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生:就是往上這個力量是肝和腎的力量,你往上提的力量﹔往下壓的時候,就是這樣壓的時候,那個蓋子的力量是往下壓,就是那個心肺的那個陰是往下壓的力量。所以它是吸氣的時候,他腎與肝氣升起來的時候,氣才能納。為什麼有人喘促?實際上他底下那兒沒有陽往上載了。
徐文兵:我們總有一天會回到混沌狀態,因為陰陽實在是分不清。
三七生:唉,有的時候正好相反,因為這個到底是陰是陽啊,實際上這個時候很接近它了,您弄清楚之后再也不會錯了。不是死記硬背,因為它就是容易反。還有一個動作,下午那個是水火的問題啊。
徐文兵:幾點?
三七生:三、四點鐘的時候,也就是足太陽經在往這個足少陰腎經降的過程中,它實際上是什麼?是太陽要入少陰,太陽入少陰的話,實際上也是君火要入到相少火裡面的一個過程。這個時候它是和兩個經——手足太陽經的關系非常大,而且這個手太陽經它是小腸,它是主液,它和腦髓和骨頭都有關。有的時候什麼腦萎縮、什麼頸椎病啊、肩周炎吶,它正是一個手太陽的問題。它最后又導致腦萎縮,就是液脫症狀,腦髓不滿。那實際上是火弱了,並不是火太多了。丙火和辛金,它倆合化才變成水。辛金也就是肺這個氣,沒有那個丙火之高溫,辛金也不能生水。
徐文兵:融化不了。
三七生:辛金這個涼一收,把這個丙火高溫收進去之后,這個氣態的東西變成液態,就變成水,也就是坎。坎卦,中間有一陽。這時候咱們怎麼把這陽收起來了呢?找一個太陽很好的地方,首先得有太陽。背對著太陽啊,讓它晒到自己的頭和背,與它垂直啊,這時候腳尖向外,腳向外八字站立,這取的是太陽開勢,對。
徐文兵:太陽主開。
三七生:開的時候呢,就不用這個屈伸了,他把足跟抬起來,再落下。那個八段錦的馬上七顛百病消,實際上也是這個道理。它是讓太陽往下落,落的時候就像一袋米不太實,你這麼踮一踮。因為陰的東西它是重的,它就一定會往下走,這頭項、腰背這些陰的東西,一定會往下走。大家可以試一下,你不超過十下,如果身體好的,越好的它來得越快,這腿肚子那地方會像鉛墜的一樣那麼重,趕上你那個登山登了半天之后那種沉重感。比平常來得要快,非常沉,然后一點點變輕,最后忽然間一下沒了,跟前面膝蓋那地方是一樣的,腳下熱了,涌泉穴熱了,就跟不一法師講那個涌泉穴呵,它真是陽氣就這麼下,到涌泉那地方,一點一點,唉,又上來了。上來之后,它要入到后腰上去,后腰發熱。這是背上的,腰背。然后這兩個熱點,一個在腹,一個在腰,它倆合到一起,實際上就是丹田裡面腹中那個暖氣。這個東西一轉起來之后,這是人的根本啊,就是人的這個“脈之有尺如樹之有根”,實際上就是這個東西,也是陰陽合和成的。是在水裡面藏著的火,要沒有這個水的話,火無所附﹔要沒有火的話,它是個坤土,它也不是個水,就是寒濕氣,最后變成水腫。
那這個動作就是這麼踮。還有一個跟它相配合的動作,就是那個水火既濟。地天泰是這麼的,水火既濟是反著來。它降下去之后,先把它抱住,然后托起來,這中間是坎,這是一個碗,起來之后,這水升起,升到頭上去了,這當然也是吸氣了。腳跟抬起,升到最上面的時候,翻過來,變成火,火降。跟那個正好相反。意思是一樣的,這個是水火既濟,那個是地天泰。然后再抖動,基本上就完事了呵。
你做腳下熱了,最后入腰入腹了,就可以了。以后呢,有的人通暢的時候,可能稍微意識一到,一下就來了。然后呢,就可以靜坐了。你氣在這兒你才坐,要不的話,你坐不住。經脈不通你坐,越坐越累,最后彎下去了。你要是氣到了之后,你坐著,它給你往上提,你想塌一下,都塌不下去。差不多少了。
徐文兵:哎呀!大家熱烈掌聲感謝!看看,談不上提問啊,大家如果受到三七老師講的有所啟發,也可以暢所欲言。看看誰要說兩句嗎?劉德會哪去了?來來來,李辛說兩句。
李辛:早上聽三七生老師講,我覺得啟發非常的大。
第一個,中醫有不同的體系,像《傷寒》啊,像《溫病》啊,它其實是一個闡述的體系。我的很多感覺跟三七生老師相仿。
關於痛風的問題,在《黃帝內經》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它講到,人要形氣相得。那麼,這些年我見過一些痛風,我發現痛風病人他有一個特點就是,一般都是形體比較豐盛的人。
徐文兵:嘿嘿,劉德會更得得。
李辛:形體豐盛的人自有他運轉的特點,有他的長處,也有他的短處。他有些東西消化不掉之后呢,就會沉積起來,產生病。因為每個人不同,表現為痛風,或者表現為糖尿病,或者表現為腫瘤,或者是皮膚病。
像我們瘦一點的人,不容易得痛風,但可能會得別的病。
在痛風來說,是形有余而氣不足。而這個不足的問題呢,我們要辨一下,就是說他是相對不足,還是絕對不足?當我們說是絕對不足的時候,那麼,比如說剛才幾位老師提到的,其實不外乎一個是腎的問題,第二種就是中焦不足,比如可以用四君子治中焦。
關於痛風它最有爭議的部分,主要是到底是用寒藥還是熱藥?
實際上重點不在寒熱,像李東垣說過,是“補瀉在味,隨時換氣”。
他既然說到“隨時換氣”,說明這個寒熱其實是隨時在變的。就像今天上午有位老師說到發燒的問題。當這個病從陰症轉陽症,一級級上來的時候,他快要好的時候,他就要發燒了。這個燒其實是暫時性的,這個熱不是我們需要去處理的,它代表了一個趨勢,甚至稍微燒一點,我們就讓他燒一燒,他能消化掉一些東西。這個熱還能打通一些氣脈,除非是要把壇壇罐罐都要燒爛的時候,才需要稍微控制一下。
所以,在這個部分,是形氣不相得之后產生的一個郁的問題。郁的問題然后出現了,比如說假設有一百個痛風來說,不能說大多數是絕對的腎虛,大多數其實還是相對的虛,還沒到腎這一節。因為,腎已經到了下焦了,一般大多數還是保持在中焦的水平。如果畫一張圖,下焦、中焦、上焦。一般得痛風的人,上焦比較厚,而且呢,上焦閉得比較厲害。所謂上焦的問題,至少是肌肉、腠理、皮膚這幾層都閉得很厲害,而且由於閉住以后呢,慢慢在外面又結了些東西——風寒濕也閉在那裡,這個我覺得是佔大多數的情況。
這個閉住了以后呢,裡邊的氣也出不來,就會郁在裡面。就像我們燃一個爐子,上面被東西都蓋住了,下面通風口也很小,它給憋在裡邊了,憋在裡邊以后就顯得這個火很小,看起來像虛証,這是第一個問題。用現在大家熟悉的語言叫“表氣郁閉”,這個表氣代表皮膚肌肉或者說經絡。
第二個呢,是內有濕熱,還有一些邪毒,濕熱還一個問題就是多余的食氣,這個東西悶久了以后呢變成了有一點邪、有一點毒,就像菜放久了一樣,不是那種特別大的毒,問題是因為表氣郁閉了以后,又有這個,出去的通道又不夠。
第三個問題,中氣和元氣相對不足,那就形成了裡邊這個力量它起不來,顯得很虛,外邊又壓在那裡,所以就形成了一個形越來越大,氣越來越小的過程,然后這些郁的東西就會越來越多。從這張三焦圖來說,它的外面這一圈會越來越重,然后中焦這一圈呢,那些多余的濕熱會越來越多,下焦就會越來越縮小。
這裡有一個問題想跟大家探討一下,因為我看過一些學術資料,它容易把痛風辯成血的層次來治療。我們在八綱辨証裡面其實要辨這個病是在氣還是在血,因為這一點決定了用藥是取其氣還是取其味,是用重的味道還是用輕的味道。
每個醫生都有各自的象限,像我瘦一點、弱一點,但是相對通一點的人,可能我碰到的病人都是這一類的,我看到的病人是需要流通性的多一點。其實每個醫生他碰到的病人都是注定的,就像每個人交的朋友都是一類一類的,我隻能講我看到的這個象限的認識。
痛風,在大多數情況,氣的部分流通不足,要作為主要的一個考慮對象。這部分呢,比較好用的像風藥——荊芥、防風。還有像藤藥——海風藤,然后可以用小劑量的麻黃,麻黃其實就是打開一些窗戶,把多余的氣流通出來。
這個風藥,其實就是怎麼把這個郁打開,把這個郁打開其實是有啟動點的,啟動點就是,你是從下焦開出來還是從中焦開出來。一般用風藥呢,或者用桑枝啊這一類,其實是從中焦開出來的。但是有些確實郁得很厲害,而且他下焦還比較結實,他需要強力地通一下,那麼可以用麻黃、用細辛。我覺得這個是我平時治療的時候考慮的最基本的幾個問題,就是說虛實的問題,還有就是氣還是血的問題。
關於要不要用清熱藥的問題,比如說大黃,有些病人我會用,用它是因為即使已經把這個表面淤的部分打開,它中焦確實還是有一個淤積點,有這些積聚的濕熱,你必須把它打掉,那麼我才會用大黃。
這次跟孫曼之老師學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用胡黃連,一克或者是兩克,打成面沖服,這個方法很好。
還有石膏也是,看勢、機、度而用,但是清熱這個方向,它不是一個構成治療的總體,總體方向不在這裡,活血化淤呀這些也不是總體方向。
好,這是開的部分。合的部分就是啟動點的問題。開的部分我再重復一下,啟動點如果用麻黃,或者用細辛,其實代表他的病的層次比較深了,已經到下焦了,而且到下焦這個層次,如果你隻用活血化淤啊,用一般的分清止淋的,它其實整個身體深層次轉不動,轉不動的時候,因為所有的藥都是因人體的氣機運轉才能動,所以這個藥進去力量就小了。
所以,先把外面這一圈打開是很重要的。那麼有的就是有虛的問題,而且我們打開的時候也需要一些能量來支持它,那麼如果需要從下焦加一些力量呢,那麼可以用小劑量的肉桂或者仙靈脾,附子要慎用,為什麼呢?其實得痛風的人身體是相當好的人,就像早上徐文兵老師說的,他身體裡是有熱的,而且生命力是很強的,只是這個力量出不來,還有很多邪氣在裡面。你就想象是一個高壓鍋,如果你冒然用附子,而且是大劑量的附子,他會非常非常地難受,而且會讓邪氣四散,所以這個一定要慎重。
補腎方面,我的老師宋祚民教授也提到過一些藥,他稱之為補腎的柔藥,剛才三七生老師也提到了一味就是菟絲子,菟絲子是我們常用的一個柔藥。
三七生:益智仁。
李辛:益智仁我要回去用,這個藥我還不會用。
三七生:益智仁算是陽中陰,菟絲子是陰中陽,實際上菟絲子和熟地是一個意思,但熟地是陰中陰,這類藥實際上有一系列的藥,它隻不過以這個為代表,你可以取別的也行。
李辛:菟絲子,還有何首烏和芡實,這些藥都是味道不是很重,而且有流通性,它既能夠收攝精氣、補精,又能夠流通。中焦部分呢,經常用白術、茯苓,或者用四君子。
我這些年發現有一些藥很好用,一些香藥,小劑量的白豆蔻、小劑量的木香、沉香。沉香也對下焦有一些力量,比較好用,忍冬藤也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藥,藤類藥。
最后一點,說這個痛風的結晶導致了疼痛,它這個病位或者說邪氣,到底是有沒有進到骨這個層次,我個人的觀點,比如一百個人裡面,大多數並沒有到骨,因為人的邪氣的進入是跟人的元氣其實是同步的。還是這個圓圈啊,就是說如果是邪氣,或者痛風這些濕熱、淤濁的邪氣到了骨,從氣的層次來說它其實已經到了下焦這裡了,肯定有這樣的病人,但是大多數人其實下焦這裡並不是真的很虛,只是有一點虛,還有中焦這裡有一點虛,問題是上焦和外面這一圈。所以當這裡打開了之后呢,它是可以出去的。這也是我認為大多數痛風,它用藥要偏氣一點,血的部分要少一點的原因。
我好像說的就是這些東西,謝謝!(掌聲)
徐文兵:這個,誘發的是傳播,不光是技術啊、知識,更多的、是更可貴的是靈感。,那麼我們就感謝三七老師啊,三七老師請回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