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名埃及游客在盧克索神廟內參觀。此前浮雕右側人物身上的中文涂鴉已基本被清除。
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 攝
神廟浮雕上此前刻下的中文涂鴉。
■ “埃及神廟浮雕現‘到此一游’”追蹤
埃及盧克索神廟近日被發現出現中文涂鴉“丁錦昊到此一游”,當事人被網友“人肉”,其父母已公開道歉。26日,這個位於浮雕右側人物身上的涂鴉已基本被清除。記者就埃及石刻被刻字一事聯系埃及駐華使館旅游處,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已經與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取得聯系,目前不能對此作答,待事件調查清楚后,將會在官方微博上公布詳細結果。
從中國國家文物局官網發現,據埃及人民議會1983年頒布實施的《埃及文物保護法》第三章第四十五條第2款,凡在文物上張貼廣告、宣傳畫﹔在文物上書寫、刻畫或涂抹的,可判處3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拘役,並處100埃鎊以上,500埃鎊以下的罰款。
■ 相關新聞
港媒記者13年前敦煌題字曾被追查
文匯報稱,該記者已調離文匯報不知去向﹔甘肅瓜州縣文物局稱保留調查追究權利
據新華社電 香港一媒體記者宋寅在東千佛洞題字留名事件,塵封13年后,近日被網友曝光,引來一片譴責。甘肅省瓜州縣知名的文史專家李春元曾親歷此事,近日向記者還原了整個過程。
“他竟偷偷干了這種事”
“就在我講這一精美壁畫的時候,最不能容忍的事竟在身后發生了。”李春元一提起宋寅在東千佛洞題字一事,就深感傷心和生氣。
2000年夏天,宋寅一行6人到瓜州縣採訪,受縣上相關部門安排,李春元帶著他們到離縣城80多公裡外的東千佛洞去參觀。
“一不能照相,二不能亂摸亂畫,進洞窟前就說得清清楚楚,沒想到在我給其他人講壁畫的時候,他竟偷偷干了這種事。”李春元說,“我一回頭,發現他已經在洞窟甬道脫落壁畫的地仗層上,用鋼筆寫下了‘二???年立夏,香港文匯報高級記者宋寅到此參觀考察’題字,連制止的時間都沒有。”
壁畫屬於西夏時期
“第2窟是東千佛洞最珍貴的洞窟,壁畫是西夏時期繪制的,上面的《玄奘取經圖》比吳承恩寫《西游記》都要早400多年。”李春元說。
由於東千佛洞地處偏僻,且不具備開放條件,長期以來,除少量研究者和部分貴賓外,很少有人到東千佛洞參觀,這一“傷心”事也就塵封在了李春元的心裡。讓他沒有想到的是,13年后還是“事發”了。
記者採訪了解到,東千佛洞盡管在藝術風格上歸類於敦煌石窟群,但在管理關系上,與歸屬敦煌研究院的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不同,東千佛洞由瓜州縣負責日常保護和管理。
文物局曾要求查處當事人
“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瓜州縣文物局和瓜州縣鎖陽城文管所對東千佛洞的參觀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針對此事,瓜州縣文物局向全國人民道歉。”5月27日,瓜州縣文物局強調:“瓜州縣文物局保留對該事件及相關人員責任的調查追究權利。”
瓜州縣文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00年5月中旬,瓜州縣鎖陽城文管所管理人員發現了鋼筆題字,隨后致電香港文匯報,要求查處當事人。文匯報稱,該記者已調離文匯報不知去向。瓜州縣文物局內部也對該事件進行了處理,並已採取相應的保障措施,以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