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電視新聞記者現場出鏡播報的傳播形態已成氣候,顛覆了以往電視新聞的演播廳(主持人)加短片(事件畫面、解說及同期聲)的傳統播出模式。這種傳播形態還顛覆了新聞採訪的定義。傳統的新聞採訪定義雖有多種表述,但都被限制在“採集式”上,如為了獲取新聞而對客體所進行的包括觀察、詢問、傾聽、思索和記錄等的調查、採集活動。這種“採集式”的限制,因電視新聞記者在事件現場的出鏡播報,而被“報道式”或“傳播式”所打破。作為單純獲取素材之手段的採訪活動,也揉進了記者的一種表現自我的成分。記者在傳播事實的過程中,使自己也成了所傳播的信息中的一部分,從相貌到語氣到動作再到神態,甚至語言使用的水平,無不隨著事實的傳播而展現在觀眾眼前。這種“表現式”的成分,與以往新聞採訪僅表現為“記錄式”有著天壤之別。記者在新聞現場用出鏡的方式直接描述事件狀態、來龍去脈,代表觀眾向有關人士提問,綜合各種評價等,其整個行為過程所需要具備的綜合能力,也與以“採集”為要的“傳統”意義上的記者截然不同,換言之,並非任何一個記者或主持人都能勝任。這種建立在傳統新聞人業務素質基礎上的綜合能力,大致由六種共同構成。
一、表現力
這在記者的出鏡綜合能力構成中,無疑是最重要的。以往電視記者的表現力,往往體現在文字符號的使用和畫面的抓怕、構圖及組接技巧上,記者出鏡時,不使用文字符號,不擔綱拍攝,甚至省去了后期處理環節,因此,其表現力通常表現在以下三個主要方面:
1.語言表現力。語言表現力是出鏡播報形態得以成立的關鍵。語言表現力不僅體現在口齒清楚、吐字准確,敘說流暢、語速有度,發音入耳、聲調得當等形態層面,內容的表述也不可忽視。不僅能說,還要會說,即不僅要完成“說什麼”,還要展現“怎麼說”。一般而言,在現場出鏡播報的新聞事件有“預知”和“未知”兩種,預知的經過事前准備,實現“怎麼說”問題不大,而在未知的突發事件現場,就要在迅速了解事實的前提下,臨場構思內容,選擇最佳角度,組織合適詞句。這好比是一場“遭遇戰”,全憑硬功夫,既要有靈氣,也要依賴平時經驗的養成。出鏡記者可以經常就所見所聞做一些口頭作文訓練,既鍛煉了迅速抓住問題、提煉主題、選擇角度的能力,也便於逐漸形成口頭表達鏈與思考表達鏈同步推進的表達習慣。
電視語言中最重要的是畫面語言,因此即便是出鏡播報,也要注意避免用記者的敘述替代可視畫面的通病。比如一條在某化工廠爆燃事故現場的出鏡報道,爆燃狀態因記者的出鏡被遮擋,記者的口播完全可以用畫面加解說來取代,否則對現場交待得再清楚,可視性也大打折扣。能通過鏡頭反映的不多說,鏡頭無法反映的才是說的重點。比如爆燃發生時的聲響,周圍震動的情況等已經“過去了”的狀態,特別是氣味、目擊者的心理反應這些畫面無法表現的情況,都是說的重點。
2.形象表現力。面容姣好、身材俊拔這些先天條件可以提升記者出鏡時的視覺效果。但是,沒有理由苛求出鏡記者一定像主持人那樣標致過人,相貌普通的記者一樣可以擔綱現場出鏡播報任務。形象表現力主要是指記者在現場播報時的形象處理上,應力求接近現場環境和氛圍。比如不要涂脂抹粉,不穿奇裝異服,不要佩挂過於顯眼的裝飾物。某台有位成名的男記者,去建筑工地採訪高溫作業的工人,在面向鏡頭描述時因陽光過於強烈,而戴著一副墨鏡,結果受到觀眾和同仁的口誅筆伐。
3.行為表現力。出鏡播報不同於演播廳播報,無須像主持人在演播廳那麼中規中矩,而應以豐富的肢體語言來增加畫面的活力和語言的感染力。即便是現在演播廳出像,很多主持人已經離開了座位的限制,在站立或走動中不斷以肢體語言來配合口播。反倒是很多記者在出鏡時過多地受制於傳統主持模式,手持話筒,規規矩矩,肢體語言還不及演播廳裡的主持人豐富。比如在事故現場、災難現場、戰爭現場,我們看到的是出鏡記者筆直的身姿、泰然處之的神態和不緊不慢的語速,恰恰是破壞了事件狀態的傳播效果。
在一些特殊場合,肢體語言還完全可以突破身體的移動和手勢。比如在汶川地震的現場報道中,有位正在出鏡敘說救援被埋者的女記者,忽然中斷描述揮著手對攝像記者說:快,拍那邊。原來,一個被埋數天的人此刻被拉了出來。在擔架經過身邊的時候,女記者不是躲開,而是不失時機地上前扶了一把。這個實際上並沒有多大用處的動作,卻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構成了現場播報救援過程的一部分。這就是肢體語言恰到好處的運用。
二、自信力
自信力是自信心作用於行為的力,受心理素質左右。記者不是主持人,缺少面對鏡頭說話的訓練,在一般人眼裡,攝像機的鏡頭具有極大的壓迫感,人人交流無障礙並不等於人機交流無障礙。很多記者初出鏡時都有這樣的體會,平日裡口若懸河,一旦交流對象變成了冷酷的鏡頭,大腦頓時一片空白,說起話來語無倫次。
不難看到,當主持人擔綱出鏡播報時表現要比記者自然得多,這與主持人早已習慣了人機交流是分不開的。因此,作為隨時可能出鏡的記者,平時不妨做一些強化人機交流的適應性訓練,比如有目的地將其與口頭作文練習結合進行。
三、應變力
目前,出鏡播報大多數還局限在對預知或已知事件的報道上,即便是直播狀態下的連線,記者出鏡敘說的作用也僅僅是表明“我在現場”,其所說的內容完全可以用畫面加解說取代。有價值的“出鏡”,是在突發事件的現場,在未知狀態下出鏡播報。
在很多預知的現場,事件的發展往往因出現意外而轉化成未知。最典型的是發生在1963年11月22日下午的美國第35任總統肯尼迪遇刺事件。肯尼迪前往達拉斯市訪問並向50萬歡迎市民演講,是計劃內的事,對於記者,是預知的。但肯尼迪突然遇刺中彈,卻是未知的。一位名叫丹•拉瑟的CBS電視網記者,在這一震驚了全球的事件中充分表現出了一名職業記者出色的應變力,僅用不到10分鐘的准備,就一口氣作了長達17分鐘的現場播報。美國觀眾從他的出鏡描述中得知:總統倒在了血泊之中。時隔18年,美國第四十任總統裡根在華盛頓一家酒店結束演講后遇刺,僅僅6分鐘,遇刺現場的播報就出現在美國的熒屏上了。
事件過程向未知方面轉換,是不以現場出鏡記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出鏡記者的應變力將隨著這種傳播形態的常態化顯得愈發重要。
三、推斷力
推斷力體現的是記者的邏輯思維水平,由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構成。判斷構成推理的前提,並通過推理導出結論。在事件現場,出鏡記者對所見所聞首先要能作出准確的判斷。
判斷一旦失誤,推理過程再無懈可擊,也推不出正確的結論。比如某台一女記者出鏡播報一老農在自家一口井中打出一“怪物”的事。涉世未深的女記者想當然地判斷這是一種菌類,並以此推理出這種菌體即民間所說的“太歲”,在一邊介紹這物體的形狀、撫摸的感覺時,一邊頭頭是道地介紹什麼叫“太歲”。結果,有觀眾一眼看出,這不過是男用的自慰器。
判斷正確,但推理不合規則,同樣得不到正確結論。比如某地一下水道驚現人的肢體。當地電視台記者趕到現場后,告訴觀眾發生了一起殺人分尸的惡性案件。記者的推理過程是這樣的:如果殺人分尸,那麼肢體殘缺不全。這裡發現了殘缺的肢體,當然是凶殺案所致。這個結論未必成立。因為邏輯學告訴我們,“如果”是“那麼”的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其規律是,有前件必有后件,但有后件未必有前件。事實也是如此,那些肢體,不過是附近一家醫學單位對人體標本處理不當的結果。
四、歸納力
人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有兩種,一是演繹,二是歸納。這是兩種方向相反的思維方式,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歸納是從個別到一般。前者經常被我們用來証明“真理”。比如某地出台了一項新舉措,於是一些媒體會到處採訪一些實例來証明這一舉措的正確。其實,對事物真理性的認識,用演繹的方式是得不到的,隻能通過歸納的方式,即從許許多多的個別中,不斷抽取共性的東西,才能不斷接近事物的本質。
相當多的人喜歡並習慣於用演繹的方式去認識事物,這種方式也大量存在於新聞報道中。但是在事件現場,如果用演繹的方式去描述、認定和評價,就有可能犯報道失實的錯誤。比如在重大車禍現場,如果憑想象或先入為主地認定,這是由於疲勞駕車釀成的,然后去找能証明其疲勞駕車的跡象和旁証,就可能偏離真相。
在事件現場,迅速將各種反映、議論、評價綜合起來,並歸納出有代表性的要點,還要與分析、判斷結合起來進行,這樣才能保証報道盡可能地接近事實真相。
五、控制力
記者現場出鏡播報的控制力,應包括播報行為的把控和自身情緒的控制兩個方面。很多未知或預知的突發事件現場總是混亂的。記者不能控制現場也不可能左右事態的發展,但應該能夠控制、支配自己的行為。
對出鏡行為的控制與支配,除上述能力外,還體現在善於找到最佳的播報位置,這一般要從四個方面去把握。一是所處位置少受干擾,二是自身及機器的安全,三是有利於現場畫面的拍攝,四是便於轉移。如上述某化工廠爆燃事故,記者以現場為出鏡背景,結果擋住了現場狀態,當記者用手一指說現場如何如何時,攝像機鏡頭卻搖不過去,於是整條電視新聞畫面人不離鏡、鏡不離人,大大降低了畫面語言的效果。
有些現場狀況,很容易左右記者的情緒,這就要求記者必須冷靜、清醒地控制自己,以有效支配出鏡行為。如31歲的記者丹•拉瑟在出鏡播報肯尼迪遇刺時,也難免因事件過於重大而慌張,在長達17分鐘的播報中聲音一直都在微微打顫,但卻把肯尼迪遇刺經過和達拉斯恐怖而混亂的現場交代得有條不紊。
當然,記者也是人,情緒難免受見聞影響。你可以在節目之外宣泄甚至放任一下情緒,但出鏡時就不行,必須冷靜地面對眼前的一切,控制情緒,迅速而有條理地進入播報狀態,並確保所敘客觀公正。這也是現場報道傳播形態對出鏡記者心理素質的特殊要求。
六、抗壓力
現場的壓力來自於方方面面,且各種各樣。如事件現場的混亂、嘈雜,事故現場的血腥,其他記者或現場人員的干擾,事實真相的不確定性,冷酷的攝像機鏡頭、夜間播報時刺眼的燈光等,在幾乎每一根神經都要飽受刺激的狀態下,迅速了解事態,確定重點,組織語言,找到出鏡最佳位置,還要與攝像、燈光人員配合,以及准確把握播報的口徑、分寸等,確非易事。沒有相當強的心理抗壓力,播報的質量就大打折扣。
抗壓力不僅體現在承受住各種壓力完成面對鏡頭的口播,更體現在於播報過程中還能自如地運用相關電視手段。每一個擔綱出鏡的記者都明白,現場播報和現場傳播還不是一回事。比如,對地震災難現場救援,用現場播報,就是把現場情況一口氣說出去就完成任務了,但如果是現場傳播,則要在報道的同時,將現場的畫面尤其是現場原生態聲響“揉進”你的播報裡,如求救聲、呻吟聲、敲打聲、建筑物坍塌聲、風雨聲、指揮救援聲、喊話聲、最后的喝彩聲等,以形成一種立體的傳播效果,實現電視獨特的傳播手段。就目前的出鏡行為而言,我們看到的是絕大多數還停留在現場播報階段。提高臨場抗壓力,將出鏡行為由現場播報推向現場傳播,這不僅是電視報道形態的發展方向,也是電視記者面臨的重要任務。
(作者單位:南京廣播電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