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最新資訊

范正偉等四位第23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代表發言全文

2013年11月07日20:24    來源:中國記協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范正偉等四位第23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代表發言全文

第23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代表、人民日報 范正偉

  11月7日下午,第23屆中國新聞獎頒獎報告會在京舉行。圖為第23屆中國新聞獎特別獎代表、人民日報范正偉發言。馮振宇 攝

  非常感謝把中國新聞獎特別獎這一殊榮,再次授予任仲平文章。對我們來說,這種厚愛,包含著更多期許,也意味著更大壓力。在觀念多元多樣的今天,黨報政論的吸引力、說服力在哪裡?在紛繁復雜的輿論場上,主流媒體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

  正如張研農社長所言,每個重要歷史節點上的任仲平寫作,都是對一段歷程的概括總結和凝練升華,也都是對寫作者思想水平和創新能力的巨大挑戰。擔負這次任仲平寫作的,是人民日報評論部。這篇刊發於十八大前夕的大型政論,《轉變,中國道路的歷史性跨越》,寫的是十六大以來的十年。對寫作小組來說,從怎樣的角度切入,才能呈現這十年的本質特征,反映這十年的巨大進步?以怎樣的方式展開論述,才能更好地對接宏觀成就和人們的微觀感受,進而凝聚起最廣泛的共識?

  換句話說,對於橫跨十年的成就報道,怎麼寫,才能避免就事論事的枯燥沉悶、甚至過分“拔高”的空泛空洞?寫什麼,才能在情理交融中贏得讀者的信任、激發人們的信心?

  “信心、信任”,這正是這篇文章的主題。對這一主題,評論部主任盧新寧提出,不要先入為主給出結論,而應將筆墨集中這十年的歷史性跨越與關鍵性突破上,以理性統籌論述,用文明說服讀者。實踐証明,這種努力達到了預期效果,文章發表后,無論是在網絡、傳統媒體公共平台,還是在十八大代表駐地和小組討論會上,都受到高度評價。有人說,被文章深深打動了、說服了,有的代表在發言中成段地引述文中內容,中央領導稱贊為“十八大主題宣傳的扛鼎之作”。

  回顧文章寫作過程,如果說有什麼心得,那就是努力體現“辯証思維”,突出以下幾個意識:

  一是“全球意識”。“國際化程度非常高”是這篇任仲平文章的一個鮮明特點:自始至終都把中國道路的10年探索,置於全球背景下考量。沒有對比,就沒有發現。將國內改革發展的成就,放到世界坐標去講述,才能看出變化、顯出分量。而從國際視野引入第三方視角,全球格局中中國分量日益凸顯、中國的發展令世界驚嘆等事實得以客觀呈現,不同道路、社會制度的對比和反差躍然紙上。“我們應該承認,中國正發生著許多美好的事情……這些物質條件具有真實的道德價值,不承認這些成就是不誠實的”,這些來自外部世界的評述,大大增加了論述的客觀性和讀者的接受程度。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成為水到渠成的結果。

  二是“問題意識”。成就是在前進中創造的,問題也常常是在前進過程中產生的。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開始,敢於正視問題、談論問題,才會讓人民對我們黨更有信心。劉雲山同志指出,宣傳報道要樹立“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主流媒體做成就報道時最應具有的意識。任仲平文章這幾年的一大轉變,就體現在“問題意識”上。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文章充分論述轉型碰撞期、特殊敏感期、危險高發期的矛盾和風險,透徹分析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背景下治國理政所遭遇的掣肘與挑戰。圍繞問題寫,“轉變”越是勢在必行,成就越是來之不易,道路越發彰顯意義,從而增強“走自己的路”的信心。

  三是“分寸意識”。一方面,成就要講深講透﹔另一方面,許多改革創新的探索還在過程之中,如果話說得太滿、弦繃得太緊,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規律,更達不到傳播效果。高度上去了,調子則要沉下來。文章在感嘆歷史進步的同時,不忘提及“我們仍覺不足”﹔在談到中國政府信任度再次排名全球第一時,也提醒思考“如何做才能不愧對人民的信任”。這樣的分寸感,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展現出我們黨“清醒的執政自覺”,更增進了信任和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不管總結成就,還是解決問題,隻有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中觀察,放在中國的現實語境裡考量,與國情對接、跟現實對表,既體現正面宣傳為主,又考慮“時度效”要求,我們的宣傳報道,才能有理性而持久的力量,才能成為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和資源。

  有人說,今天的中國,正面臨著“期望值上升的挑戰”。對於黨報評論人而言,這種挑戰,既源於讀者的更高期待,也來自對使命的體察擔當。我們需要加倍努力,以不辱使命、不負期待。

  謝謝大家!

分享到:
(責編:熊旭、趙光霞)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