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背景下高校危機事件的傳播范式--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3年·第5期

全媒體背景下高校危機事件的傳播范式

蔣  琳?

2013年05月16日13:41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全媒體時代的來臨,促使高校危機事件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已經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新的以受眾“參與”和高校“對話”為主體的范式轉型正在逐步形成,並開始重新構建我們這個時代的高校危機觀。

關鍵詞:全媒體﹔危機事件﹔傳播范式

目前我國正處於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期,較之信息化以前的高校生存與發展,高校新媒體如手機、網絡在學生生活和教師工作中的普及,改變了其內外部媒介生態環境。全媒體,這個在新聞界頻繁出現的詞匯,逐漸地滲透到了大學校園。它的出現,促使高校危機事件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新的以受眾“參與”和高校“對話”為主體的范式轉型正在逐步形成,並開始重新構建我們這個時代的高校危機觀。

一、參與——對話范式的理論依據

范式,是美國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在其著作《科學革命的結構》中系統闡述的一個理論體系,在他看來范式是一群學者認為值得研究的一組概念和變量以及對其如何運作的專門看法[1]。1977年庫恩對范式進行了再思考,認為一方面它代表著一個特定共同體的成員所共有的信念、價值、技術等構成的整體。另一方面,它指謂著那個整體的一種元素,即具體的謎題解答﹔把它們當作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確的規則以作為常規科學中其他謎題解答的基礎[2]。

在今天,范式這一概念早已超出了庫恩賦予給它的原義,它被廣泛的用來表征或描述一種理論模型、一種思維方式、一種框架和一種理解現實的體系。高校危機是建立在事實上的傳播,對它的傳播態度、傳播認知都來自於價值觀的影響。格魯尼格坦言:哲學乃是公共關系領域的願景和目的。基於此,高校危機傳播要解決的是“下”與“上”的問題,如此,才能把握高校危機傳播的核心價值。高校危機傳播中“參與——對話”范式的提出源自危機傳播管理的本體論和認識論,進而指導危機管理的實踐,衍生出指向實踐的方法論。

(一)受眾參與理論與高校危機傳播的參與范式

1967年,美國學者J•A•巴倫在他的著作《對報刊的參與權利》文中提出了受眾參與和使用傳播媒介的權利。20世紀80年代以后,受眾參與媒介的觀念迅速擴散,漸成體系不僅要求大眾傳媒媒體應當致力於在一般民眾中發展多元的文化,任何民眾個人和弱小社會群體都擁有知曉權、傳播權,對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權、接受媒介服務的權利﹔而且認為,與大規模的、單向的、壟斷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規模的、雙向的、參與性的媒介更合乎社會理想。 對於公民來說,傳統媒體時期“媒體中心論”中的受眾缺乏傳播渠道、傳播手段和傳播工具。而今,技術支持下的媒介融合,讓新媒體擁有了廣泛的用戶群和信息量,它改變的不僅僅是傳播方式,更重要的是它低成本、高互動、高開放、零等級的傳播特點更加方便受眾使用,讓民眾找到了理想的“公共領域”,提高了參與意識。此時的危機傳播,已經不可能完全被媒介掌控,更不可能被僅有校園媒體的高校所控制。全媒體時代受眾中心論的崛起,讓校內外民眾通過新媒體平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成為社會生活的評論者、參與者甚至是管理者、決策者逐漸成為一種常態。“參與”把更多的人和更多事拉進了媒介生活,讓校園危機無處可逃。尊重師生的知情權、重視民眾的參與度是高校把握危機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事實與價值的“二分法”與高校危機傳播的對話范式

事實與價值的二分法是現代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的根本前提[3]。最早提出“二分法”問題的是休謨。他認為,“是”的命題無法直接推導“應當”的命題。“是”指向事實知識,“應當”則指向價值知識,“是”不必然指向“應當”。隨后,新康德主義者和邏輯實証主義者建立了價值哲學。經由康德及其后來者的補充和深化,事實與價值“二分法”發展為“成熟”的認識論命題,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一切事物、過程、狀態和屬性的總和﹔而價值則是客體對主體的效應,是情感、態度、道德和信念的總和。

其實,仔細分析二分法就會發現,事實與價值並不是真的“對立”,兩者之間維系的紐帶根源於統一的方式。馬克思的“實踐論”有效解決了事實與價值“二分法”的斷裂和纏結問題,這意味著彌合二者鴻溝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恰恰是“人”所起的作用。這種作用對於高校危機傳播管理至關重要。因為,高校危機傳播管理就是在學校教學常態秩序遭到破壞和顛覆的情況下,通過事實層面的應急補救,降低損失,化解矛盾,通過價值層面的理性處理,彰顯關愛、再造信念,重建利益互惠機制和和諧機制。這時,對話就成為了危機傳播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學者胡百精看來,“事實對話與價值對話既是為危機傳播管理的思維基礎,也是其展開方式,二者統一於對話實踐”[3]。全媒體背景下,高校的危機難以掩藏,與其遮遮蓋蓋不如坦然面對,利用“對話”實現危機公關,恢復人的主體地位,掌握危機事件的主動權,構建開放性的話語結構,避免危機走向極端,出現更大的校園恐慌。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