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業態,得益於交易成本低、服務口徑寬、市場空間大等優勢,近年來在中國方興未艾。包括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紅杉等在內的一些國際資本巨頭紛紛在華搶灘登陸,出手注資互聯網金融企業。專家認為,外資紛紛借助互聯網金融切入中國金融業,無疑是希望分享行業發展大餐。但目前而言我國互聯網金融監管整體缺失,風險隱患不容忽視,涉及外資背景的股權投資也應加強引導和規范。
頻頻進軍“網上銀行”
近年來,外國資本巨鱷紛紛下注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逐步將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IDG早在2011年便以千萬美元投資中國宜信。今年9月底,IDG資本與宜信共同成立首期投資規模1億美元的金融創新基金,主要投向互聯網金融早期項目。知名投資機構紅杉也在中國頻頻出手,今年7月,融資貸款搜索平台“融360”獲得了紅杉資本領投的3000萬美元投資。據不完全統計,紅杉已在互聯網金融產業砸下上億美元。
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所副總裁羅明雄認為,互聯網金融在中國呈現六大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網絡貸款平台(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個人對個人的小額借貸)、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眾籌融資、信息化金融機構以及互聯網金融門戶等。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迅速。據統計,就P2P行業而言,目前國內已有500家P2P平台,預計今年底會達到800家左右﹔2013年全年P2P平台成交量有望達到1000億元,而去年這一數字僅為200多億元。
未來空間難以限量
專家認為,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於投資理財的需求日益增長,同時國內中小企業長期面臨求貸無門、融資困難的窘境,傳統投融資渠道或因高門檻,或因低收益遠不能滿足中小企業和普通居民的金融需求,因此互聯網和金融結合后帶來的產品逐漸興起,並以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被各方普遍看好。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互聯網金融三大優勢正沖擊銀行業,包括大幅降低銀行業交易成本、客戶服務口徑擴大、增強對金融業未來的風向把控。
“外資之所以進軍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正是因為這一行業代表著未來金融業的發展方向,目前來看其發展空間難以限量。”郭田勇說,再加上中國金融業本身存在服務不充分不健全、缺乏競爭活力等問題,對於外資而言,如果能從互聯網金融領域切入的話,就有可能在中國未來金融業的發展中分享更多更大的蛋糕。
“目前外資對互聯網金融各個模式均有涉及,尤其偏愛第三方支付與P2P。由於這些企業多處於創業階段,資本主要以風險投資形式介入,佔有一定股權。”羅明雄指出。
監管缺口亟待補齊
然而,據媒體報道,監管部門對於互聯網金融的歷次表態中,並沒有就互聯網金融企業涉及外資的股權結構做出置評,即將制訂的監管方案主要針對其對現有金融市場和監管的沖擊,沒有專門涉及外資背景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相關論述。
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方面,郭田勇表示,央行、銀監會、地方金融辦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還處在想管又怕管不好,又怕管了之后風險更大,出了事要擔責的吃不透、拿不准、分不清的混沌狀態。
郭田勇認為,這種混沌狀態,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了快速野蠻生長的空間。近兩年來,小額信貸模式、眾籌融資模式、網絡理財服務模式等一系列新興金融特征模式迅速興起。但監管的缺失也帶來風險隱患,最近P2P網貸資金被挪作他用、賺取利差、甚至卷款潛逃的事件多有發生。未來互聯網金融應回歸金融的基本屬性,從混沌走向有序、從野蠻發展逐漸回歸到一個有序發展的階段,則需要一個過程。
民生電商董事長尹龍呼吁,盡快將研究制定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戰略、政策及規則事宜提上日程,並希望互聯網金融從業者聯合起來,盡快制定行業規則,加強行業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