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在電視劇《像火花像蝴蝶》中飾演的歌女成功俘獲3名男性。
《雲中歌》(劇照)也將走瑪麗蘇套路。
熒屏隨處可見,觀眾愛並鄙視著
這兩年的小熒屏、大銀幕,瑪麗蘇泛濫,比如最新的《像火花像蝴蝶》、《小時代》,做了老板的林心如更是被稱為“瑪麗蘇教主”。所謂瑪麗蘇,就是完美到無可指摘的女主角,不但拯救世界,還有一大幫優質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當然,此種虛構與現實嚴重不符,大家又愛又恨,但它畢竟幫助大量女觀眾完成了一次集體YY。有分析認為,瑪麗蘇熱折射出觀眾獲得心理補償的需要,導致大批人一邊看不慣,一邊沉溺其中。
瑪麗蘇的存在:
其實一直存在著!
“又是一個瑪麗蘇附體,可是除了這個,還能有別的不?”恐怕觀眾看到熱播戲經常都有這種感慨。剛剛收官的、江一燕主演的電視劇《像火花像蝴蝶》就講述了命運悲苦的趙永芳如何與幾個男人糾葛的故事。同時,大熱影片《小時代》也被認為是郭敬明版瑪麗蘇。
此外,“瑪麗蘇中的戰斗機”則是此前《傾世皇妃》中的馬馥雅(林心如 飾演,右圖右),她出身高貴、心地善良,男人隻要遇到她立即愛上她,視江山如糞土,“稱霸一宮算什麼,她從這一國被愛到那一國,絕對是愛無疆界啊”﹔其實,從很多年前的瓊瑤劇,到多年前的《大明宮詞》,到之前幾年大紅的《宮》、《步步驚心》(右圖左為劇照)、《甄嬛傳》,再到最近的《陸貞傳奇》無一不是這種類型,每部劇裡都有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爆胎的瑪麗蘇!
瑪麗蘇的標配:
N個男人加各種虐
在一部典型的瑪麗蘇戲裡,花痴女主角的男人必不可少,而且必須不止一個。
痴情丈夫型:無怨無悔愛著她,放棄江山也願意。
女主角對他一般都是感激而非迷戀,但他依然是女主角脆弱心靈永恆的港灣,如《像火花像蝴蝶》中的段紹榮和趙永芳。
桀驁情人型:風流不羈都是扯,隻愛你一個才是真。
如《步步驚心》裡的劉詩詩和吳奇隆,吳奇隆就是桀驁型男主角,本是花花公子,但就對女主角一往情深,為了得到女主角而不擇手段,又霸道又柔情。
溫柔兄長型:時刻守候你身邊,愛你在心口難開。
《甄嬛傳》裡的溫太醫和甄嬛就是如此。兄長型男角同樣是溫柔的守護者,包容女主角破馬張飛的一切,尋死覓活換來的無非是一句“我們還是以兄妹相稱吧”。
各種虐:艱難險阻不可少
此外,“瑪麗蘇”遭遇各種艱難險阻也是劇情標配,男主角們身邊也一定有美貌、智商和性格遜於她的原配(或另一個女人)們。瑪麗蘇則先以受害無知蘿莉形象出現,被欺凌、被打壓,一次次的退縮忍讓、時時以德報怨的樣子。而最后,原配們肯定會被感化,推搡著男主角:“你去找她吧,她比我更愛你。”比如昨晚收官的《像火花像蝴蝶》中,王玉珍就把心愛的男人推向趙永芳。
大結局:小宇宙爆發成為“女超人”
而在受盡各種虐之后,瑪麗蘇就開始小宇宙爆發般收拾殘局了。既然是劇中掌握關鍵命運的人物,自然要從無知蘿莉成長為腹黑的御姐,爭家產、奪地位、打敗異域敵人或者直接當上女王或皇后等,隨后成為屹立時代前沿的“女超人”,如果在歷盡千帆后帶著其中一個男主角私奔過平淡的日子,那便完美了。
專家看瑪麗蘇:
大家都有一顆少女心
80%的網絡小說是“瑪麗蘇體”,且作者大部分都是女性
原本,“瑪麗蘇熱”是源於網絡小說。《傾世皇妃》原著作者慕容湮兒就曾表示,80%的網絡小說都是“瑪麗蘇體”,且作者絕大部分都是女性,“這類網絡小說會有點擊率,人氣高,很多讀者也幻想自己是女主角那樣人見人愛的。現在制片方喜歡用網絡文學改編劇本,吸納網絡小說的原著粉絲,這導致了網絡中的 瑪麗蘇 跑到了電視上。”
其實瓊瑤是瑪麗蘇的鼻祖,從婉君到小燕子都是
對於瑪麗蘇們廣受青睞?《杜拉拉》系列編劇張巍指出,其實瓊瑤是瑪麗蘇的鼻祖,從婉君到小燕子都是:“現在的流行元素就是好女孩是用來受苦的,為了抓住觀眾的眼球,才讓女主角集各種可愛於一身,觀眾才會喜歡她,才會為她所遭遇的一切著急揪心,覺得這麼好的女孩子,怎麼這麼倒霉,會激起一些人的保護欲。”
生命中的遺憾可以在戲中獲得安慰,體現了一種心理補償
現實生活中這麼完美的女孩不多,塑造一個出來可以滿足男觀眾的渴望,也滿足女孩子的夢幻心理。廣州向日葵心理咨詢所專家胡慎之也認為,“瑪麗蘇”熱折射的社會心理是多元的 ,“無論是作者還是觀眾都有一顆少女心,她們有很多未竟的夢想,生命中有太多不能自我實現的遺憾,可以在戲中獲得安慰,體現了一種心理補償”。
瑪麗蘇的口碑:
羨慕嫉妒恨而YY著
郭敬明、饒雪漫、安妮寶貝、流瀲紫均歸為瑪麗蘇
對於瑪麗蘇的流行,有人愛之入骨,有人則嗤之以鼻,在天涯社區等論壇上,經常能看到“瑪麗蘇”控和反對者掐架,對於很多追看瑪麗蘇劇的人來說,沒有“瑪麗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覺得年輕女生和有點女性化的男生受郭敬明熏陶挺正常的,就算是沒有郭敬明也有饒雪漫阿姨,明曉溪大媽,安妮 綠茶表 ,流瀲紫娘娘,你的青春路途上避不開這些瑪麗蘇們的。”還有人坦誠道:“其實人人心裡都有一個瑪麗蘇,希望自己能人見人愛是很正常的事。”
不是隨便一個美女就能成為瑪麗蘇
然而,瑪麗蘇也不是全都討巧,像《像火花像蝴蝶》,江一燕此番挑戰演繹的歌女角色,獲得眾多男人喜愛顯得沒有理由。
有觀眾認為,不是隨便一個美女就能成為瑪麗蘇:“其實瑪麗蘇一是要看誰來演,比如《大明宮詞》也極度瑪麗蘇,但是周迅們就是有說服力﹔二是要看誰來寫,從來沒有人說荷馬筆下的海倫是瑪麗蘇,瑪麗蘇畢竟跟女神還有差距,這世上總有那麼些女子傾國傾城、人見人愛。”
瑪麗蘇是內心幼稚和妄想症的表現
有網友說,“我在18歲一定會看這樣的劇,喜歡這樣的女主角,但是28歲我不可能還這樣花痴。”也有人表示:“瑪麗蘇其實就是內心幼稚和妄想症太嚴重的表現!”
業內談瑪麗蘇:
林心如在逐漸避免
林心如:
戲外沒愛、戲裡得寵
網絡上曾出現一條分析林心如版的瑪麗蘇的熱帖。文章指出,自從《美人心計》開始,尤其是從林心如成立工作室、做制片人以來,她投拍的《傾世皇妃》、《姐姐立正向前走》就奠定了她“瑪麗蘇教主”的地位。她網羅了嚴寬、霍建華、林更新、汪東城、胡兵、張倫碩等帥哥,她扮演的萬人迷有多角戀,實現了戲外沒愛、戲裡得寵的願望。她正在籌備的《長歌行》改編自網絡小說《秀麗江山》,也至少將和3位男主角產生戀情。
對此,林心如坦言:“觀眾確實愛看,我做老板的還是要考慮一下市場。”不過,她又稱自己也逐漸開始避免:“我覺得 瑪麗蘇 太普遍了,也開始避免這一點。”
郭敬明:大齡人士不是我的受眾
最近媒體指出彌漫物質炫耀的《小時代》是瑪麗蘇,是給未成年人下的一劑迷幻藥,郭敬明則直言自己的戲是給年輕人造夢的,“生活都有這麼苦了,為什麼還要在戲裡受虐?所以我的電影特點就是唯美、清新,大齡人士本來就不是我的受眾群體。”
於正:《雲中歌》逃脫不了瑪麗蘇套路
而摸准了青少年喜好的於正也必然會將“瑪麗蘇”進行到底,據悉即將上星的《雲中歌》亦逃脫不了這個套路。
請解釋瑪麗蘇:某種“自戀”
瑪麗蘇,是Mary Sue的音譯,該詞源於“同人小說”圈。所謂同人文,就是“同人之名以為文”,即把某部作品(原創文)裡的人物放在新環境裡,以此創作出的作品(同人文)。
曾經,某科幻同人文作者創造出名叫瑪麗蘇的女主角,在筆下盡情YY(意淫),她很完美,與原創文裡的各個角色曖昧不斷(后來瑪麗蘇也包含了某女愛跟不同男性曖昧的意思)。於是,這個瑪麗蘇名聲大振,成了一種心態的代名詞,代表著作家的某種自戀,暗含諷刺。而且,它也不僅限於女性作者,對於男、女作者皆有的這種心態,則統一簡稱為“蘇”,現在,也有湯姆蘇的出現,即男版瑪麗蘇。
瑪麗蘇原本是文學界的一個流行語,隨著網絡文學被大量搬上銀幕熒屏,瑪麗蘇隨之“入侵”了影視界。
(戴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