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現在,我們討論一些關於現代醫學中〝診斷標准〝的問題。診斷標准中的某些數值,是通過採集標本人的生命體征,並進行數據化的處理,累積到一定數量,取一個平均的中間值而來。它代表了人類的某一種共性,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但是它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由於觀察者的目的不同,命題也就不同,釆集標本時就有相對的傾向性,加上標本的數量及質量方面的局限,注定它隻能算是一個假設,一種假說,一種推理。
並且,對某種數據的分析,是基於觀察者根據現有知識對某種現象的解讀。但是,假如他所擁有的知識不一定是真理﹔或者,這個假說本來就是片面或錯誤呢?為了証明這個假說,需要各種各樣的〝証據〝,但如果那個〝假說〝本身是個偽命題,那麼,這些証據反而成為偽証,它不但不能反映事實真相,反而成為一種誤導。人是實實在在的有不同個體特征的動物,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心態,不同的形體,不同的習慣,以及有眾多個性化的東西﹔僅僅提取人類的某種共性,是不足以分別對待每一個人的。你想想看,哪怕是同一個工廠,生產出來的同一個型號的汽車,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差別,更何況是做為活體的人。
李辛:生命就像樂章,不同的個體像是樂器,每個樂器有它的聲音有它的節奏,所以以一個樂器的音來定其他樂器的音是不公平的。說到通過統計學,大樣本採集的一個平均值,我們叫做浴盆曲線,也就中間這一段是比較正常的,就好比黃劍的身高體重和體型是正常,像我和林杰大夫就在浴盆曲線的兩側,我們倆的數據都不正常,但我們都還是正常的人啊。
林杰:比如說喝酒,如果你把十杯定為標准的話,有的人喝完了可能還不過癮,而有的人可能一杯就醉倒了,你不能機械地把十杯作為一個中間值,作為一個標准來要求所有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