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獲獎代表、新華社 李柯勇
11月7日下午,第23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報告會在京舉行。圖為第23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代表、新華社李柯勇發言。馮振宇 攝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就在我來到這個會場不久前,甘肅定西農民王永瑞托老鄉給我們捎話,就8個字:“樹種活了,感謝你們。”
其實,應該說感謝的是我們。是王永瑞和他的鄉親們,使我們深刻認識到中國扶貧事業的艱難和三西人民群眾的可親、可敬、可愛,同時也真正認識到什麼是人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沒有他們生活、奮斗的那片貧瘠而深厚的土地,也不會有今天被授予中國新聞獎特別獎的長篇通訊——《“三西”扶貧記》。
甘肅定西、河西,寧夏西海固,並稱“三西”,曾是中國最貧窮的地方。清朝陝甘總督左宗棠曾經評價“苦瘠甲於天下”。上世紀80年代初,聯合國專家的結論是“這裡不具備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
然而,1982年,國家啟動三西扶貧開發計劃,首開中國乃至人類歷史上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開發式扶貧”的先河。2012年,新聞單位“走轉改”活動深入推進之時,恰逢三西扶貧30周年。新華社社長李從軍決定,由他本人牽頭採寫一篇重點報道,傾情謳歌三西人民不甘命運、頑強抗爭的可貴精神,以此折射改革開放以來華夏大地滄桑巨變的時代風雲。
貧困,是當今全球面臨的巨大挑戰。三西扶貧,作為世界反貧困斗爭的成功范例,不是一個簡單的地方性題材,而是有可能寫成一篇具有世界意義的新聞精品。
好新聞永遠是用腳走出來的。2012年2月8日,西北還是嚴冬季節,我們踏上了冰雪覆蓋的三西大地,連續採訪53天,行程1.1萬公裡,途經20多個市、區、縣,採訪對象近200人,記下採訪筆記約50萬字。
從軍同志帶領我們採訪時,所到之處平均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他頭疼、胸悶,夜裡睡一覺甚至要醒來十幾次。但是,蜿蜒曲折的鄉間土路,洒滿陽光的農家小院,塵土飛揚的市場,低矮的蔬菜大棚,彌漫著雞糞味的雞舍,都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扎根基層,讓我們捕捉到了老漢王永瑞那樣的動人故事——
王永瑞所在的定西市安定區白碌鄉,是三西的極旱區之一。為了改變家鄉面貌,王永瑞一頭扎在山溝裡,孤身一人種了30年的樹。
太旱了,他種樹成活率隻有十分之一。梨隻能長到核桃大,澀得很﹔而杏子,一開花就謝了。
死了種,種了死。種了死,死再種。在這苦痛的輪回中,王永瑞老了。原來能擔兩隻大水桶,現在隻能挑兩個小罐罐。
白天給他做伴、夜裡為他取暖的狗一隻隻老死了,他種樹。
連虫子都干死了,跟著他挖地的喜鵲再也不回來了,他還在種樹。
我們問:種一棵死一棵,有意義嗎?
這個72歲的老人忽然掩面痛哭:“種不活樹,死了我也閉不上眼。”
當時,現場所有人都哭了。從軍同志拿起紙巾,輕輕地為王永瑞擦去眼角的淚水。
那一刻,我們深受震撼。
直面苦難,堅忍不拔﹔一息尚存,奮斗不止——這,就是三西人。
帶領村民推平梯田的村支書瓦廣吉、唱著《流浪歌》外出打工的養雞女狀元陳雲花、“洋芋書記”李旺澤、用自己的彩禮給哥哥當學費的黑妹、自編自拍電視劇的農家女柳雲霞……每個三西人都讓我們震撼、深思、感動。
就在這樣一種感動中,從軍同志帶領我們12易其稿,寫出了《“三西”扶貧記》。這篇通訊被1200多家中外媒體刊用,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甘肅、寧夏的干部群眾說,新華社記者輕車簡從、長途跋涉,用自己的雙腳和赤誠的心丈量三西扶貧的厚重,描繪了一幅“三西”扶貧攻堅的歷史畫卷,抒寫了一曲扶貧壯歌。
特別讓我們開心的是,《“三西”扶貧記》報道的很多三西百姓和我們成了朋友。當地政府幫王永瑞把水管接到了山上,他新種的樹終於活了,開心地托人給我們帶來喜訊。
村支書瓦廣吉到北京專程來新華社看望從軍社長。在食堂吃飯時,老支書一時興起,開口唱了一曲高亢婉轉的定西“花兒”——
“上去了高山望平川,
平川裡有一朵牡丹。
看起是容易摘起是難,
摘不到手裡是枉然。”
正如這首民歌所唱,要想打造無愧於時代的新聞精品,也需要跋山涉水,歷盡艱險,勇往直前。而時代主旋律、社會正能量,始終都存在於人民群眾之中。隻有扎根基層,心系百姓,堅持不懈地將“走轉改”推向深入,我們的新聞報道才能煥發生命的光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