进步不止。既然我们没有等到2018年的彼此拥抱,那么2019年,我们理应寄予高速发展的传媒界更多期望,通过传播美好,去帮助人们相向而行。

(责编:赵光霞、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