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做抗击疫情的舆论尖兵
“病毒必须隔离,但人心不能疏离。”1月31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回答记者提问时,脱口而出的这句话,正是三天前一篇“人民网评”的标题。
自1月21日至1月30日,人民网陆续推出28篇评论文章,呼吁科学防疫、广泛凝聚人心、增强斗争意志。系列评论在人民网自有渠道(不计转载转发)总阅读量超过3600万,其中,人民网微信公号播发的14篇评论,全部迅速达到“10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表示,“人民网评”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凝聚公众战胜疫情的决心,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提供了精神动力。
精确研判,有的放矢,领跑舆论
1月19日,武汉默许百步亭四万余家庭共吃团年饭,1月20日又按部就班派送20万张免费旅游券。这一而再的“大胆”行为,透露出大意、侥幸的心理。把准脉相后,1月21日晚间,《人民网评: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刊发,指出“任何‘耍大胆’‘不设防’的侥幸心态都是极其要不得的”。1月22日一早,便收到多位地方主要领导的反馈,肯定这篇评论帮助当地干部队伍更充分理解了中央精神,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强化了行动力。
此外,《人民网评:病毒不过春节,切莫掉以轻心》《人民网评:这个春节,我们以“静”致敬》《人民网评:既过年关,也过难关》《人民网评:警惕疫情“第二波”,哪怕“十防九空”》等,从不同侧面强调,疫情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数字还在不断攀升,我们还完全没有到该高兴的时候,对待疫情还不能有丝毫松口气的念头。应对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既要有必胜的信心,也要做最坏的打算和最充足的准备。有网友评论称:“提前预警,振聋发聩,人民网评总能击中要害!希望所有读者都能认真阅读思考,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教授雷跃捷认为,“人民网评”通过接连不断的有力言论,及时匡正时弊,引流舆论导向,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克时艰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助力。
回应关切,统一认识,直抵人心
原本热热闹闹的春节,人们被疫情阻拦在家里,不能走亲访友,面临生活的各种不便。“人民网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让观点直抵人心。
《人民网评:疫情面前要算大账》指出,防控疫情不只是医保局、交通部门、医疗部门的事,所有单位所有人都应该积极站出来,拿出可行的措施,投入到防控疫情中去。比如:不论宾馆预订,还是机票、车票预订,在特殊时期都应有特殊对策和应急措施。网评发布后的第二天,铁路、航空等部门便相继出台了免收手续费的退票政策。
大疫面前,暂时无法回到家乡的武汉人该如何安身?《湖北人也是受害者,请善待他们》提醒民众,病毒必须隔离,人心不能疏离,湖北人也是受害者,请善待他们。稿件发布后,各地陆续出台妥善安置湖北人的具体措施,有效地扭转了在省外的湖北人的处境。
《及时发布信息,才能稳定“军心”》倡议信息透明;《疫情当前,处理好小口罩也是大事》关心口罩安全;《疫情就是集结号,高举党旗奋勇向前》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网友留言说:“人民网评忒漂亮”,“国难当头,是最能体现人性的时候,人民网能关注到网民生活所需,有人情味,接地气。”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表示,“人民网评”发声及时,针对性强,很好地配合了新闻报道。观点鲜明,掷地有声,回应了网络空间中民众的声音,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直指人心。
批评监督,直言不讳,敢于担当
面对空前严重的疫情,人民网评主动提高站位,冷静发声、犀利表达,评论直言不讳,敢于担当,对净化舆论环境、恢复国民理性、消除错误思潮影响等,起到了“风向标”的积极意义。
疫情来势汹汹,除了捉摸不透的病情,还有不少揪心的险情。《人民网评:疫情是考题,各级领导干部请答卷》旗帜鲜明地指出,能不能打赢这场仗,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人民网评:疫情十万火急,文山会海走开!》评批防疫工作中,形式主义有抬头的趋势,直截了当号召,当前要少开会,不开会,走到防疫一线去,多做实事。
《发国难财,必须快查严惩!》警示坐地起价的奸商;《疫情当前,工作层层转包要不得》关心防疫效率;《“硬核”防疫虽好,也要科学合理》着眼联防联控;《疫区医院募捐,是求助更是警示》关注医疗物资……有网友在评论中点赞:“敢于发声,直言不讳,这才是主流媒体的担当。”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叶昌前认为,“人民网评”做到了在重大危机时刻不缺位、不失语,直视焦点,震撼人心,体现出评论“旗帜”和“灵魂”的媒体特质。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白寅则表示“人民网的批评性评论对一些工作不力不当的人有震慑作用。”
抗击疫情的战斗仍在继续,“人民网评”将持续发出主流媒体最响亮的声音,精准、犀利、深入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在这场人民战“疫”的舆论战场上,勇当尖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