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講 人:三七生
主 持 人:徐文兵
徐文兵:我加一句,這是實戰的例子。我臨床中碰到過,有的大夫把下垂的胃,當症瘕積聚來打,有把下垂的腎也當症瘕積聚來打,還把腫大的肝和脾拿針來扎。是吧?所以這個東西啊,術不可不慎,剛才說這個例子啊,咱們不深究了,從他說的這個腫塊、硬塊越治越大這個角度來講,所以好多打著扶陽派、火神派的名義在搞這種粗工洶洶啊,確實值得我們引以為戒。
我記得我媽的老師叫馬衡樞先生,最早教徒弟的時候,用的也是《傷寒》和《金匱》,后來發現這些學生們但求速效,就覺得用麻、桂、附啊這些就能見到反應,但是往往出事。后來呢,老先生就把教材改成《醫學心悟》,就相對平和一點。所以如果學中醫的話,應該講一個陰陽的調和。單獨強調哪一門,我覺得不管他醫術多高,從它立意的角度來講,那就是錯的。
那個剛才我自己體會啊,就是受三七老師的啟發,加上我自己對於病的體驗,我覺得這個“痞”字啊,非常重要,就是上下隔絕不通。
我個人認為,要治痛風,先解決心下痞的問題,就是心下結滯,這個上下不通是最討厭的。這個任脈不通的話,你去給他調三陰三陽,我覺得不大可能,有可能是調一調它就回去了。昨天劉德會老師給我扎針,扎完了以后,兩個小時起針的時候說了,心氣開了。
其實我告訴他,昨天中午我就沒吃飯。為什麼沒吃飯?我就覺得這兒堵得慌,是吧?那這兒堵得慌,和左腳疼它就構成了一個關聯。但是很多人意識不到這個關聯,是吧?
所以,心下痞要解決,剛才三七老師講了這個瀉心湯,我們有半夏瀉心湯﹔有小陷胸湯﹔有這個黃芩黃連瀉心湯﹔還有甘草瀉心湯﹔附子泄心湯。這些都是仲景先師給我們留下治療這個痞,也就是這個上下隔絕不通的具體操作方法。這是一個。
再一個,要解決督脈的這個隔絕不通。我覺得任脈的隔絕不通這人比較重,如果是督脈和膀胱經的這個后背的隔絕不通,有的人就明顯感覺他后背總有一塊冰涼的地方,總是暖和不過來。
這個痞也要解決。再一個,我就體會這個從陽入陰,我們唯一的証據就是經絡的交接和循行。足陽明胃經下到腳趾頭以后,就分出一支給脾,是吧?如果這個陽入不了陰,那麼肯定就在大拇趾那兒,結出一塊東西來,這是不是陽入不了陰?那你怎麼解決這陽入不了陰?這實實在在在這兒擺著,是吧?
那麼如果它在膽經上出現這種寒濕或者濕熱,那麼是不是會在第四趾,這個足竅陰那兒,它也會出現一個由陽入不了陰?那麼它會不會在外踝表現出來疼痛?
那麼從膀胱經的至陰穴上也是從它分支,然后入到腎經,那麼會不會在那兒也會出現問題?這些都是陰陽交接的關鍵的地方。
我插這句嘴呢,就是想讓三七老師休息一下,那麼,下邊我再給您十分鐘,您把您的思想表達完。
三七生:剛才說到什麼地方了?
徐文兵:我說從陽入陰的……
三七生:對,還有一個案例,那個是相似的一個案例。
徐文兵:您說,您說。
三七生:說到這個案例啊,那個人呢是吐,在短期之內瘦了很多,一般一看他明顯就是的太陰不開,用理中湯什麼的給治。理中湯用了十克以內,按理說從他的感覺上已經很小的量,但是不行。后來也是到我這來看,一看脈,跟前面那個病人是一樣的脈,除了症狀不一樣,脈是一樣的,所以用的藥也是一樣的。用完之后當天晚上沒吐,之后就可以了。他吐到什麼程度?就是必須得半夜以后睡覺,說是如果不超過那個時間要睡了的話,一定起來吐,白天吃的東西都要吐完。似乎是反胃什麼的,他根本不消化了,已經虛弱到那種程度了,但形上好像還沒有完全到皮包骨,緩過來也是很快的(不久后已結婚生子),那個也是這樣的。
其實理中那個意思,它是要把陽弄到這兒(艮上一陽),但是,那個法它到不了這地方,所以就解決不了問題,隻有這麼著弄,才能下去。
我根據這個原理啊,就是地天泰和水火既濟啊,后來搞了兩個動作。這兩個動作,因為我自己身體也有問題啊,有時候要看病的話,精力不夠用……
徐文兵:我給您拿著,您說吧。
三七生:然后你就得調一下啊。這個實際上一個也就是地天泰的意思,它的時間是在上午啊,七八點鐘的時候,也就是陽明要入太陰的時候。(做功法動作)
徐文兵:陽明入太陰。
三七生:這個時候要面對太陽站著的話,太陽它照著你前面。然后你就兩腳內八字站立,這是合陽明的意思,有點像內扣的意思。然后呢,就屈膝這麼一屈一伸。這幾個動作的時候,膝蓋那地方會感覺到非常沉重,前幾下不覺得。這時候就是在脾胃裡面那個寒濕的氣往下走了,就您剛才說要走大腳趾。它膝蓋是一關,那一關不容易過去,你隻有先把它給弄過去之后,它腳下才會覺得熱,大腳趾那地方才會覺得有氣往裡走。然后繼續做,突然間就感覺特別輕,膝蓋哎,一點阻力都沒有了,腳下才熱。熱完之后,從這個大腳趾再向內,一點點兒往上走,一直走到腹,就腹為陰這地方,太陰這地方。腹中發熱了,也就到位了。它剩余的那氣還可以往胸中散。這是一個動作。這個動作非常簡單,就是隻這麼做,對太陽,就可以了。有人已經做了一兩年,感覺很多病都沒有了。
還有一個動作呢,可以配合手,你在向下的時候,手向外展開托起,這是“地氣上為雲”的意思,這時候要吸氣,就說這個手向上抬的時候要吸氣,完了腿就站起來了,我來做一下啊。放到上面了,於是已經到了頭了,它翻過來了,翻過來向下扣的時候,向下降,腿再向下屈,然后呼氣,這叫“天氣降為雨”。它走的是直線,雨是直下來的,地氣是這麼上去的。要注意你手上這個氣感,大家可以試一試啊,它會很明顯地就這麼來了。就是你這個動作做到非常沉重的時候,怎麼也下不去,做了個這個動作可能就一下鬆了。它實際上很多動作,最后都練這個,隻不過這個把它簡化了。
徐文兵:對,對對。
三七生:就像太極拳有很多東西,隻不過就是這些東西在轉。這是上午這個地天泰啊,它要交通的是太陰和陽明,也就是這個乾卦和坤卦。乾是陽明,坤是太陰。《太陰陽明論》裡面有一篇專門就講這個,陰陽之間互相地輸布那些氣血啊,就是這能量。做了這個,感覺到的氣在升降的,症狀一定就會變。
徐文兵:對。
三七生:這是一個。
徐文兵:你看我們有了導引啊,加上祝由,加上這個冥想,還有呼吸吐納吧?
三七生:這個呼吸有一個道理啊,為什麼說是向上的時候,要吸氣啊?這實際上是《難經》裡面講的“吸入腎與肝”吶。
徐文兵:呼出心與肺。
三七生:“呼出心與肺”。那麼腎與肝是什麼?它是主升的,所以在升起來的時候,它吸氣,其是也是把肺給托起來了。那麼你往下一降的時候呢,“呼出心與肺”的時候,它也就是在把肺降下去,所以把氣吐出來。
徐文兵:唉,我怎麼記得:呼出心與肝,吸入腎與肺?
三七生: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
徐文兵:是嗎?
三七生:這個大家現在可以查一下,這個一定要弄准。
徐文兵:呼出心與肝,心和肝往上走,腎和肺……
三七生:不是,所以這個非常容易弄反。這個事我研究過,就像你打氣的氣管子啊,你看,你把它拔起來的時候,它氣是進去還是出來的?
徐文兵:進去的。
三七生:是吧?所以肝……
徐文兵:進哪了?您得說進哪兒了?
三七生:進肺啊。
徐文兵:是進肺,對。
三七生:然后你再往下壓的時候,它是不是就出去了?
徐文兵:對。
![]() |