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4期

法制電視節目的提升之道

楊漾

2013年12月16日13:21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一、我國法制電視節目存在的問題

1.節目內容低俗化

一些法制電視節目為了贏得更多的收視率,在電視節目預告、標題制作等方面,採用聳人聽聞的方式。低俗化還表現為人性價值的缺失。一些節目高高在上,成為道德的獨裁者,在引領社會價值導向時出現了偏離。

2.編輯記者隊伍非專業化

法制節目對編輯記者有著一定的要求。由於電視行業的特殊性,法制節目中的一些新聞專業出身的人員,對法律相關知識不熟悉,做節目時會出現一些低級錯誤。比如解釋某個專有的法律名詞時出現漏洞。

3.節目題材的局限性

法制節目的選題大多來源於現實生活的真實案例,由於案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法制節目中容易出現題材同質化現象。一些法制節目分析有局限性,多以案例加點評的方式出現,無新意可言,受眾容易審美疲勞。

二、法制電視節目的改進辦法

1.定位精准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北京之下,大眾傳播已經從“廣播”進入到“窄播”。法制節目應有明確的受眾定位,對受眾進行定位分析。節目可根據受眾年齡層次進行劃分,如專門針對青少年的法制節目。

2.品牌化

法制節目容易陷入枯燥無味的狀態,在節目制作的過程中應該融入故事化情節,並且結合音樂、視頻等,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法制節目可與當地警方合作,獲得第一手有用資料。

3.內容人性化

人性化缺失是法制節目中存在的重要問題。人性化要求法制電視節目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講述老百姓的故事。法制節目不能成為道德的獨裁者,應該通過案例引發人們思考。

(作者單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城市頻道)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