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傳媒期刊秀——《視聽界》>>2013年第6期

深度報道:揚傳統媒體之優長

趙亞光 劉萬鬆

2013年12月16日15:39    來源:視聽界    手機看新聞

【摘要】 全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以微博為代表的自媒體以其低門檻、迅捷的傳播速度、強大的互動性等優點對傳統媒體構成了嚴峻挑戰。本文通過分析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傳播手段上的優劣,以及當下受眾接受新聞信息的心理特點,得出結論:發揮專業優勢,強化深度報道,是傳統媒體應對挑戰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 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觀點整合﹔深度報道

一、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特征

1.不同媒體的高密度交叉覆蓋,使得受眾對媒介和信息接受方式的選擇余地越來越大。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一統天下的局面已成為過去,通過對媒體的行政把控以控制傳播和輿論的行為變得越來越困難。

2.全民參與傳播。智能手機、網絡社交工具的普及,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各種突發事件的記錄者和傳播者,以往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壟斷特權被徹底打破。

3.人人都有“麥克風”。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通過微博等渠道對某一事件或現象發表自己的觀點,社會輿論場呈現出眾聲喧嘩的新特點。

二、深度報道是傳統媒體應對挑戰的重要手段

深度報道,西方新聞界習慣稱之為釋義性新聞或分析性報道,其演繹方式多種多樣,比如新聞調查、新聞評論、專題(系列)報道、長篇通訊,它們都具有區別於一般新聞報道的本質特征,即:不滿足於一般化平面地介紹某一新聞事實,而是側重於新聞背景的詳細交代,事件因果關系的深入探究,相關問題的恰當分析,力求透過紛繁復雜的事物現象和細節對本質性問題進行准確述評。

如果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傳播手段上的長短優劣,以及當下受眾接受新聞信息的心理特點進行理性分析,我們會發現,深度報道是傳統媒體在全媒體時代應對挑戰的重要路徑:

1.受眾對新聞深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有傳媒學者提出“淨菜”理論。物質匱乏時代,人們買菜時要求很低,能買到就行,臟點差點、甚至帶點爛葉都沒關系。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家庭主婦對菜的要求越來越高,環保無公害,洗淨、擇好,甚至希望根據菜譜要求,將各種菜按比例配置妥當。這種深加工的“淨菜”服務正成為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淨菜”理論認為,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也是如此。全媒體時代,傳播和接受信息變得空前便捷,對於受眾來說,新聞和信息已從過去的稀缺演變為泛濫、過剩。這時,“受眾迫切需要的,不再是信息量的龐大和傳播的快捷,而是一種信息的安全感。因此新聞報道也應該由告知性向解釋性轉變。”[1]不僅要告知受眾發生了什麼,更要由表及裡、由事件拓展到背景、由歷史觀照到未來,同時由單一事件延展到事件之間的聯系,並關聯到受眾的利益。這就是深度報道的使命,而這,顯然隻有具備人才、專業、組織優勢的傳統媒體更有可能實現。

2007年,《華爾街日報》進行了該報百年歷史上最重要的變革。該報總編輯認為:“讀者已經習慣從網絡獲取即時信息。報紙繼續報道昨天發生的那些新聞已經沒有意義。而分析、深度、見解才是《華爾街日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他們大幅壓縮了資訊,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聞。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既是傳統媒體應對新媒體沖擊採取的收縮防守,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主動進攻。

2.受眾在眾聲喧嘩中渴望聽到專業、權威的聲音。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謝潑德桌面”效應:兩個大小、形狀完全一樣的桌子,按不同方向擺放,從平面圖上看去,卻是兩張不一樣的桌子,這是因為桌邊和桌腿提供的感知提示,影響了人們對桌子形狀作出正確的三維解釋。新媒體也是這樣,它的開放性為百姓發表觀點提供了空前便利,但由於網民的角度不同、認知水平存在差異,發出的“聲音”難免良莠不齊、深淺不一,很多包含了不理性的道德批判和極端的情緒宣泄,有時網上聲音尖銳對立,讓人莫衷一是。這時,人們往往希望有專業人士對各種聲音進行歸納、總結、分析,發出具有時代高度的、權威的聲音,供自己選擇和借鑒。馬克思說:“報刊最適當的使命就是向公眾介紹當前形勢、研究變革的條件、討論改良的方法、形成輿論、給共同意志指出一個正確的方向。”[2]長期以來,受眾已經習慣於報紙、廣播、電視等公共傳媒把公眾的意志統一起來,發表意見,引導輿論。統一公眾的意志、發出權威的聲音,必須建立在對新聞事件深入剖析和解讀的基礎之上。

3.深度報道是新媒體之短、傳統媒體之長。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傳播手段上固然有很多優勢,比如全天候的實時性、參與的低門檻、強大的互動性、海量信息儲存,但在對新聞事件深入探究,以滿足受眾對新聞背景、細節展示、前景預測、觀點評論等深需求方面,傳統媒體有著新媒體無可比擬的優勢。因為微博等新媒體的信息往往是個人體驗式的、淺表的、碎片化的,這些信息不僅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缺乏權威性,而且由於信息發布者受到渠道和專業知識的制約,也很難獲得新聞事件的更多內幕,並對其作出具有宏觀視野、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解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傳統媒體以專業人才和豐富的資源、流程化的運作機制為依托,有能力展示某一事件的全貌和細節,進行深入開掘,揭示它的前因后果,分析其本質和發展趨勢,並作出精確評判。從這個角度說,深度報道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區分、彰顯其專業價值的重要手段。

三、全媒體時代對深度報道的新要求

我國媒體的深度報道興起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曾有過很多引發全國熱議並影響政府決策的經典之作。進入全媒體時代后,一些深度報道的缺陷逐漸顯露,如穩重有余、時效不足,話題邊緣化、難以在受眾中形成共鳴。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及時適應全媒體環境下受眾對深度報道的新要求。這些要求包括以下幾方面:

1.深度是有速度的深度。全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和廣度前所未有。過去,新聞事件發生后,記者蹲點十天半個月採訪是常事,而現在,信息傳播進入以秒計算的時代,記者可能還沒到現場,就有人將事件的音視頻上網了。在這樣的態勢下,媒體在強調深度的同時必須重視速度。到底是速度為先還是深度重要,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它需要媒體建立完善機制,根據具體情況,以不同方式優化這兩種不同的行為。揚州電視台《關注》欄目有一個深度報道專欄,欄目組設置了專門的制作團隊,遇有突發事件還會及時調集採訪力量增援,以確保報道時效。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在地震中發生泄漏,引發了我國的搶鹽風波。《關注》欄目立即啟動應急機制,派出多路記者和編輯分頭行動,當天節目中不僅有權威部門對謠言的回應、對謠言起源的分析,以及食鹽庫存充足、保証供應的直觀展示,還搜集大量資料、列舉了過去歷次謠言引發的各種荒誕的搶購風波過程及結果,並請心理學專家解讀這類謠言為什麼會廣泛傳播、如何辨別,進而探討在公共突發事件中政府如何建立流言監控機制,以權威、科學、透明的信息引導輿論。這組深度報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一個謠言的產生、爆發和破滅,權威性強,發人深思,由於播出及時,對受眾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對制止謠言進一步擴散起到了重要作用。

2.及時回應網絡輿論的關切。美國著名主持人丹•拉瑟曾就深度報道提出過一個“后院籬笆原則”,他認為,主婦們每天傍晚倚著自家后院的籬笆牆相互交談的話題就是媒體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在全媒體環境下,這個原則或許應該改為“網絡點擊原則”,網上點擊量大、轉發頻率高的事件往往是深度報道需要優先採訪的選題,一則因為這類事件的社會關注度高﹔二則因為網絡空間常有這樣的情形:某事一出,觀點橫行,事實反倒成了稀缺資源,在網絡輿論裹脅下,受眾無所適從,迫切希望權威媒體詳述前因后果、作出深度解讀。近年來,很多主流媒體都將網上熱點作為選題重要內容。《人民日報》專門開辟了《求証》欄目,及時回應網絡熱點、澄清真相、梳理情緒、引導輿論。今年蘆山地震發生后,有人拍到蘆山的汶川地震重建房出現牆體開裂、脫皮等情況,很多網友據此認為震后重建房質量不過關,是“豆腐渣”工程。質疑當地政府偷工減料、濫用百姓愛心款的聲音迅速在網上蔓延。實情到底怎樣?《人民日報》5名記者通過深入調查,及時在《求証》欄目中推出深度報道,通過對各方當事人和權威專家的採訪,一一回答了“牆體開裂脫皮是否屬質量不合格”、“八級抗震房為何七級地震會開裂”等網友普遍關心的問題,最終令人信服地得出了“災后重建房總體抗震效果較好”的結論。報道隨即在網上快速傳播,傳統媒體和網絡兩個輿論場被打通,成功發揮了主流媒體應有的輿論引導作用。

3.在眾聲喧嘩中亮明自己的觀點。自媒體的興起給了公眾一個發布信息、自由表達意見的平台,這是社會的一大進步,但網絡信息的開放式和碎片化特點,使得網絡新聞常常是片段事實,並容易引發網民不假思索的道德審判和輿論聲討,甚至出現群體極化現象和網絡暴力。此時,主流媒體必須恪守新聞專業主義精神,堅持獨立分析和判斷,不被網上雜音所干擾。而做到這一點,惟一的法寶就是深入扎實的採訪,分析評論中思想的深刻、邏輯的嚴謹。2008年轟動一時的楊佳襲警案發生后,網絡上很少有對6位無辜警察的哀悼,相反有不少人為殺人者叫好,甚至把楊佳稱為“大俠”。對此,央視制作了《楊佳襲警案全記錄》,以確鑿事實介紹了他襲警殺人的起因、過程、后果,還在《新聞1+1》欄目中深入分析了慘劇發生的原因,並從社會心理等層面解析了部分公眾對此案令人訝異的反應。報道不僅向受眾還原了真相,還引導大家對此案進行理性思考,凸顯了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感。

4.精確的議程設置。傳播學的議程設置理論告訴我們,媒體對相關問題有選擇地給予重點關注,足以影響公共輿論。隻要進行精確策劃,傳統媒體的議程設置同樣會對新媒體和網絡輿論產生強大的引導作用,並形成兩個輿論場的良性互動。從這個角度說,傳統媒體在進行深度報道時不僅要尋找一般意義上的重要新聞,還應努力讓某件事、某個新聞重要起來。2012年央視有關阿爾茨海默病的系列深度報道《我的父親母親》就是一次成功的議程設置。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已成為一個龐大群體,但社會對其知曉度和關注度都較低。央視通過精心策劃,連續講述了幾個普通的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家庭的故事,介紹了這一疾病在我國發生的情況、患者的生存狀態、患者家屬遇到的困難和期盼,傳授了成病原因、護理注意事項等知識,發起了為“老年痴呆”正名行動。這一話題很快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網民也熱情參與進來,一個設置的新聞熱點在傳統媒體和網絡兩個輿論場形成,並形成了積極互動。在后來央視發起的防止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老人走失的黃手環行動中,微博成為傳遞信息、組織實施的重要渠道。

5.給受眾發表觀點的充足空間。對新聞事件或現象及時且幾乎不受制約地發表觀點是新媒體一大優勢,“發出自己的聲音”也成為當今受眾的一種習慣。誠然,傳統媒體在報道中難以一一羅列每一位公眾的觀點,但深度報道可以對各種觀點進行分析、篩選、整合,網絡意見也是整合的一個重要來源——從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觀點,讓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在碰撞與交鋒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從而形成較為正確的意見,引導受眾在觀點碰撞中提升認識水平並得出自己的結論。這種模式構建了一個立體的輿論場,不僅給了公眾發表意見的充足空間,又克服了網絡輿論一盤散沙的缺陷。揚州電視台《關注》欄目在每天的深度報道中,不僅有對各方觀點凝練的闡述,還時常利用全媒體演播平台,以網絡或電話連線的方式,適時傳播新聞當事人、相關專家、民間意見領袖的觀點。觀眾可以通過微博、短信、微信等方式將自己的意見反饋給節目,節目及時以滾動字幕的方式呈現,主持人會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意見在節目結束前播報,並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受眾觀點也成為報道的一大組成部分。

四、全媒體時代深度報道的演繹方式

深度報道的演繹方式多種多樣,沒有一定之規。但在全媒體時代,根據受眾接受信息的新特點,逐步形成了以下三種常規方式:

1.線性推進式。這是深度報道的傳統方式,無論是報紙還是廣播電視都曾大量使用。這種報道方式根據新聞事實的邏輯抽絲剝繭、層層推進,直至事實真相的內核,或在新聞故事的演繹中進行分析和總結。新時期,這種傳統方式也在與時俱進。以電視深度報道為例。很多欄目逐步改變了以往那種先介紹事實、主持人最后點評的單一模式,改以述評的方式,主持人在報道中或作出點評、或提出疑問、或引入思考,還時常邀請新聞評論員和權威專家介紹背景、發表觀點,形成一種夾敘夾議的新模式,增強了報道的張力和節奏感。

2.矩陣式。這種報道方式借鑒了網絡的鏈接、整合功能,圍繞某一新聞事件,通過多篇報道,多側面、多角度、立體化地介紹事件的原因、背景和發展走勢。使用較多的范式是:新聞報道+新聞背景+相關鏈接+新聞評論。例如,對復旦研究生毒殺室友案的報道,很多媒體在介紹了具體案情之后,又鏈接了以往類似的校園悲劇,並調查當今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據此分析悲劇原因及如何應對,讓受眾在知曉這一事件的同時,對相關新聞和知識也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3.連續追蹤式。連續性是傳統媒體的一大優勢。機構所特有的穩定的行為模式,使得無論個體記者的去留,它都可以長期對某一特定事件進行追蹤報道﹔媒體擁有的強大的採訪資源也可以支持它對某一新聞事件追根溯源,展示其前因后果。以阜陽“毒奶粉”案的報道為例。央視記者從阜陽發現“大頭娃娃”開始,連續追蹤了毒奶粉的來源、監管方面的漏洞、對相關責任人的查處、對這一事件的反思等,前后跨度長達一年多。這一系列報道為觀眾勾畫了事件的全貌,並深入分析了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也為解決問題提供了建議。

(作者單位:揚州廣播電視總台)

注釋:

[1]李芳,張超.論深度報道的理念創新——以《南方周末》“肉感寫作”為例.當代傳播,2010(1).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2:488.

分享到:
(責編:王立娟(實習生)、趙光霞)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