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6期

重塑媒體公信力

陳陽

2013年12月16日13:46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公信力是新聞媒體最有價值的內在品質,是一種被公眾信賴的內在力量,也是媒體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性因素。沒有公信力的媒體終將失去生命力,被受眾所鄙棄。近年來,從國外媒體到國內媒體,從中央媒體到地方媒體,或多或少面臨著公信力下降的嚴重威脅。星島環球網2008年9月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受訪者完全相信中國媒體的佔5%,部分相信的佔78%,完全不相信的佔16%,其他佔1%。[1]受眾中的絕大多數選擇“部分相信”,重塑提高公信力迫在眉睫。

一、媒體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新聞媒體公信力的缺失主要歸因於新聞失真、失實。

1.媒體對新聞時效性的盲目追求

真實性與時效性是新聞的基本特征。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個過程的,需要一定的時間,若盲目追求時效就容易出現新聞失真。2009年11月6日,淮陰區發生過一件轟動一時的事件,賣豆餅的老太周翠蘭因半路撿錢而遭遇官司。在沒有弄清事實真相的情況下,多數媒體第一時間發稿對丟錢的一方高舉起道德的大棒予以譴責,忽略了真相仍在調查這一事實。

自媒體時代,民眾使用博客、微博、論壇、網絡社區等載體發布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事件。這些親歷性的、第一現場新聞事件被許多傳統媒體認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題材,為了第一時間發布新聞事件,傳統媒體往往不經過考証、核實將自媒體信息進行轉載。這些難辨真偽的信息一傳十,十傳百,假新聞在一瞬間變成公眾眼中的“真新聞”。2010年12月6日《中國新聞周刊》官方微博報道稱:“金庸因中腦炎合並胼胝體積水於2010年12月6日19點07分,在香港尖沙咀聖瑪利亞醫院去世。”金庸去世的謠言最早在百度貼吧以“求証帖”的面目出現,后不斷被網友轉發,從當初的求証竟然變成了新聞。在金庸去世假新聞被証實的當天深夜,《中國新聞周刊》負責人承認“編輯未作任何核實草率轉發”。盲目追求時效性把謠言、虛假信息變成了“新聞”,這種現象在媒體間時有發生。

2.媒體面對競爭的不當手段

近年來,媒體在市場大潮的推動下,為了增大發行量、提高收視率、多賺廣告費,把經營活動滲透到新聞策劃、報道、制作的全過程,從而滋生了失真新聞。2013年3月26日,多家媒體報道了90后女孩文芳蹲在路邊給一名流浪老人喂飯的新聞,該喂飯女孩隨后被冠以“深圳最美女孩”的頭銜。然而,照片是擺拍出來的。這一由公關公司策劃出的“最美女孩”照片的背后,是商業利益的欲望。媒體有意無意被綁架到一起失德的商業策劃中,一旦被揭穿,媒體的公信力則會受到損害。

3.新聞從業者職業道德的缺失

不規范的市場秩序和社會不正之風對新聞記者產生了強大的沖擊,有的追求經濟利益,搞虛假新聞和有償新聞﹔有的追求轟動效應,不擇手段﹔有的隨波逐流,嘩眾取寵,違反職業道德。2013年1月9日,《三湘都市報》刊登了《連續十次未打通救助電話 記者長沙救助站體驗全程觸目驚心——一個記者的“恐怖”救助之旅》,報道該報記者假扮流浪者入站接受救助被圍毆事件。隨后眾多傳統媒體、網絡媒體跟進。后經查明,“流浪”記者故意制造新聞,釣魚採訪,惡意炮制假新聞,讓不明真相的受眾信以為真。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必須秉承真實、客觀、公正的新聞原則,否則既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也影響了媒體的公信力,損壞了媒體的形象。

二、杜絕虛假新聞,提升新聞媒體公信力

虛假、失實新聞的出現使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受損,直接導致受眾的流失,社會影響力的下降,甚至危及媒體的存亡。必須採取有效措施杜絕虛新聞的產生,運用法律、規章、監督等機制和手段,建立起虛假新聞的“防火牆”,取信於受眾,提升媒體公信力。

1.重構媒體的公信力,強化制度保障

減少、杜絕虛假、失真新聞,提高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應從制度層面著手,建立長效機制。一方面,建立相應的利益保障機制,保障新聞媒體的話語權,使媒體有說真話的底氣,使新聞的輿論監督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建立必要的監督懲處機制,對於編撰假新聞的做法實行嚴格的處罰,提高失信的成本﹔健全監督機制,動用社會力量以及運用各種形式,及時揭露虛假新聞的騙局,形成虛假新聞人人喊打的合力,重塑媒體公信力。[2]

2.做有責任,有擔當的新聞媒體

媒體的產品是新聞報道,不應只是滿足人們的信息、知識和文化娛樂需求,更重要的是擔當起社會的瞭望者、守望者的責任,這種責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社會的價值道德,引領人們的價值取向。[3]一篇虛假報道傳播出去,將誤導成千上萬的受眾。新聞媒體對此應有清晰的認識,以犧牲新聞真實性為代價換取眼前利益是一種短視行為,無異於自毀根基,最終必定失去發展的基石。

3.做恪守職業道德的媒體人

媒體“把關人”每天面對海量信息,必須勤思、勤想,不斷提升新聞業務水平,提高真假新聞甄別的能力。新聞工作者應敢於擔當,堅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不為追求轟動效應而捏造、歪曲事實。

(作者單位:淮安市廣播電視台)

注釋:

[1]畢研韜.打破媒介公信力神話.青年記者,2009(5).

[2]孫雲合.虛假新聞的成因、危害及對策.團結報,2006—06—27.

[3]方延明.解讀新聞文化的價值觀意義.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6).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