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6期

如何緩解被訪者的緊張情緒

隋偉懷

2013年12月16日14:18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陌生的採訪、陌生的環境、對自己所述內容是否完美的顧慮、採訪現場緊張的氛圍等等,都是導致被訪者緊張的因素。記者應學會察言觀色、注重細節,幫助被訪者緩解緊張情緒,最終達到理想的採訪效果。專題採訪不同於新聞採訪,採訪時間相對充裕,記者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發揮積極作用。

一、採訪前做足功課

1.預約採訪

為了減輕採訪時被訪者可能出現的緊張情緒,通常提前一天到一周的時間,把採訪議題告知對方,並交流採訪目的和節目的構成。這樣,被訪者有較為充分的時間查閱資料、構思完善所要回答問題的內容,對接受採訪也有一個心理准備。即使記者臨時添加問題,因為被訪者對採訪內容已經有總體把握,緊張情緒會緩解很多。

2.隨機採訪

採訪之前,記者可以主動和被訪者聊一些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打消被訪者的緊張情緒。

筆者曾做過一期“兒童感冒近期高發”的專題節目。在醫院輸液室,一位阿姨抱著正在輸液的小孫女,小女孩很漂亮,上鏡效果應該很理想,於是筆者來到阿姨身邊聊起天來。“這個小家伙幾歲了?真漂亮”,“她怎麼了?怎麼不舒服呢”,“阿姨,一會採訪下您,您介紹一下小孫女的情況好嗎”。在輕鬆閑聊中,阿姨接受了採訪,表述得自然、到位。我們關機收話筒向阿姨道謝時,阿姨說,“一開始我還不想接受採訪呢,緊張的,你和我聊聊天嘛,好像就好多了”。

3.“輕描淡寫”採訪

許多被訪者覺得,電視台和採訪離他們生活很遠,“誰知道能不能說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想法,讓他們對接受採訪緊張抗拒。遇到這樣的情況,盡量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笑著說“就是聊天,說兩三句話就可以了”。這個辦法通常讓大多數被訪者打消了顧慮,最終輕鬆地接受了採訪,即使后面增加了採訪內容,被訪者也不緊張了。

二、採訪時,給被訪者准備的時間

1.熟悉環境

第一次接受採訪,在陌生的環境中接受採訪,都容易使被訪者緊張。記者最好選擇被訪者較為熟悉的環境,如被訪者的辦公室、家裡、經常去的公園等。但是不一定每次採訪都能保証有這樣的條件,而且許多被訪者第一次面對鏡頭,無論在哪接受採訪都緊張,所以有必要給被訪者一些時間熟悉採訪環境。

筆者曾經採訪過一位科室主任,雖然他很緊張,但是採訪下來總體效果比較滿意,自始至終,我們都在努力緩解他的緊張情緒。一開始見面先閑聊,得知他是我兩位朋友的同學,我們之間親近了不少,之后我們交流探討了採訪問題的大概框架和內容,為他緩和情緒做了一些鋪墊。開始正式採訪的時候,他還是明顯流露出緊張情緒,不僅要求選擇在自己的辦公室接受採訪,而且告訴我們他見到攝像機就緊張。我笑著安慰“沒關系,採訪內容都是您很熟悉的,就是聊天,而且您就把攝像機鏡頭當成照相機鏡頭”。採訪時,他思維有點卡殼,說一會就說不下去了。這時我微笑鼓勵“說得蠻好的,繼續好了”。第二次卡殼,我放緩採訪節奏,問題與問題之間關機梳理,讓被訪者自己先理好思路,一遍說不好再說一遍,這樣說到第三遍,問答得較為流暢。採訪之后,我問他緊張的原因,他說他對內容的回答一點都不緊張,但是對採訪環境緊張。他還打了一個比方,就像是老師第一次講課,很容易緊張,如果講了10年課,肯定就不緊張了。

這位被訪者就是典型的對採訪環境緊張,筆者採用的辦法就是給被訪者時間熟悉話筒與攝像機擺開的“陣勢”、營造輕鬆溫和的採訪氛圍、放緩採訪節奏給被訪者充裕的准備時間、鼓勵被訪者多說幾遍直到表述相對流暢完整。

2.熟悉內容

很多被訪者緊張,是擔心自己所述內容不全面、不理想、不完美,擔心節目播出會影響自己和單位的形象。記者應充分理解被訪者的顧慮,如果對方希望吸一支煙或喝幾口水,十有八九是想調整自己的狀態和准備採訪內容,記者應盡量安靜地給被訪者准備內容的時間。

筆者曾經採訪過一個學術活動,被訪者是這家單位的中層領導,對活動流程較為熟悉,活動安排得有條不紊。不過由於臨時接受採訪,他特別緊張,在剛開始回答問題時冷汗直冒、話不成句。這時,我們關機詢問他緊張的原因,他說因為當天活動邀請了多位省內知名專家,單位領導非常重視這次活動,他擔心自己說不好不僅領導不滿意,也影響單位形象。因為時間允許,我們等待了10分鐘左右,並告訴他我們會對採訪內容進行后期剪輯和畫面處理,最終合成效果會非常理想,讓被訪者放下心理負擔,並在提問時規避艱奧生澀的問題,使被訪者較快脫離了緊張狀態,回答得比較順暢。

這位被訪者是典型的對採訪效果緊張顧慮,筆者主要採用的辦法就是給他較為充裕的內容准備時間、介紹節目制作流程解除后顧之憂、採訪問題由淺入深。

三、緩解被訪者緊張情緒的一些技巧

1.營造輕鬆愉悅的採訪氛圍

要想被訪者正常或超常發揮,與記者與被訪者的情緒互動關聯緊密,如果記者是冷漠的、挑剔的、刻薄的、急躁的,往往會加重被訪者的緊張情緒,更容易令其局促不安、詞不達意,甚至會對記者心生不滿最終拒絕接受採訪。如果記者是隨和、幽默的,被訪者容易放下種種顧慮。

2.採訪可以悄悄開始

這要求文字記者與攝像記者配合默契,有些被訪者關機就輕鬆、開機就緊張,不妨從閑聊中漸漸切入主題,一個眼神告訴攝像記者可以開始錄像,被訪者以為是演練,實際上已經正式錄制。機前的指示燈關掉,也就容易關掉被訪者緊張情緒的“閥門”。

3.不要讓被訪者背誦答案

許多採訪因為被訪者緊張無思路,記者會和被訪者探討回答的內容,這倒無妨,不過切忌要求被訪者照章背誦。這樣不僅影響被訪者的發揮,失去內容出彩的機會,而且被訪者緊張回憶每字每句,表達更容易斷斷續續,眼神也不自然。

4.鼓勵的作用不可小覷

被採訪者回答完一個問題,記者很自然地說一句“說得非常好”,很多被訪者會受到鼓勵,無形中增加自信心,有利於下一個問題的發揮。

5.不要不告而別

採訪禮儀應是記者需要注意的內容之一,結束后切忌不告而別。真誠道謝,告知節目播出時間等,既是對被採訪者的尊重,也是進一步制造融洽氣氛,為下一次採訪的輕鬆環境做鋪墊。

(作者單位:吳江電視台)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宋心蕊)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