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戛納收獲最佳編劇 《天注定》故事結構獲贊--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賈樟柯戛納收獲最佳編劇 《天注定》故事結構獲贊

周南焱

2013年05月28日07:23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 賈樟柯、趙濤夫婦在領獎現場。

  ▲ 《阿黛爾的生活》收獲金棕櫚獎,女主角喜極而泣,擁吻導演。

  法國當地時間5月26日晚,第66屆戛納電影節閉幕,各大獎項悉數揭曉。突尼斯導演阿布戴拉提夫·柯西胥執導的法國影片《阿黛爾的生活》眾望所歸,摘得最佳影片金棕櫚大獎,該片也因同性戀這一特殊題材而引發熱議。此前備受中國影迷關注的賈樟柯自編自導新作《天注定》,憑借直面現實的題材以及“四聯畫”的創新結構摘得最佳編劇獎,也打破了三年來華語片在戛納顆粒無收的尷尬局面。

  《天注定》故事結構獲贊譽

  賈樟柯 劇本我用粗鋼筆寫在信紙上

  賈樟柯的《天注定》是本屆唯一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此外,香港導演劉韻文的《過界》進入“一種關注”單元,杜琪峰的《盲探》進入“午夜展映”單元,但並未獲得獎項。四年前,婁燁導演的《春風沉醉的夜晚》在戛納拿到最佳編劇獎,此次《天注定》獲得的也是此獎。影片由四個不同的故事拼成,每個故事都改編自熱點新聞事件,暴力鏡頭也超越了賈樟柯的一貫尺度。

  賈樟柯曾帶著《任逍遙》、《24城記》兩次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但都無功而返。此次得知獲獎,他激動地表示,“從2002年的《任逍遙》一直到現在,中國發生了很多變化,我一直追隨著這些變化。我們有共同的生活,面臨著共同的困難,我們終於找到了知音。”對於影片表現的暴力鏡頭,賈樟柯說,“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反思和檢討自己,我們是暴力受害者,也可能是暴力的實施者。”

  賈樟柯拿到大獎后,一直在微博上興奮刷屏,感謝李安、章子怡、徐崢的祝福和支持,也感謝王寶強、姜武、趙濤、李夢等演員的付出。他頗為動情地感慨:“這個劇本我沒用電腦寫,我用粗鋼筆寫在信紙上,一筆一劃,一字一句。”

  對於《天注定》獲得最佳劇本獎,評委會主席斯皮爾伯格力贊中國不僅市場進步,藝術也很強,四個故事湊成的劇本結構非常天才。華人評委李安也稱贊賈樟柯導演勇氣可嘉,電影的力量很強。至於《天注定》獲獎,是否與他在評審討論時力爭有關,李安坦然回應:“我只是給其他評委講解電影裡有中國特色文化的一些東西,評委們都很聰明,一說大家就明白了。”

  獨特愛情片更討好評委

  斯皮爾伯格 不是政治影響了評委決定

  《阿黛爾的生活》改編自法國年輕作家朱莉·馬洛的漫畫作品《藍色是一種溫暖的顏色》。故事主角是一個15歲的女孩阿黛爾,她有一個非常帥氣的男友托馬斯,但並不是她的意中人。阿黛爾意外在路上遇到一個美麗的藍發女孩並瞬間愛上了那個女孩,當那個女孩開始接近阿黛爾之后,事情變得越來越復雜。

  導演柯西胥是突尼斯人,6歲隨父母移居法國。影評人劉敏認為,《阿黛爾的生活》雖然講的是兩個女孩的愛情,但愛情的主題卻有人類共性,這是一個同樣可能發生在任何男女身上的愛情。這也是影片最為可貴之處,導演並沒有利用同性戀的特殊題材來加以投機。影片最終獲得9位評委的集體好評,獲得金棕櫚大獎。李安更是不諱言該片是參賽片中他的最愛。就在戛納頒獎典禮這天,法國正舉行反對通過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游行示威,也令該片格外具有深意。斯皮爾伯格笑稱,影片中的角色根本就沒有結婚,不是政治影響了評委們的決定,而是影片本身。

  國內影評人看過此片后,也稱這部三個小時的影片是今年的電影杰作之一。實際上,藝術探索大膽的愛情題材,這兩年在戛納格外受青睞。去年獲金棕櫚大獎的《愛》表現一對老年人的獨特愛情,今年更是如此,斯皮爾伯格就贊揚《阿黛爾的生活》是一部感人的愛情故事片。李安接受採訪時也說,表現細膩愛情的影片比較討好今年評委的口味。

  家庭題材片贏表演大獎

  媒體 本屆評審團過於“搞平衡”

  前年憑電影《一次別離》馳名世界影壇的伊朗導演阿斯哈·法哈蒂,此次新作《過往》一度傳聞將拿金棕櫚大獎,但最終該片僅有女主角貝熱尼絲·貝喬獲封影后。該片仍然是法哈蒂最擅長的家庭題材,講述了女主角與前夫的再次相遇,在一次又一次的爭執中,兩個人對過往生活逐漸有了新的思索。

  與其相似,影帝榮譽由老演員布魯斯·鄧恩獲得,其主演的美國影片《內部拉斯加》同樣是家庭題材。他在片中扮演一位老人,曾與兒子有著情感隔閡,但雙方最終意識到親情的意義。從題材上講,今年獲得影帝、影后的兩部影片,更有心靈撫慰的作用,符合當下社會的需求,但藝術探索性遠不如金棕櫚最佳影片那麼強。

  雖然金棕櫚大獎頒給了眾望所歸的《阿黛爾的生活》,但不少中外媒體認為,斯皮爾伯格領銜的本屆評審團在頒獎上過於“搞平衡”,相比最終的影帝、影后頒獎結果,其實《醉鄉民謠》、《阿黛爾的生活》的男女主角表演更出色。但這次評委為了讓獎項分布更均勻,沒有讓后兩部影片再獲得表演獎項。此外,波蘭斯基新片《穿裘皮的維納斯》口碑很高,卻最終顆粒無收,也有遺珠之憾。

  記者手記

  這次國產片總算不掉份兒

  最近幾年,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上,很難看到華語參賽片的身影﹔在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華語片更是連續三年缺席。華語商業片開酒會吆喝賣片,華人女星在紅地毯上展示時裝和珠寶,倒是成為媒體談論的話題。對華語片而言,戛納一度變成一筆生意經、一場時尚秀,但無關電影藝術。相比之下,今年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不乏讓人驚喜之作,賈樟柯新片更是獲獎,總算沒有掉份兒。

  戛納國際電影節是權威的藝術性電影節,每年吸引了各國藝術片參賽。陳凱歌、張藝謀、侯孝賢、王家衛等人的影片,都曾在這裡斬獲過榮譽。今年正好碰上賈樟柯、杜琪峰推出新作,香港新銳導演劉韻文的《過界》也入圍“一種關注”單元,老中青三代導演出現在同一個舞台,拍的也主要是當代現實題材,表明華語電影開始悄然發生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天注定》聚焦當下社會現實題材,關注底層大眾艱難生活的掙扎與選擇。當下國產片不乏高票房之作,不乏喜劇、愛情、動作等商業類型片,但總是缺少直接反映現實的作品。近期國內上映的一批商業片如《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國合伙人》等影片,雖然也算是比較“接地氣”的現實題材,但藝術深度明顯欠缺。《天注定》更為直面現實的殘酷,追求人性的溫暖,不為市場放棄品質,保持了創作的清醒和反思。業內人士認為,該片獲得最佳編劇獎,也是對中國電影人堅守文化責任、追求人文品質的一種褒獎。

  評委李安本月初曾直言,大陸最大的優勢是市場,可以跟好萊塢抗衡,但大陸還沒有很好的片子,觀眾的品位還需要慢慢培養。他所說的好片子大概是需具有較高藝術性的影片,這類片子在大陸市場還比較少。此次他在戛納再一次表示,中國影片首先考慮的還應該是藝術性,大家才能從中進步,才能避免一些利益的陷阱。實際上,《天注定》獲獎,多少也讓電影人更多關注中國現實題材,更多重視藝術性,而不是一味追求市場利益。國產電影既要有商業片,也要有藝術片,才會形成多元化的創作格局。

分享到: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